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聚力乡村振兴总抓手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钱远坤

(发布时间:2018-02-06)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省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对我省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了全面部署安排,我们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推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一、明思路、定目标,推动乡村振兴“高位开局”

  我们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好“七个之路”的战略思路,贯彻落实好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八个坚持”的工作思路,加强政策研究、系统谋划,指导全省乡村振兴战略高位开局、整体推进。一是高目标定位。乡村振兴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的高水平的振兴,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的发展和完善,其内涵更深、要求更高。我们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农民朋友的新期待,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我省乡村振兴的具体目标任务,对已经制定的目标对照新要求提速提质。二是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我们将从以前注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到注重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上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分步骤实施。我们将按照中央“三步走”的时间表,立足我省实际,制定不同阶段的目标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促相关部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三个阶段的任务如期高水平完成。四是强力度统筹。指导制定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总规划和各项子规划,对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系统部署,明确总目标、分目标、阶段目标、推进步骤、保障措施等。以规划引领工作力量统筹、项目资金整合,形成全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扬优势、补短板,推动乡村振兴“填谷拔峰”

  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找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和短板,推动乡村振兴“填谷拔峰”。

  总体来看,优势有五新: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2016年我省农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6位、中部六省第2位。农产品产量的综合优势不断巩固,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水稻、生猪、柑橘产量居全国第5位,棉花、茶叶居第3位。农产品特色和质量优势逐步形成,淡水产品、油菜籽、水生蔬菜产量及禽蛋、蜂蜜、食用菌、小龙虾、螃蟹出口量8个单品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三品一标”品牌规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位居全国前列。农业物质装备和科技支撑水平不断提高,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扎实推进,大力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农业产业链实现新拓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现井喷之势。农产品加工形成规模新优势,主营业务收入位居全国第5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两项综合收入接近2000亿元。农村电商快速发展,2016年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300亿元。三是农村面貌获得新改善。多个层面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纵深推进,涉农补短板工程强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人居环境加快改善、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四是农民收入迈上新台阶。2016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25元,继续领跑中部六省,居全国第10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实施,贫困农民群众加快脱贫致富。五是农村改革激发新活力。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农村网格化管理、按户连片耕种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等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这些优势既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也需要今后继续巩固发展。

  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相比,短板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1∶1,农村社会事业与城市差距大,全省农村还有不少贫困人口。二是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动力不足。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从2012年开始持续走低,财产性收入是突出的薄弱环节,占比仅有1.3%。三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不够高。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物质装备和科技运用水平与发达省份有差距,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农业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强,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乡村有效治理跟不上。农村出现“留守的人、留闲的房、留下的毒(污染)、流失的乡土文化”等问题,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多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些短板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强用力的着力点,需要加快补齐。

  三、建平台、聚合力,推动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围绕实现“五个新突破”目标,即“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深化农村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乡风文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创新乡村治理上取得新突破”,聚焦“五大工作”,即“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大乡村振兴投入、深化农村改革、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我们将统筹力量、整合资源推动实施八大工程,即“‘三乡工程’、荆楚农优品工程、荆楚富美乡村建设工程、精准脱贫工程、农村电商工程、农业科技工程、文化传承工程、红色‘头雁’工程”。

  一是着力落实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专项改革的举措,推动实施荆楚农优品工程、农村电商工程、农业科技工程。突出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特别注重把我省“三品一标”产品的数量优势发展成品牌优势。协调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商主体培育、人才培养、网货品牌建设,建设一批淘宝镇淘宝村。推动构建农业科技产业链,推进农科教、产学研有效对接,注重发挥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增添“三农”发展新动能。

  二是着力落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举措,推动实施“三乡工程”、荆楚富美乡村建设工程、精准脱贫工程。组织好“三乡工程”规划布局、细化政策、推介对接、创新模式、分类指导等工作,推动各地尽快完成首批试点选点布局、制定针对性强的支持政策。系统集成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瞄准富美目标推进乡村建设扩面提质,整合力量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将“三乡工程”与精准脱贫紧密结合,支持“三乡”主体积极参与精准脱贫,推动省驻农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发挥更大帮扶作用。

  三是着力落实乡风文明建设的举措,推动实施文化传承工程。推动各地继承和发扬我省以往的好做法,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引导各地充分发挥市民下乡和能人回乡的引领作用,为农村带去先进文化、先进生活方式。

  四是着力落实创新乡村治理的举措,推动实施红色“头雁”工程。推动各地结合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对没有合适人选的选派优秀干部任第一书记。引导把优秀的“三乡”主体培养成红色“头雁”,激励其带头富、带领群众富,引领乡村治理外修新村、内修新风,帮助农民富口袋、富脑袋。探索“人民公司”的乡村发展复合体路径,引导推广“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模式。■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