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创新驱动大武汉复兴的40年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19-12-13)

联合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回顾改革开放40余年历程,武汉坚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不断强化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推动武汉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传统产业结构向现代产业体系升级、大学之城向创新型城市跃升,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质量效益同步提升,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探索实践作出了贡献。
  一、坚持放活与育成并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
  武汉市通过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突破性发展、推进科研院所改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三条路径,加快培育市场化的创新创业企业主体,不断延伸高新技术产业链,连点成线拓面,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态势。
  一是大力培育市场化创新创业主体。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突破性发展。在全国率先出台《民办科技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武汉地区高校院所走出了一批年轻的“草根”创业者,创办了人福科技、楚天激光、高德红外、精伦电子、凯迪电力、马应龙药业、凡谷电子等一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目前全市上市科技型企业中,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积极推进科研院所改制。2001年全面启动科研院所改制,支持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化工部第四设计院等向企业化转制,培育了烽火科技、中冶南方等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东风、武钢、武船、武重等装备制造企业为重点,进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公司制改造,推动国企向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发展。
  二是依托高新技术企业串起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光谷”重点打造3个产业链,形成信息技术产业“芯”“屏”“端”“网”集群发展格局:通信光电子产业链,以烽火科技、长飞光纤为龙头,打造从光通信技术研发到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等生产的全链条模式,在光通信超大规模、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传输“三超”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能量光电子产业链,集聚了华工、楚天、团结等全国一半以上激光企业,研制出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消费光电子产业链,以武汉天马、华星光电、小米、联想为龙头,发展“屏”“端”,建成国内首条第6代LTPS显示面板生产线,打破高端中小尺寸显示屏的国外垄断。
  三是跨界融合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生态矩阵。进入新世纪以来,武汉先后获批创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30多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0个。这些基地迅速发展壮大,呈现出全链条、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同时,这些产业集群不断垂直、横向跨界融合发展,生成自我迭代、自我进化的产业发展生态体系。
  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827家,高新技术总产值9479.64亿元,同比增长15%,“四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GDP的20%,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2%。
  二、坚持产业化引导与协同化链接并重,连点成链、聚链织网,布局创新链
  武汉以市场为导向,以“构链、织网、造生态”为重点,持续探索构建创新创业平台载体、链条,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一是创办全国第一家技术市场。为解决科研、生产“两张皮”问题,恢复技术成果的商品属性,实行有偿转让,疏通科技成果向市场流通的渠道,增强科研单位面向社会服务的动力和活力。1981年1月,武汉成立全国首家科技中介服务公司,8月,武汉举办全国第一个技术交易会。1984年8月,成立全国第一家技术市场。2016年,武汉的技术合同登记技术交易额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输出技术成交额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
  二是首创科技企业孵化器。1987年,我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东创中心”)在武汉诞生,第二年,经国务院批准“火炬计划”正式实施,武汉经验在全国遍地开花。2001年,“东创中心”又率先提出产权式孵化器,打造了一条“骑着自行车来,开着小车离开”的创业街。截至2017年,武汉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30家,办公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1家、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
  三是兴办全国第二条知名科技一条街。1988年6月,武汉在街道口一带开发“新技术一条街”,到1996年,这里已经吸纳民营科技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三资企业约100家。
  四是打造全国一流的创新生态体系。2010年以来,获批建设5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数量居同类城市第一;拥有示范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5家,数量与北京并列全国第一;联合在汉高校院所、产业领军企业共建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创建研发中心;建设一批融合高端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创新集聚园区——“创谷”等。
  截至2017年底,武汉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家,仅东湖高新区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59家;拥有独角兽企业5家、居全国城市第5位;拥有企业研发中心729家,其中国家级30家;集聚50余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
  三、坚持提升创新能力与激发创业活力并重,从个体到群体、从全国到全球,完善人才链
  始终致力于把科教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第一优势,把人才资源转化为武汉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科教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子。
  一是探索“双放”“三权”改革,激发百万科技人员创业创新活力。1983年,武汉率先在全国推进以“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为主要内容的“双放”改革。上世纪90年代,一批年轻科技人员走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涌现出小米科技雷军、当代集团艾路明、楚天激光孙文、高德红外黄立等一批杰出创业者。2012年,武汉出台“黄金十条”,在全国首创实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工程”,把院士“才”富变成武汉财富,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变成武汉发展成果。
  二是探索建设“大学生最友好城市”,点燃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激情。实施“青桐”计划,“光谷·青桐汇”成功走进20多所高校院所。相继创建10余所大学生创业学院。在全国首创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突破性解决大学生落户、住房、收入、就业四大问题,确保五年留汉创业就业大学生数量达到100万以上。
