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发布时间:2017-10-10)

                                                                                                                                魏登才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的时代坐标,深刻洞悉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正确理解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入了新阶段

  一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新飞跃。从积弱积贫的旧中国,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早在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美国从1895年到2009年,已经在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上稳坐了114年,而中国制造业能够在产值上一举超过美国,这无疑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历史性跨越”。从2013年到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4%左右的年均增速。这些数据背后所彰显的是一条正确道路所蕴藏的生命力。

  二是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心,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是对发展方位进行了新研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基于新常态,党中央一系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从容展开,积极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增长强劲,再次奏响了中国道路行稳致远的乐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集中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作出创造性科学回答的同时,讲话还围绕“什么是改革、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怎样改革”这一时代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鲜活元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科学规划和统筹实施“五位一体”总体格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充分体现了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系列讲话在理论内涵、范畴体系和语言表述等方面明显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是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新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新发展:

  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成熟。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人大立法开拓了新领域。法律草案公平征求意见不再是新闻,而是一种新机制。敢触问题,不畏艰难,人大监督更有力更有效。倾听民意,凝聚民力,代表履职成为一种重任。进一步加强了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立法规定实行宪法宣誓制度。

  二是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显示其不可动摇的力量。通过合理调整政协界别设置,进一步畅通渠道,让利益诉求得以有效表达;通过完善监督体系,让政治协商成果真正在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人民政协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迅速成长,其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成员,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特约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各民主党派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引导各自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利益格局的变化,努力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巩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工作做得都是最成功的。我们要增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为解决世界民族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牢牢把握民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四个自信”。大力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把增强区域发展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作为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衡量标准,推动民族自治地方融入全国统一市场和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包容性发展。坚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穿到民族工作全领域、各环节之中。召开了全国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辉煌业绩,充分证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是以“一国两制”理论为核心的特别行政区制度不断完善。方式、理论和制度“三位一体”的特别行政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相衔接,特别行政区制度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行政区制度实施20年来,在维护港澳地区的政治稳定、促进内地与港澳地区的社会融合、型塑中国特色大国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时指出:“20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回归后,香港自身特色和优势得以保持,中西合璧的风采浪漫依然,活力之都的魅力更胜往昔。”

  五是基层民主制度得到创新发展。突出体现在扩大基层群众的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在城市,以网格化管理为突破口,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的协调会制度、听证会制度、评议会制度、居民来访制度、社区工作报告制度。在农村,进一步完善了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方法,建立了村级组织经费运转保障机制,创新了基层服务平台,阳光村务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村级管理之中。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拓展,实现了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的有机结合。各类社会组织有序发展,较好地履行了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的社会治理功能。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是始终坚守民族文化立场,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从在孔子故乡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到“五四”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从政治局集体学习纵论传统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到在北师大考察时明确反对“去中国化”;从外事活动中阐释中华文明与海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到万米高空的专机上倡导学古诗文经典……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充分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二是把握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我国实现的每一次大的突破,经历的每一次大的考验,取得的每一个重大成果,都孕育着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意识。我们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精神风貌的变化。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在波澜壮阔地推进,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道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是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出了一批优秀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优秀影视剧,获得了不少国际大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我国文学艺术事业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三是重构当代国人的精神家园。在全国上下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就是要在全体公民中唱响中国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而发扬中国精神,现阶段就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最大公约数”。

  四是谋求中华文化发展的全球视角。近年来,我国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做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从多个层面开展对外文化活动,已成为国际文化大舞台上的亮丽风景线。每年的“欢乐春节”活动,通过央视向国际社会传播;举办世界级的比赛、展览,承办国际组织的会议、活动,都是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京剧、中医、武术等中国国粹,走出国门在国外推广等等,充分体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国际视野。我们尊重“文明多样性”,强调不同文明包容互鉴。继续倡导并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周边国家遵循“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等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为的是更好地坚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不同文明背景的国家建立更为密切的互信互融关系。众多举措充分表明,中国正以一个文明大国的担当与风采,在坚持文化自信的传承与传播中,促进文化“他信”。■

  (作者系湖北省社科院党组成员、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