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中国的杠杆之困是体制之困等6则

(发布时间:2019-04-21)

中国的杠杆之困是体制之困

      张晓晶在2018年11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撰文指出,去杠杆存在几个误区:第一,指望全面去杠杆。从长周期来看,全面去杠杆是不可能的,杠杆率攀升不可避免,结构性去杠杆才是当前的务实选项。从分子来看,只要经济范式不发生大变化,经济对信贷的依赖程度将保持不变或有所加剧。从分母来看,随着经济体进入高收入阶段,增速放缓,必然导致杠杆率的不断攀升。第二,指望优化融资结构去杠杆。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融资结构问题导致了企业的高杠杆。但中国企业债务里有六成是国有企业债务,大部分是并入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如果将这部分债务调整到政府部门,中国企业杠杆率会与发达国家持平甚至更低。第三,指望房地产价值缩水去杠杆。但无论是从房地产所承载(吸纳)的杠杆率还是房地产占国民财富的比重看,我国都还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从这个角度看,指望通过房地产价值缩水来去杠杆并非正途。第四,指望宽货币去杠杆。通过宽松货币环境实现完美去杠杆其实是一种“误读”。因为强制性市场出清是完美去杠杆的前提,这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企业破产倒闭和债务清理,并导致经济收缩。因此,当前去杠杆需要总体偏紧的货币环境而不是宽松的货币环境。总之,中国的杠杆之困实为体制之困。我国是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与金融体系三位一体,这种体制具有政府兜底、刚性兑付、软预算约束、“政企不分”的特点,以及在信贷、税收、准入、退出等诸多方面具有“优待”。
  文明互鉴要倡导不同文明的相互包容
  王桂泉、浦家滢在《党政干部学刊》2018年第11期撰文指出,文明互鉴首先是倡导不同文明彼此承认、互相尊重。世界正在步入“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不同文明地区的人民携手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尊重不同的文明体系、价值体系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意愿。不同的文化应视自己和对方都为整体的一部分,以包容取代对抗。“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世界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已经证明,一旦一种文明陷入到自我封闭的阶段就很难再生出文明活力,任何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都离不开从其他文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文化互鉴不仅不会让文明消失,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反而是文化充满自信的表达,即在文明互鉴中彰显文化自信。可以说,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中向前发展,古代丝绸之路最初就是中国人开辟的一条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之路。
  中国古代信用思想的基本内涵
  贾瑞、张喜琴在《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11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信用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兼具儒、道、法、释且独具特色的较为完整而开放的思想体系。例如,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发展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再发展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概言之,中国古代信用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点:(1)守信是立身处世之本。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便无法立足于社会。(2)守信是道德修养的必备要义。“君子所贵道者三,动容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果不讲信用,就不是君子所为,即“言无常信,行常无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3)守信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取信于民是处理好政事、治理好国家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诚信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伦理规范。
  “生人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
  陈宏、刘晨浩在《理论探讨》2018年第6期撰文认为,“生人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社会治理层面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生人社会”治理法治化是指治理主体在党的领导下,秉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以法律制度作为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准则,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公正、自由与平等的过程。实现“生人社会”治理法治化,一是要构建治理法治化的内在动力机制。既要使现代治理方式与传统优秀文化有机融合,又要以法治精神为引领,培育法治文化。二是要构建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三是要构建以法律为核心的规范体系。要推进社会治理的立法工作,做到以人为本、合理用法,建立社会行为有预期、管理过程公开、责任界定明晰的制度体系。四是要构建契约化运行机制、信任保障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治理的精细化保障机制,理性有序有效应对“生人社会”产生的复杂经济社会关系,使其法治化治理具有可操作性,以切实推动我国“生人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新媒体内容生态演进的八个方向
  丁伟在《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1期撰文指出,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闻工作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至少有以下8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发布主体多元化,媒体、政务发布、自媒体三分天下;二是与受众的关系正在发生重构,媒体的影响力取决于对用户的聚拢吸附能力;三是从可读到可视,短视频将成为主流传播形态;四是新闻内容被重新定义,泛资讯产业快速拓展;五是优质内容价值回归,付费阅读成为值得探索的模式;六是移动端出现“马太效应”,平台化赢得竞争优势;七是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人工智能由概念进入实操阶段;八是算法推荐会成为一种方法论,改变信息传播的逻辑和规则。
  新时代家风的特征
  方鸿志、刘广远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 11期撰文指出,家庭产生家风,家风依附家庭,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历经岁月积淀、世代相传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优良风气,它会形成一种让后人终身受益的道德品质。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家风,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并具有时代性。1.榜样性与社会性。优良的家风具有重要的表率和样板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家庭家风的形成重在家长,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后代成长的引领作用是最直接、最显现的。家风的社会性要求家风建设不仅仅囿于家庭。而且是与社会共通的,有更加广阔传承空间和更强大的教育功能。见贤思齐,见微知著。家风具有家族性、系统性,同时也具有外溢性、丰富性。2.传承性和持久性。良好家风的传承性和持久性是社会的期望,也是家庭成员所依靠的精神力量。在历史的更迭和螺旋式的发展进程中,家风的传承和持久就是家庭潜在的希望和成长的象征,也是历史发展的缩影。3.实践性与创新性。家风的实践性体现家风的意义和存在,其创新性体现时代的需要和现实的必然。所有的家风家训,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认同和创新,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家风也就失去了传承和创新的动力。■
  本栏目编辑:曾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