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让荆楚乡村美起来

(发布时间:2019-01-30)

——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昌海

本刊记者 张 利

  湖北是生态大省、农业大省。近年来,全省上下坚持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乡村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动此项工作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起来,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本刊记者最近专访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李昌海同志。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记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过去有广告语说得好,“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我省美丽乡村建设之所以见识早、力度大、效果如此显著,请问是由什么思想动力在驱动、支配?
  李昌海:这要从湖北省情与美丽乡村建设功能说起。湖北既是生态大省,又是农业大省,这个特殊省情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振兴“三农”的历史任务特别艰巨,而建设美丽乡村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抓手和载体。
  首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美丽中国”,我省提出了建设美丽湖北的奋斗目标。湖北农村地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70%以上,农村,特别是山区、丘陵、湖区又是重要的“生态源”。可以说,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湖北的重点、难点和基础;乡村建设美丽了,才谈得上湖北的美丽,全省的生态安全才有保障。
  其二,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小康的现实需要。目前,城乡差别仍然较大,农村从业人员多为“386199”部队,“三留守”比较普遍。习近平总书记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只有乡村建美丽了,补齐农村现代化的短板,显著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让农民共享城市现代文明成果,才算全面实现小康,才有广大乡村的振兴。
  其三,这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也是核心竞争力。广袤的农村,有着秀美的河流山川,有着璀璨的人文记忆,蕴藏着十分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美丽乡愁。把农村建好了,美丽了,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优秀历史文化,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四,这是巩固基层政权、实现农村稳定的战略举措。客观地说,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之本世纪初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民与国家、集体的关系比过去淡薄多了,不少乡村处于萧条的状态,缺乏人气。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睹物思源、触景生情,可谓“一箭多雕”:一是有利于激发热爱集体、建设家乡的热情,增强农民的信心;二是有利于涵养文明新风、和睦邻里关系,提振农民的精神状态,促进乡村治安稳定;三是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因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老百姓自然而然想起共产党,找到感觉了!
  关键在于转变建设理念和思路
  记者:从全社会来看,过去我们有很多工作投入的人财物力颇大,但效果不佳,难以持续,这主要是“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成败”。美丽乡村建设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性,请您谈谈推进这项工作的理念、思路。
  李昌海:这个问题很重要,思路一变天地宽。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四位一体”工作理念:
  “群众为本”。就是坚持群众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管,群众能做的一定要让他自己做,广泛参与,亲自动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算了一笔账,群众积极性调动不起来,100万元能干60到70万元的事就不错了;而群众有了积极性,100万元能干到200到300万元的事。钟祥市的南庄村、明灯村非常典型,过去脏乱差严重,无人问津,现在美丽极了,成了香饽饽。
  “产业为要”。没有产业支撑,搞得再好,也是不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了才能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才能安居乐业。现在全国都在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其关键就在于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结合自然禀赋与历史文化优势,精准定位,深度整合,发展一批传统工艺、特色产品、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类型多样的特色乡村,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生态为基”。生态是一个多样性的聚合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农村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是城市生态的重要保障,而且其乡土景观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可以用来开展爱国教育、科普教育、乡村旅游,创新经济模式。因此,必须切实加强保护、防止破坏。要像对待生命、眼睛那样对待和保护生态环境。
  “文化为魂”。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也是核心竞争力。挖掘地方文化底蕴,可以激发乡土乡亲的自豪感和归宿感,能够凝心聚力、团结民众、提振精神、加强历史文化研究,还可以拓宽思路,通过文化创意实现产业增值,找到特色发展路径。因此,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贯穿始终。
  创新形成同频共振的机制
  记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现行体制背景下,搞任何建设、推进任何事业都有个依托和主体、充分调动积极性的问题,在这方面全国各地也有不少的经验教训。请问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李昌海:你提到点子上来了,这个问题很关键。长期以来,乡村建设主要靠政府包办,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欲速而不达,吃力不讨好。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我们坚持“四方共振”:
  其一,坚持政府引导。领导力、组织力,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个主导、引导主要抓三个方面:一是抓建设规划的制定。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决定建设的成败。最主要的是遵循规律、依靠群众、从实际出发,而不是“闭门造车”。二是抓政策引导。主要是资金整合、开展试点示范、组织协调、考察问责等。三是抓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强秸杆禁烧与综合利用、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等。
  其二,坚持农民主体。长期以来,乡村建设主要靠政府在推动,往往整治一个村庄,半年一过就回到原样。究其原因,关键是农民组织发动不够、参与不够,认为这些事跟他没关系,“你种的树挡了我的阳光,影响晒衣服”,瞄个空就把树砍掉、拔掉了。所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将农民群众组织起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激发内生动力。这不仅能够增强农民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减轻工作中的矛盾与压力,使拆除违建、清理垃圾、绿化美化等基础工作顺利推进,而且往往“一分钱不花”也可把事办好。很多村庄发动群众整治环境,通过组建群众性组织,相当于把原来三、四个村干部变成了一百多个“村干部”,每个农民都有自己的任务,积极性高涨。
