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发挥主中心作用 奋力当好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引擎

(发布时间:2019-09-26)

马国强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分别就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重要指示,对湖北改革发展提出“四个切实”的要求。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按照省委全会要求,武汉将加快“三化”大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建设,当好“五个排头兵”,在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中发挥好主中心作用,努力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更大担当作为。
  一、壮大产业之“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提出8点意见,第一点就是要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当前,武汉正在跟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动态,谋划布局前瞻性产业,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向“芯”聚集,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存储器、商业航天、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四大国家新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打造“芯屏端网”万亿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谋划布局先进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新材料等新领域,加快建设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先进存储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培育集聚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领军企业,尽快形成一批全球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好工业项目、工业技改、“小进规”攻坚战,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速产业互联网建设,全面推进工业智能化改造,推进100项典型示范项目,鼓励传统行业加大技改力度,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狠抓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布局发展科技服务、时尚创意设计、供应链管理等行业,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国际新兴产业布局转移,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等,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加快实施企业纾困帮扶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建立健全“企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机制,妥善处理企业办证、税费减免、债务纠纷、用气补贴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强企业动态监测分析,针对下行压力大的行业和龙头困难企业,采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强化区域之“心”,提升武汉辐射引领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强化武汉“主中心”地位,立足湖北、面向世界、融入世界,加快建设新一线城市。作为湖北省的主中心,武汉在“1+8”城市圈中的带动作用还有巨大潜力,在全省的龙头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统筹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武汉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共同构建产业协同发展大走廊。以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和临空港经开区为主要辐射极,深化“飞地经济”合作模式,打造“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先进制造大走廊、临空经济大走廊。串联阳逻港区与汉口北、鄂州葛店经开区、顺丰机场,打造商贸物流大走廊。深化“汉正街+省内产业园”跨区域经济合作,助推打造中部强大市场。加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国家多式联运创新示范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消除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加快实现武汉到鄂州、孝感等城市的地铁联通。
  共同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打好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加快推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东湖城市生态绿心等六大示范先行区建设,力争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强化同省域内长江、汉江上下游城市合作,完善区域水资源保护跨区域联动机制,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共同促进乡村振兴、人民幸福。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推动武汉和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全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探索完善“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机制,及时发现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问题,加强同省内城市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延伸共享。
  三、培育动能之“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攻坚克难。武汉是首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东湖高新区是全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如何真正把资源用好,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始终是全市工作的重心。武汉将不断优化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创新生态,让创新真正成为发展第一动力。
  全面提升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10周年为契机,谋划推进新一轮综合改革措施,解决土地空间利用、体制机制创新、干部队伍建设等瓶颈问题,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验举措。推进中国科学院东湖科学中心建设,超常规集聚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载体,在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加速建成“世界光谷”。
  全域推进自主创新。全区域、全产业、全创新链条推动创新发展,发挥武汉开发区、临空港经开区产业和制度优势,推进开发区向创新转型,推动各区打造创新发展集聚区。推动创谷、环大学创新带等提质提速拓面发展,创新土地、金融、创业服务等政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力争3年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每年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拿出15亿元,用于引才留才,吸引更多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来汉发展。
  全力实施“卡脖子”攻关工程。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尽快在芯片、操作系统、北斗导航、地球空间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面战略合作,支持高校院所“双一流”建设,创建国家实验室,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