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8-03-24)

  陈启清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强调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党的十九大要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那么何谓系统性金融风险?在经济学界,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导致金融动荡大范围发生,危害整个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并导致整个经济和社会福利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理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是指任何一个单一的金融机构倒闭的风险或者单一的债权债务风险,它是基于全局视角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风险。因此,不要随便把一个单一风险事件界定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二,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间联动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微小的金融风险都会通过金融体系的复杂网络对其他机构或市场产生影响,可能进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就像“蝴蝶效应”。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触发点就是雷曼兄弟的破产。第三,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负外部性,某个金融机构的倒闭或金融市场极端事件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本最终会由经济金融系统的所有参与者共同承担,因此政府必须介入,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第四,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溢出效应,系统性金融风险会经由多种渠道最终传导至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损害。

  系统性金融风险会给国家发展带来严重冲击,轻者造成金融经济危机,重者导致社会动荡,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很多。例如,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亚洲四小虎”的发展,终止了部分国家高速发展的势头。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发生的金融危机给日本造成了重大损失,据统计,1992—2004年间,日本银行和企业处理泡沫经济崩溃的成本大约为208万亿日元。金融危机也直接导致日本陷入长达20余年的经济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少见的持续40年的高速增长,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我国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但如果金融风险处理不好,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几十年积累的社会财富可能付之一炬。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从我国当前现实看,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风险点主要有杠杆率过高、房地产泡沫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外部冲击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流动性风险、不良资产风险等。要高度重视对这些风险点的监测,切实采取措施处置部分风险点,降低点上的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

  切实扭转资金脱实向虚

  资金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根源,也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防控金融风险,必须扭转资金脱实向虚的态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脱实向虚这一问题,多次强调不能脱实向虚。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要扭转资金脱实向虚,首先要找到资金脱实向虚的原因。资金是逐利的,哪里收益率高就投向哪里。因此,资金脱实向虚的直接原因就是虚拟经济的收益率高于实体经济的收益率。那么为何实体经济收益率低,虚拟经济收益率高?首先来看实体经济的收益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高达59.65万亿人民币,资本形成总额已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边际收益下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随着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在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收益率自然会随之下降。同时,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也是实体经济收益率低的重要原因。其次来看虚拟经济的收益率。很多虚拟经济领域的资产收益率其实并不高,但是其资本收益率很高,这其中起作用的是杠杆。比如投资银行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只有3%,低于一些实体企业,但是由于银行可以将其杠杆放大到8倍,对投资者而言就意味着24%的资本收益率,这就高于很多实体经济投资了。现在很多金融领域的交易甚至可以把杠杆放到10倍、20倍,美国雷曼兄弟破产的时候杠杆高达30倍。高杠杆放大了利润,但是也带来了高风险。最后来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收益率的比较。按照经济学原理,如果虚拟经济收益率高于实体经济收益率,那么资本自然大量流入虚拟经济,但随着资本大量进入,虚拟经济的收益率自然下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将形成大体相等的收益率。但在我国这一结果并没有出现,那么可以推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本无法自由进入虚拟经济领域。这也是个现实,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都有较高的进入门槛,金融还实行严格的牌照管理。

  因此,要扭转资金脱实向虚,必须从原因对症施策。一是降低实体经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降成本”,提高实体经济收益率。二是降低虚拟经济领域的杠杆率,当前中央正在大力推进金融去杠杆。三是鼓励民间资本合法合规开办金融机构,强化有效监管。

  紧紧依靠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风险突出,金融脱离实体经济问题显著,因此有些同志提出要限制金融发展,有些同志甚至把金融妖魔化,否定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金融发展取得的成就,对金融的作用作出了新的深刻的论述,认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实际上,金融发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恰恰是我国金融体制还存在很多滞后的地方,当前的金融风险很多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进一步发展来解决,靠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

  从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来看,未来推进金融改革有三个重点。一是稳步推进金融市场价格改革。我国当前部分金融风险是由于金融资源配置不当造成的,而金融资源配置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市场的价格还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导致价格信号失真。因此要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利率的传导机制,使市场化的利率价格真正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要继续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二是继续推进金融机构改革。金融机构是防控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要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风险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外部市场约束。金融机构要确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从原来的追求数量扩张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强化市场竞争。三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当前我国金融风险与银行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金融结构有很大关系,这种结构一方面导致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缺乏分散和流动机制;另一方面,现有金融体系难以适应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经济发展需要,从国际经验看,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是难以适应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更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因此,要通过改革调整金融体系结构,按照党的十九大指出的方向,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前已述及,由于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需要政府介入,监管金融机构行为,防控金融风险。但随着近些年金融高速发展,2003年建立起来的金融监管体制已经无法适应金融发展需要,无法适应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突出表现为四点。一是分散监管的体制无法适应金融综合经营的现实,导致金融体系中出现大量的监管空白。目前很多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范围,金融机构在大金融领域配置资源和提供服务,但对金融活动的监管却还是分业监管,金融监管行为被限制在银行、证券、保险的行业范围内。这意味着金融监管无法对某些跨行业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在市场上留下监管的真空地带。二是监管理念过于注重微观审慎监管,忽视宏观审慎监管。当今世界金融市场全球化程度史无前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互交织,金融产品和业务形式多样、结构复杂,金融风险在不同市场间的传导复杂多变且迅捷,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空前强大。在此背景下注重微观审慎监管的监管理念不能有效应对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不能有效应对或处理不同产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市场间的风险传导、不同机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只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三是金融业务的创新不断突破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金融创新使得监管机构面临崭新的监管对象,无法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管。创新也使得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表外业务大量增加,单纯的资产负债表难以反映金融机构的真实经营情况,加大了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管的难度。四是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监管上职责划分不明确,容易造成监管空白。同时地方强监管的积极性不强,容易重视发展而忽视监管。

  针对以上问题,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切实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要强化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功能,加强分散监管体制下的监管协调。要推动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所谓机构监管,是指以机构的类型为基础来划分监管部门和监管责任,而功能监管则是以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为基础来划分监管部门和监管责任。当前最好在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向功能监管过渡,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进行监管,同时加强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相互协商。当然,以上这些都是过渡之策,条件成熟时要适时建立统一监管体制,以消除分业监管带来的监管空白。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明确地方政府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要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建立逆周期调控机制,减少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助推作用。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有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党的领导。我国金融领域近些年之所以问题丛生,风险不断,关键是部分机构、部门、地方党的领导弱化甚至缺失。一些金融机构片面抓发展,片面追求利润,忽视了党的领导,忽视了党建工作,结果导致金融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必须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国家金融安全。要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融入金融机构现代治理框架。要扎扎实实抓好金融机构党的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教育,加强纪律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是我们做好金融工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中之重。■

  (作者系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宏观经济室主任、教授,本文转载自《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