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提升三大功能 对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8-05-19)

路洪卫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全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了精准施策阶段,这对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提出了新要求,湖北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强化“支点”建设。
  一、进一步提升湖北在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的流通功能
  近年来,湖北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显现,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络日渐成形,武汉天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武汉新港迈入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中欧班列(武汉)年货运总量稳居全国前列。但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多式联运和天河临空门户枢纽的发展不够。需进一步创新深化“互联网+九省通衢”,加快构建湖北在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联通内外的现代化流通体系。
  一是学习借鉴长江经济带的果园港、泸州港、芜湖港等发展经验,大力培育铁水联运体系。与公水联运相比,铁水联运的优势在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及北煤南运的衔接,加快推进武汉新港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进一步推进中欧班列(湖北)和长江“江海直达”航线的无缝对接,推进武汉新港建设成为集装箱、汽车、木材等进出口集散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地区加快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围绕蒙华铁路运煤专线和长江黄金水道的衔接,加快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备基地建设,为长江经济带提供强大能源保障。依托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大力推进国际智慧物流园建设,建立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平台,加快推动铁路、公路、水路信息系统互通。
  二是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水准、通衢优势”,畅通航空开放大通道。进一步健全完善天河机场三期功能,加快启动天河机场四期建设前期工作,加大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力度,推进武汉临空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成为中部门户枢纽机场。加快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项目建设,加快补齐航空货运物流短板。大力开拓国际国内航线及货运专线,支持国内外大型航空公司、快递物流企业在鄂设立基地、建设区域运营中心和快件处理中心,培育一批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航空货运货代企业,拓展航空货运上下游市场。
  二、进一步提升湖北在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的新动能功能
  “一带一路”倡议、中部地区全面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湖北需进一步激活“支点”新动能,释放更大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红利。
  一是加快构建创新发展新高地。湖北作为全国科教大省,必须把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依托我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在高端装备、光电、生物、北斗导航、新能源等产业领域,深化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在大型科研项目上的创新合作,在培育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中,提升湖北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充分利用好武汉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品牌,聚焦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大型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湖北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设计平台,持续推动工业设计集聚发展,推进我省由工程承包向标准技术输出、信息系统集成、交钥匙工程、系统解决方案等方向发展。推进武汉、襄阳、宜昌等城市立足国际视野,大力集聚发展资源配置型、价值高端型、功能示范型的总部型、龙头型、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服务全国、连接国际的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企业,支撑中部地区及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全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充分发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创建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深入推进湖北武汉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培育一批内外贸结合、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商品交易市场。加快武汉、襄阳、宜昌、鄂州等跨境电子商务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协同发展,破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难题,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
  三、进一步提升湖北在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的绿色崛起功能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基调。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为长江大保护贡献湖北生态力量。
  一是讲好湖北生态文明“故事”。长江是世界原始生态文明理念的发源地之一,荆门出土的郭店楚墓《老子》简改写了中国思想史,其中的“道法自然”闪耀着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光辉。2007年,国家在武汉城市圈设立了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后被中法两国中央政府列为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合作项目。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参观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成果展览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我省多年以来积累的山江湖综合治理经验,率先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与湖南、江西共同推进长江中游湖泊湿地保护和修复,共同构筑以幕阜山和罗霄山为主体,以沿江、沿湖和主要交通轴线绿色廊道为纽带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屏障,推动城市群“绿心”建设;和湖南共同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绿色发展。同时,和重庆共同保护好三峡水库,和陕西河南共同保护丹江口水库,大力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二是在“两型”发展中实现绿色崛起。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湖北时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及生态强省建设,2016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跃居全国第七,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实现了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双赢,展现了绿色崛起的强大生命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中,可以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和城市矿产试点等为重心,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在新能源、新材料、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绿色节能建筑等领域布局建设面向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技术创新中心;做实做精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等,以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为特色,打造我省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上的“国家级交易平台”,率先探索大江大湖区域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路径。■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