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通畅的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9-01-08)

梅学书

  上个世纪末,湖北省大部分县市通了高速公路,每个乡镇基本通了县级公路,但到村的最后一公里尚未贯通。1997年春节,我回老家黄梅蔡山,陪父母过年,体会了最后一公里没有通畅的窘境。
  农村的路本来就不宽,且又是泥巴路。那年春节,天气不好,连着下了几天的雨,让村与村之间的路,变得泥泞打滑。大年初六,我要回大别山区西部的大悟县上班,司机小何来接我。他告诉我,从大悟到黄梅,一路高速,从黄梅县城下高速后,路也好走,只是从刘王村到我们村的一公里路,泥泞多坑,实在难走。吃完午饭,我大哥不放心,为防止接我的小车陷入泥坑,非要送我到刘王村。他特地穿上雨靴,扛了一张锹跟在小车后,小车出村不远,行至百亩畈,司机小何为避让一个大泥坑,车子打滑,左边的前后车轮不听使唤,滑入路边的小沟,整个小车的底盘搁在路肩上。大哥扛着锹走到车的左方,在前后轮下挖了一个斜坡,我也下了车,两人在车后使劲推搡,小何加足油门,小车车轮飞转,就是上不了正道,淤泥也溅了我们一身。三番五次之后,我们只好放弃。大哥到刘王村找了一熟人,开了一辆改装车,带着绳索,才把小车拉了上来。过路的村民看了,笑着说,你能坐小车,看来也是个当官的,你们当官的如果能帮农民做点事,首先帮我们把这通村的公路修好。他这话虽是笑着说给我听,大概也代表了广大农民的真实诉求。
  村与乡,村与村,最后一公里不通畅,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这些返乡的游子,更影响了整个乡村农民的出行,农村与外界的联系,广大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进入21世纪,我调到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为省委当参谋,分管“三农”政策研究工作。2011年,省委就湖北的农村工作开展“三万”活动,为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为省委当个好参谋,我连续两年带队,进驻团风县的总路咀镇双河口、铁铺等四个村,每年3个月以上。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跟农民交朋友,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听听农民的心声,记下农民当前的最迫切需求。我深刻体会到农民的出行难,脱贫难,致富难。所有的难,难就难在最后一公里的通村公路。
  2014年,省委、省政府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湖北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计划修改建20万公里通村公路。对于省委、省政府的这一重大举措,农民举双手赞成,修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外打工的不能回乡出力,主动出钱出主意,在家的农民,既出钱又出力。路基扩宽,要占农民承包责任地,被占承包责任地的农民二话不说,自毁青苗,为修路提前做好准备。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当年全省实际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31万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最后一公里的贯通,交通条件的改善,激活了农村流通,搅活了农村经济,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信息更灵通,致富的门路更多了,农村的农副土特产品远销大中城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
  2016年,我退了休。退休后,买了辆小车,常自驾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看看亲戚,访访朋友,与当年的老同学聚聚会。小车走在乡村的水泥路上,呼吸着家乡的新鲜空气,看着车窗外乡村的美景,别提多惬意。改革开放40年,家乡变化最大的是路,农村的路通了,一切都变了——这最后一公里的路就是民心之路、致富之路。■
  责任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