  三是探索“校友招商”新模式,开启百万校友抱团聚力回报母校、助力武汉发展新创举。武汉率先在全国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成立“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构建“武汉+母校+校友”同心圆,创造“校友招商”新模式,2017年共举办9场校友资智回汉专场,4500多名校友相继来到武汉,签约项目总投资1.34万亿余元。
  四是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与高端人才结成“奋斗共同体”。探索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招人聚才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引进诺奖级、院士级全球战略科学家、产业科学家、商界领袖和战略投资人作为“城市合伙人”,与他们结成“奋斗共同体”。让领军人才在产业创新中定战略、定方向,参与决策执行,参与产业创新要素资源调配、活动组织实施,帮助武汉引进一大批高端领军人才和投资人。截至2018年初,已引进两批共116名武汉“城市合伙人”,累计引进诺奖得主6名,“千人计划”专家477人。
  四、坚持融资服务与政策引导并重,从单一银行信贷支持到全方位融资服务,不断拓展资金链
  武汉针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创新阶段、不同创新主体,相应提供涵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新投资、投贷联动和信贷支持的全方位融资服务。2015年7月,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第一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16年4月,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全国5个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地区。
  一是大批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引导资本“输血”实体经济。设计推行“集零为整、集中评审、政府增信、市场运作”的“集合贷”模式,助力科技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证保险贷款”等创新性融资。为支持重点产业的中早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在全国首创“萌芽贷”。深入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完善跨机构风险分担机制,推动“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协同创新,2017年投贷联动业务累计达13.5亿元。
  二是科技金融专门服务机构加速创新集聚,发挥重要生力军作用。成立全国首家持牌经营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汉口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底,东湖高新区科技贷款专营机构24家,成为全国科技贷款专营机构最密集的区域之一。集聚天风证券等一批金融机构总部,加速集聚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型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全牌照科技金融机构体系。
  三是科技要素交易市场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激发资本、产权等要素资源活力。2012年东湖高新获批新三板首批扩容试点,武汉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272家、居中部城市之首。从2014年设立全国区域股权交易市场首个“科技板”,到2017年设立全国首个“海创板”,打通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武汉在全国较早设立光谷联交所、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武汉金融资产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等。近年来,武汉创新设立了长江众筹金融交易所、长江大数据交易所、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众创空间交易所等,成为中国中部全方位、多层次、全要素的交易集聚高地。
  四是创新科技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方式,发挥政府创投引导作用。武汉上世纪90年代初推行由无偿的指令性配置拨款改为有偿使用,民营企业享受同等待遇;2000年后,设立全国第一家政府财政资金参与投入的天使基金,并在全国较早设立了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2013年,武汉发起设立全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创新创业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的项目和企业。
  五、坚持调整职能与优化服务并重,减行政指令,促共建共治,不断优化政策链
  不断优化调整政府角色定位,加快自身改革,加强政策支持,持续完善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创新治理能力。
  一是不断凸显创新战略地位。武汉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科教立市”战略,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创新武汉”,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中心。2015年,市委召开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举全市之力建设全国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2018年,东湖高新区发布全国首个面向2035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纲要,为武汉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目标提供核心引擎。
  二是不断完善高新园区创新治理模式。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一直致力于打造“小政府、大创新、大产业”,形成了具有武汉特色的高新园区发展路子。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方面,2002年,武汉率先在国家级开发区实行企业办事不出园区制度;2015年,武汉开发区和东湖高新区先后成立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办完事”;2017年,创立“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东湖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建设联合办公中心,实行全员聘用制、大部制、“园区服务企业、街道服务群众、管委会机关服务基层”的“三条线”管理架构等。2015年,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出台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为改革创新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法律保障。
  三是不断推动政府改革。出台《关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促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决定》,创设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委员会,在国内率先成立互联网+产业发展办公室,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成立招才局、科技成果转化局,搭建地区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持续完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治理机制。
  改革开放40年来,武汉市坚持市场化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持续培育壮大创新创业市场主体,持续做强高校院所等社会主体,持续优化发挥政府角色作用,探索创造了一系列全国首提首创首试,推动产业链由小到大、创新体系由点到面、创新能力由弱到强,逐步编织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创新网络,营造了全要素、全生态、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武汉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实现飞跃。■
  (联合课题组单位:中共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