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以反“四风”推动文化革新

(发布时间:2016-12-10)

                                                                                                                                   本刊评论员

  省委领导同志强调,反“四风”要扩大战场,深化战斗,与一些落后的文化习俗作斗争,通过改造民俗文化,树立新风尚、新风气。这就深刻阐明了党风政风与民风社风、党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当前,必须把反“四风”引向文化领域,以反“四风”推动文化革新,以文化革新巩固反“四风”的成果。

  “四风”是恶化文化的毒素。风气本来具有不稳定性,但长期存在下去,就可能变为风尚,成为文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作为党内不正之风,一度近乎成为时尚,已经成为恶化文化的毒素。曾几何时,文山会海、形象工程、虚假浮夸、命令主义等做法几成常态,见怪不怪。上级精神来了,不开会,不层层传达,不照本宣科,被视为不正常。为官一任,不留点标志性政绩,被视为不作为。一言堂被视为有“气场”,有“魄力”。红包礼品、高档宴请、关节打点,被视为必要“润滑剂”。不送请,被视为“不懂事”;不收受,被视为不合群。找关系走后门、托人办事成为普遍认同的规则。“有权不用”,被视为无能。总之,“四风”一度成为文化现象,成为思维方式,导致政治、行政、社会领域行为准则黑白颠倒、良莠不分,成为侵蚀政治文化、行政文化、社会文化健康肌体的“毒素”。

  反“四风”的文化效应开始显现。在中央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强大推力和压力之下,反“四风”已经产生显著的文化效应。在政治生活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被有效遏制,党内民主、社会民主快速成长,政治生活被纳入制度轨道,“潜规则”主导的政治文化开始被打破,制度文化迅速成长。在行政体系中,权力开始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并曝之于公众监督之下,权力的边界日益清晰,权力运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日益缩小。公开、透明、约束、监督开始成为新的行政文化。在社会层面,伴随特权运作空间的缩小,人际关系力量呈现消退趋势,传统人情社会、熟人社会的诸多习惯开始被改变,建立在信用、信任基础上的新的社会文化呼之欲出。

  必须把反“四风”引向文化建设。不正之风是流,文化是源,是土壤。反“四风”已经呈现文化效应,但如果缺乏系统的文化建设,反“四风”就缺乏文化基础。文化建设,是反“四风”的根本之策。要培育清明的政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和制度精神,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党依法执政。要培育清正的行政文化,夯实公开、透明、监督的制度基础,用制度文化保障清正的行政伦理和行政文化。要培育清新的社会文化,用文明新风荡涤社会低俗、旧俗、恶俗,形成清新、文明、进步、向上的社会文化。

  移风易俗,从根本上看需要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和引领。2400年前,楚国陷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不振的危局,吴起大力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有效纠正了楚国机构臃肿、特权盛行的腐朽官场文化,促进楚国实现了扩充疆界、饮马黄河的辉煌。125年前,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湖北尚处于传统文化宁静的氛围之中,张之洞督鄂,促成近代工商业的兴盛。更重要的是,张之洞兴办近代教育,训练新军、开启民智,激活了楚文化中开拓进取、博采众长、务实通达的精神特质,促成了近现代以来湖北一路走在时代前列。因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其中就包括移风易俗、造文化之福。建功立业,重在建文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