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三抓一优”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发布时间:2019-06-20)

中共咸宁市委 咸宁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咸宁市始终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以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聚焦“三抓一优”,即抓投资、抓招商、抓项目、优环境,持续推动全市经济呈现提质增效的发展态势。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今年一季度全面实现“开门红”。
  一、 善谋项目——下好“先手棋”
  行棋当善弈,落子先谋势。咸宁站位全局,抢抓机遇,牢固树立抓发展就要抓投资、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着力推进投资项目谋深谋远、谋细谋实,以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走活高质量发展“一盘棋”。
  攀高接贵谋项目。“攀高”,就是着力谋划一批生态环境容量、科学技术含量和产业带动力量高的重大项目。围绕“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做好高新技术、现代农业、全域旅游三篇文章,推进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幕阜山绿色产业带、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项目建设,谋划了“一座城”“一瓶水”“一部车”“一条路”“一机场”等工程。累计入库谋划项目1704个,总投资6693.5亿元,转化率达42.6%。“接贵”,就是主动对接知名品牌企业,积极嫁接增量和裂变存量项目。立邦涂料、维达力电子、华舟应急装备等一批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正式投产,航星光电等一批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转型项目加快推进。2018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9%,居全省第3位。
  扬长补短谋项目。立足规划、政策、区位、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市场需求、城市发展,着力拓展项目策划渠道。依托野马、三环等在咸汽车基地,谋划锂电池、零部件制造、车联网等上下游配套项目。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谋划发展光电、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项目。紧扣水利、环保、民生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提升项目策划水平。谋划实施斧头湖流域湖堤加固、黄盖湖防洪和主要入江支流重点河段治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争取74亿余元建设咸宁幕阜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长江沿岸造林绿化考评居全省第2位,入选全国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抓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热点民生项目的谋划实施。
  近思远虑谋项目。立足当前,抢抓政策窗口期,第一时间、第一标准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进“长江大保护”咸宁行动,联合中节能集团,探索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谋划推进固废静脉产业园、滨江生态环境和水土环境安全提升示范项目。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厕所革命、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哪怕实施再难、投资再大也要上。着眼未来,策划储备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潜力的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如智能机电产业集群、世界级饮料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等,城际铁路延伸、咸宁机场等投资过百亿项目争上进笼工作进展顺利。2018年,全年谋划对接国家政策项目135个、总投资302.7亿元,“三库”项目1704个、总投资6693.5亿元。
  二、 全力招商——打响“当头炮”
  项目从哪里来?主要靠招商引来。引进先进生产要素是欠发达地区赶超跨越的必由之路。咸宁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出台招商引资“17条”,举全市之力推进头等大事,打响增添发展动力活力的“当头炮”,努力在高质量发展淘汰赛中赢得主动。
  充实力量招商。市领导对招商引资工作定期听取汇报,亲自部署推动,近两年率队外出招商260余次,拜访企业近2000家,参与洽谈考察项目900余批次。向33家市直单位下达“421”(4个在谈项目、2个签约项目、1个落地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市直部门“一把手” 每月率队外出招商不少于10天,对其他43家市直单位下达“一对一”项目包保服务任务,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市直单位全覆盖。市、县两级分别组建招商专班或小分队,外出驻点招商人员达180余人。
  抓实产业招商。建立健全“五个一”(一个主导产业、一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支产业基金、一套产业政策)产业招商工作机制,科学编制产业链招商规划,绘制重点产业招商路径图,建立目标企业库,搭建与各类行业协会合作平台,重点围绕五大千亿产业、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等产业,主动出击,大力引进领军企业、关联企业、衍生企业,投资3亿元的XS运动饮料生产、年销售15亿元的华彬快消品、投资21亿元的野马汽车咸宁新能源汽车生产、投资1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智能家用电器生产基地、投资10亿元的厚福共享陪护椅运营和绿地梓湾、云南城投落雁湖未来城等项目纷至落户。近三年招商到位资金年均超千亿元,目前在咸投资或设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有38家。
