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打造乡村振兴“江夏样本”

(发布时间:2018-09-08)

王清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武汉市江夏区抢抓新机遇,精准定位发展方向,聚焦规划、产业、旅游、人才、生态、文化、组织7个方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聚焦规划引领,让乡村振兴方向更明。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但各个街、村的生态多样、面貌各异,产业基础、村庄建设等各不相同,不同村庄的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各有侧重。因此,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要突出协商性,需要从梳理乡村产业、社会文化、空间肌理和群众需求入手,渐进式、互动式、参与式地编制规划,规划才能更接地气、更好发挥引领作用。结合江夏区情实际,重点编制好“1+8”规划体系。“1”是编制全区乡村振兴总体规划。“8”就是重点突出“路、水、林、田、产、居、才、治”8个专项规划,即乡村道路建设规划、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生态林业发展规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全域旅游”为导向的集文化生态产业为一体的发展规划、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乡村人才发展规划、现代乡村治理规划。
  二、聚焦品牌建设,让农业农村经济更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对接品质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重点实施“三变工程”:一是农产品变商品工程。推进以安山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区建设,确保在5年内引进培植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农特产品商品化率达到50%以上。二是商品变品牌工程。鼓励支持注册以“夏”字号统一冠名的农产品品牌,通过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推介,不断擦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县)”金字招牌。三是商品变“网红”工程。推进郑店农产品物流电商示范产业园建设,打造成华中地区农产品物流集散地、农产品电商核心商圈,同时支持农民、商家探索电商销售模式。力争在5年内实现社会资本投入“三农”达到5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300亿元,农业总产值实现300亿元。
  三、聚焦全域旅游,让乡村山水田园更靓。一是突出规划设计,全域优化旅游空间。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出台《江夏区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全方位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二是突出“五色旅游”,全链整合旅游资源。围绕“五色”旅游,写好蓝色“水文章”、绿色“农文章”、古色“古文章”、红色“红文章”、金色“福文章”,打造江夏精品景区。三是突出项目支撑,全力发展旅游产业。创新全域旅游发展体制机制,投资1亿元组建江夏区文化旅游投资集团,通过整合、合作开放、包装策划等方式,盘活引进一批文旅项目。四是突出基础配套,全景提升旅游环境。通过实施道路交通畅通、旅游服务提升等工程,加快构建交通便捷、设施完善、配套齐全、洁净优美的旅游环境。五是突出宣传营销,全面打响旅游品牌。鼓励引导旅游企业举办各类节庆节事活动,打响打亮花博会、全国徒步大赛等节会节庆活动品牌。综合运用直播、影视剧、歌曲等推介方式,积极打造“有亮点、有卖点”的营销品牌。
  四、聚焦“三乡工程”,让乡村发展人气更旺。一是做大市民下乡,盘活农村资源。充分盘活农村闲置农房等资源,在乡村旅游核心区重点发展精品农家乐、民宿文化等,在生态环境较好区域重点发展健康养老等,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区域重点发展农事体验等,引导市民下乡投资兴业。到2020年建成市民下乡示范村、湾、基地100个以上,吸引市民下乡1000人以上。二是做实能人回乡,引领农民致富。围绕产业做好文章,鼓励能人回乡流转土地、回归创业。围绕“一街一特、一村一品”,重点实施一批能人回乡创业项目,到2020年全区能人回乡创业主体达到500个以上,全区土地流转规模达到5万亩以上,建成500亩以上规模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00个。三是做强企业兴乡,发展农业产业。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兴业,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品,强化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做强农村经济。
  五、聚焦生态治理,让乡村家园环境更美。将环境保护贯穿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一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念好“拆违建、清湖岸、扫干净、堆整齐、种满园、点漂亮、增收入、人和谐”三字经,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生态宜居之地。二是以“四水共治”为抓手,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加速南部街道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畜禽粪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加强湖泊水环境整治力度,力争2018年底所有街道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运行,构建水清岸绿、人水相亲的水生态环境。三是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制定实施“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计划,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城镇公厕等各类厕所300座,基本实现厕所全域布局,城区、景区、旅游线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全覆盖。
  六、聚焦文化之根,让乡风乡愁印记更深。着力推进“三大文化”兴盛行动,挖掘和建设文化展示区、体验区,修复和激活文化功能。一是开发好历史“古”文化。围绕金口古镇、湖泗古窑址群等历史资源,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南部古窑之乡等文化品牌。二是传承好革命“红”文化。积极利用中山舰博物馆、贺胜桥北伐将士陵园、天子山爱国教育基地等红色旅游资源,塑造江夏“红色旅游”新名片。三是培育好时代“新”文化。着力实施“三风”行动,一手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一手抓传统乡土风情的传承,用移风易俗“翻牌大开奖”的“小舞台”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江夏好人”,推进文明新风入心入脑;用 “土厨师”的红白理事会“新身份”,把村民的聚餐变成好家风、好家训的课堂,带动家风、民风、乡风的转变;用“草把龙”“采莲船”“百花奖”等“江夏造”,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民俗文化与主旋律的交汇、交融。
  七、聚焦乡村善治,让乡村基层基础更牢。一是把红色旗帜扛起来。大力实施“红色三乡工程”,培养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具体抓好“三个一批”: 选派一批“红色三乡特派员”充实到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多渠道引进一批农业技术人才和从事乡村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人才,培养挖掘一批“土专家”和“田秀才”。二是让基层治安严起来。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快平安城市三期视频建设,实现乡村视频监控全覆盖,把人财物更多投到基层,不断深化平安社区、平安村湾等创建活动,各街道治安巡逻队全部组建到位,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维护乡村社会治安。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排查农村安全隐患,不断提升村民的安全感。三是把不正之风打下去。结合基层作风巡查、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和营商环境专项巡查,加大对侵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整治力度。■
  (作者系中共武汉市江夏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