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推进潜江高质量振兴发展

(发布时间:2019-03-23)

吴祖云

      省委、省政府作出“一芯两带三区”的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提出打造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为潜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潜江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一芯两带三区”战略部署,大力实施“东进南扩、产城融合,四区联动、全域振兴”的发展战略布局,奋力推进潜江高质量振兴发展。
  一、聚焦项目投资,做大发展底盘
  突出双招双引。坚持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一号工程”,全域、全线、全员抓“双招双引”,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0亿元以上,签约10亿元合同项目10个以上,签约合同项目100个以上,新签约项目当年开工30%以上,力争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突出产业支撑。大力推进东片现代服务、南片智能制造、西片特色产业、北片石化精炼四大产业聚集区,加快打造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特色产业等四大千亿产业板块,力争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15%以上。突出创新驱动。大力运用新技术,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整合3000万元技改奖补资金,推动规上企业技术改造覆盖面不低于30%。做大做强创新主体,加快转化创新成果,确保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技术交易额6亿元以上。
  二、聚焦营商环境,做强民营经济
  优化服务环境。在全市上下营造“敬商、亲商、懂商、利商”的浓厚氛围,开展为企业服务争当“金牌店小二”活动,全力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通过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和审批流程优化再造,提高服务效率,实现工业项目5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证,新开办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加强政策支持。出台实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黄金25条,打好减税降费、财政支持、金融扶持、人才保障、机制保障等组合拳,自筹资金10亿元、整合资金10亿元、撬动资金50亿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力争新增规上企业20家以上、总数突破300家。突出园区承载。加快理顺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加快潜江经济开发区和王场、园林、杨市、总口、张金“一区五园”建设,推进多规合一,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园区功能,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优化园区平台建设,做大融资平台,整合投资平台,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真正把园区打造成汇聚名企的重要平台。
  三、聚焦升级换代,做高城市品味
  提升城市区域价值。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大力发展东荆新区,同步发展高铁片区,做大城市体量,提高城市品位,打造江汉平原明星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商业、酒店、文体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城市人性化、便利化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城市辐射能力。实施对内对外联通工程,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谋划启动潜江至广华轨道交通和园林城区至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大通道建设,加快与周边地区交通通道建设,构建大交通格局,为城市生长提供强大的吸附力、吸引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学习上海城市管理经验,综合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手段,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精细化管理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打造潜江城市建设新名片和对外开放新窗口。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四、聚焦“三乡工程”,做实乡村振兴
  始终把“三乡工程”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打造一批带动乡村振兴的重大产业,努力建设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大力发展虾-稻主导产业。加快“六大中心”高效运营,建设21万亩虾-稻田园综合体,推行潜江龙虾“千人计划”,积极推动虾稻共作模式向市外扩张,力争虾稻共作基地、加工基地突破300万亩。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深入推进“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共建共享,进一步擦亮潜江龙虾国家级品牌。创新发展旅游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农旅结合,打好章华台楚文化牌、曹禺戏剧文化牌、水乡园林农耕文化牌,形成文化游、乡村游、美食游、运动休闲加康养的全域旅游特色。加快发展半夏潜力产业。积极推广“万户万亩万元”模式,加大对半夏种植、加工扶持力度,加快潜半夏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等项目建设,加大国药集团、云南白药等知名中药企业引进力度,打造半夏全产业链条。
  五、聚焦群众口碑,做优民生福祉
  优化生活环境。补齐民生短板,将财政支出的85%用于改善民生,加快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建设,着力解决就医看病难、教育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切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筹资1.59亿元,确保16268人脱贫、8个贫困村出列,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全部任务。优化生态环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污水处理等环保工程,加快实施“全市共饮汉江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沿汉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完成人工造林4万亩以上,打造城乡绿化景观,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优化社会环境。强化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统筹抓好债务、社会等各个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对黑恶势力穷追猛打的强大攻势,切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六、聚焦从严治党,做好党建保障
  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深入实施基层党建“整市推进”计划,狠抓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强化发展担当。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结合党和政府机构改革,选优配强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切实解决镇处和农场干部待遇问题,想干事的给舞台、能干事的给机会、干成事的给激励,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净化发展生态。深化正风肃纪,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强明察暗访,办好电视问政,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加强反腐倡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聚焦精准扶贫、环保督察、扫黑除恶、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严厉惩治各类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者系中共潜江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