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延伸阅读∕许白昊:我愿淌干眼泪,我愿洒尽碧血

(发布时间:2019-08-08)

  “这就是我大爹许白昊。”英勇就义90多年后,许白昊的家人仍珍藏着他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他身着长衫,面容清俊。而就是这个年轻人,历经锤炼,逐渐成长为我党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成为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1899年,许白昊出生于湖北应城富水河畔一个农民家庭。他年少时离开家乡,先后就读于湖北甲种工业学校和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在革命氛围浓厚的校园中,许白昊结识了许多革命志士,并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逐渐萌发出变革社会、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他在文章《鹃血》中写道:“我愿淌干眼泪,洗净大千世界,我愿洒尽碧血,参透昏愦人生。”1922年春,许白昊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把一切献给了党,他的初心从未改变。
  “枵腹从公、废寝忘食”,只为“秋花之怒放,夏水之暴涨”
  1922年,许白昊回武汉领导组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为秘密联络工人骨干,发动工人运动,他挽着高高的裤腿,脚穿磨破的布鞋,扮起了卖水工。许白昊的家人回忆说,那时他从汉江挑水,要走八十多个台阶上岸,再走街串巷,穿梭于工人棚户区叫卖,那活苦啊!
  日子虽苦,许白昊却乐此不疲。白天,他深入工厂、铁路、码头、学校及各劳工团体调查情况;晚上,他还要到工人识字班、工人夜校宣讲革命道理……他的工运战友项英曾这样描述他百般操劳时的情形:“白昊同志当此工作紧张之际,每天差不多只能吃一次饭,真是枵腹从公、废寝忘食。”
  1922年12月10日,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会组织汉冶萍总工会宣告成立,许白昊任总工会秘书。在许白昊带领和组织下,武汉地区的工会组织纷纷成立,当时新闻报道称之为“秋花之怒放,夏水之暴涨”。在武汉、郑州和上海等地,许白昊参与领导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收回汉口英租界、上海工人同盟大罢工等斗争,培养锤炼了一支听党指挥、有组织、有纪律、能斗争的工人阶级队伍,赢得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对自家人“钱算得真准”,对公家钱“决不能疏忽”
  许白昊曾先后担任中共武汉地委、中共湖北区委、湖北全省总工会、中共江苏省委、上海总工会等组织的重要负责人。1927年4月,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许白昊高票当选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由于许白昊在国共合作时曾担任过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监察委员,因此他成为我党历史上曾在国共两党中都担任过监察委员职务的唯一一人。
  无论担任何种职务,许白昊都洁身律己,清廉自守。许白昊的父亲因思念儿子,坐船到汉口看望他。临回家前,许白昊塞给父亲一些路费。当父亲买好车票时,发现剩下的钱仅仅够买一杯茶水,于是不由得感叹道:“这钱算得真准啊!”其实在当时,许白昊已经是湖北全省总工会财政部长,手里掌握着大笔革命活动经费,但他绝没有一丝一毫挪用。
  1927年,原本担任湖北全省总工会财政部长的许白昊调至上海工作,临行前他毫不含糊地将工会经费和详细账单一并交给接任者。不久后,听湖北的同志说这笔经费在使用中发生了问题,他心急如焚,马上和项英、刘少奇联名给中央写信,请求中央清查这笔款项的下落,一定要给全省工人同志一个清楚的交代。在这封信里,“决不能疏忽!”“该款必需清楚保存。”“如该款开支账目不明及用途不清不正,需湖北省委负责人绝对负责。”等话语斩钉截铁。这封信体现出许白昊作为首届监察委员会委员公私分明、清正廉洁的风范。
  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在狱中挖出叛徒,保护未暴露同志
  许白昊到上海工作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等职。此时的上海,经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屠杀,形势极其严峻。许白昊仍夜以继日地奔忙于恢复重建党的组织,整合失散革命力量,组织发动各工厂同盟大罢工等工作中。1928年2月17日,许白昊出席上海总工会在黄浦区新闸路召开的秘密会议,由于叛徒告密,他当场被捕,翌日被转解到龙华监狱。
  面对敌人严刑拷打,许白昊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在被称为人间地狱的上海龙华监狱,许白昊利用一切机会,秘密成立狱中地下党组织,设法保护未暴露身份的同志;带领狱中同志高唱《国际歌》等革命歌曲,引起狱中敌人的极大恐慌;同敌人展开不同形式的坚决斗争,挖出了敌人有意放进狱中指认和诱供的大叛徒唐瑞林。在龙华监狱,许白昊写下了“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的壮烈诗篇。
  1928年6月6日,许白昊英勇就义。临刑前,狱中的同志问他有什么要交待的,他泰然自若地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把身体养好,将来出去继续革命工作。”最终,年仅29岁的许白昊壮烈牺牲于龙华枫林桥畔,兑现了他“我愿淌干眼泪”“我愿洒尽碧血”的承诺。
  (本文摘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本栏目编辑:曾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