  其三,坚持乡贤带动。我们说农村基础薄弱,条件较差,这是实情,但是农村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中华文明的根在农村。我们大多数人,自己或者父辈,基本上都出生或者在农村长大,尽管风筝一个个都放飞出去了,但那根线还是深深拽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大家对农村都有一份无法割舍的情怀。只要我们以乡情乡愁为纽带,谁不愿支持家乡的发展、反哺桑梓?!这就是乡村建设的无限助力。这几年,各地通过“乡贤论坛”搭建平台,为乡村建设对接智慧、对接资本、对接乡贤,团结和吸引了一大批互联网企业、投资人、创业者支持和参与乡村建设。
  其四,坚持社会参与。我省村镇建设协会通过帮助地方开展有关工作,影响不断扩大,现在的会员除了建设企业外,还有省内外其它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主体参与进来,利用不同资源与村庄开展共同经营,帮助完善基础设施,有效缓解了投入不足的矛盾。
  运用“四两拨千斤”的工作方法
  记者:过河要解决“桥”或“船”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工作中难免遇到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请您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李昌海:在实践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解决好“规划引领”与“风貌塑造”两个重点问题。规划是龙头,但长期以来,由于简单照搬城市模式,造成部分乡村规划纸上谈兵、水土不服、不接地气,难以执行。我们将组织发动作为规划先行的基本要求,将乡村规划作为社会动员、社会学习的一个过程,同时开展“甲乙方共同培训计划”,补齐规划师的短板,把设计师的规划变为根植于农村大地的、农民的规划,真正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规划做好了,风貌自然会逐步体现出来。村庄美化主要包括房屋改造和环境美化,这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逐步推进。
  其二,补齐“污水处理”与“垃圾治理”两块短板。污水处理关键是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二是通过以城带乡、集中打捆、企业运营的方式解决技术与持续性问题。三是立足农村居住分散的实际,解决好适用技术问题。这里有个难点,就是“标准”怎么把握?总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群众满意就是标准。四是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让农民认可买账。生活垃圾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它有清理、转运、处理三个环节。在转运和处理环节,需要政府通过财政和市场手段保证,基本的目标是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城乡一体的管理体系、资金筹措与分担体系。
  其三,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工作格局。所谓“自上而下”就是上级高度重视,抓认识、抓政策引导、抓外部环境、抓保障,这是外因。所谓“自下而上”,就是把立足点放在农民群众身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激发内生动力,这是内因。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两者的关系相互依存,非常重要,要妥善处理好。
  其四,发挥“乡贤带动”与“社会参与”两个积极性。“乡贤带动”主要是发挥示范、引领、引爆效应,“社会参与”旨在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形成阵势、规模效应。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乡贤带动”与“社会参与”两手抓,更多地运用乡贤能人带动、提升建设层面,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发力、质量飞跃和良性循环。
  创新建设成效斐然
  记者:我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下了深功夫,积累和创造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请您简要谈谈取得的成效。
  李昌海:好的。评价成效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显形成绩,也有隐形变化。
  从物质和显形的角度看:一是全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二是生活垃圾治理与污水处理有效推进。全省目前约有80%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基本建立了清理、转运、处理“三大体系”。三是各类试点示范效应逐步显现。我省先后被列为全国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试点、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国家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试点等,带动全省约一半的村庄实施了新的一轮整治,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四是文化传承与保护不断加强。500多处传统村落列入保护计划,其中有176个被列为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全省还有12个乡镇、7个村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13个乡镇、15个村被列为国家特色旅游名镇、名村。
  从精神和隐形带动效应看:一是改变了农民生活习惯,进一步提升文明素质。“过去污水四处流,如今处理不用愁”,“厕所革命”、垃圾分类,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二是改变了农村形象,有效提升了美誉度。过去很多村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到处烂泥巴”,现在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三是培育了新的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了农民获得感。如今很多农户都走上了发展农家乐、发展民宿的道路,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了。仅钟祥客店镇就有200余家“农家乐”,2017年旅游总收入达4.6亿元。四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组织凝聚力。基层干部做的实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群众参与建设又增进了与基层干部的沟通和感情;农民目睹变化、得到实惠、增进感情,从心底里感恩党和政府。这是一种十分珍贵、比什么都重要的伟大力量!
  采访手记:我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伟大实践。应当正视,在过去的农村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上级急、包办代替而农民群众关切度不高,政府和社会花了巨额投资但效果不能持久等现象;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散经营”和“外出打工”等原因,基层干部与农民的联系少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弱了,农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密切度较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有所下降。从记者本次访谈和平时调研掌握的情况看,美丽乡村建设由于把亿万农民放在心中,一切为了农民群众,一切相信和依靠农民群众,这个伟大创举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一是农民从被动走向主动,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二是工作效果从搞花架子、昙花一现走向持久;三是从过去政府“愁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转到“不花一分钱也能办大事”;四是党群、干群关系从“油水分离”、日渐疏远走向紧密;五是基层干部从过去由于缺乏载体,不去做群众工作,到工作能力显著提升;六是农民目睹变化、饮水思源,对党和政府的评价高了、心里舒服了、人气旺了,有利于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