  做实活动招商。近两年,组团赴海南、天津、深圳、苏州、上海、台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40余场,参加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鄂港澳粤经贸洽谈、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成都)国际博览会,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热潮。新引进康美药业、绿地、恒大、海游集团等知名民企和费森尤斯、安利等知名外企,新签约央企项目5个、投资额76.96亿元,咸宁是全省唯一在2017年鄂港澳粤活动期间举办专场洽谈会、唯一在2018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期间举办对话世界500强活动的地级市。今年,在咸本地组织全市春季招商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签项目41个,总投资额387.1亿元。
  三、 狠抓落地——激活“关节点”
  项目落地生根,招商引资才算成功,投资项目才可能成为新增长点。咸宁市坚持以落地见效为根本,成立项目库管理中心,对项目建档立卡、全程管理、预警提醒,坚定不移打通落实“最后一公里”,大幅提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资完成率,真正在投资和项目建设比武场上夺取胜势。
  以上率下带动。建立“一个项目、一名市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对“两库”中40个“211”工程重大项目、20个省三类项目、100个市级重点项目,分别由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领衔包保,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定期研究项目推进情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汇报各自联系的项目建设情况,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建立近、中、远期重大项目谋划和推进工作制度,每月召开项目建设专题会,每季开展项目建设督查,2018年全年深入工地调研督办110余次,3个省领导督办项目、9个省级重点项目、9个1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018年,全市储备项目转化率达42.6%,居全省第5位。
  考核倒逼推动。建立“五位一体”项目督办机制,一季一签约、一季一开工、一季一拉练、一季一排名、一季一通报,采取现场检阅与量化评分结合、自评和点评结合、督办同问政结合,一杆到底同步召开市县乡三级项目推进会,通报项目建设考评得分和排名,首位典型发言、末位表态发言,逼出责任落实、逼出工作干劲、逼出发展成效,形成比学赶超的创业氛围。坚持凭项目建设实绩选任干部,对综合考评季度排全市前两位的县市区,下一季度内,市委优先从该地提拔重用干部统筹在全市范围使用;排全市后两位的,下一季度内,市委暂停该地干部人事调整权限,该地原则上不得提拔重用干部,做到让干得好的单位多出干部、让干得好的干部脱颖而出。
  激励奖惩促动。出台《咸宁市记功奖励办法(试行)》,对项目建设中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集体、干部记功奖励。出台《一线培养识别选用干部的实施意见》,2018年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主战场选拔重用干部101名。制定《关于对党员干部进行关爱提醒的暂行办法》《关于激励干部履职尽责防治不作为的暂行办法》《关于对干部从严管理和监督问责的暂行办法》,近三年共提醒、函询、诫勉干部200多名。将“三抓一优”作为核心目标加大考核权重,将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考核体系。有69名干部因“三抓一优”实绩突出得到提拔,22名干部得到重用。利用全媒体平台,持续开展问政风暴,近两年共曝光80多个问题,问责500余人。
  四、优化环境——擦亮“金招牌”
  区域之间的竞争,比拼的就是环境。咸宁市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软实力,用改革的“辛苦指数”换取市场的“幸福指数”,用服务的“创新指数”换取环境的“舒心指数”,切实打造人气、财气等集聚的强大磁场,不断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创新组合拳减负。对投资新建的工业制造业、信息化领域项目,实施“零收费”。实行“先租赁后出让、长期租赁、弹性年期出让”工业用地供应制度。出台工业项目“零审批”,推行“先建后验”,全面实行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动态化管理,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收费。出台《关于支持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着重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2018年降低企业各类成本10亿元。
  创新全要素供给。通过PPP、EPC等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建设。加强“银企保”对接,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探索“标准地”出让制度,处置闲置土地4348亩,争取政策倾斜获批新增建设用地2.3万亩,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应保尽保。连续17年组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早春行”活动,积极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设立香城产业引导基金和4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30亿元,基金公司在咸宁投资总额达13亿元,为47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3.6亿元。每年开展“院士专家咸宁行”“站点引才”等活动,促成一批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完善就业、入学、医疗、住房、社保等方面人才保障措施,多措并举缓解“用工荒”。
  创新保姆式服务。成立重点项目及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实行“领导包保、专班跟踪、专人对接”的“三方包联”机制,坚持手续代办、规划编制、场地平整“三个同步”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三到理念”,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入选国家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大力推进“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改革,全面清理企业、群众申请政府办理事项,编制发布《市级服务管理事项目录》、市级“一次办好”“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政务服务朝着更加精准、高效、优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