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以辩证思维推动襄州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19)

杨兴铭


  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深刻把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将辩证思维贯穿于统筹谋划各项工作始终,在正确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短期成效与长远目标等重要关系中,不断提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既做好“腾笼换鸟”,又善于“育种墩苗”
  工业是襄州的突出优势。新一届区委更是把工业强区理念放在首要位置,以“工业倍增”为抓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勇于破除旧动能、细心培育新动能,工业经济在经济建设中的支撑地位日益凸显。一方面,我们坚持“亩均论英雄”,主动引导产能不足、发展不够的企业腾出资源要素,把减量化增长放在淘汰落后产能上,落实“万企万亿技改工程”,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长源东谷、天津生隆、博亚精工、武钢重材等一大批企业,通过转型升级真正把产业优势转化成高质量发展优势。另一方面,我们更加注重企业的成长壮大,积极实施“百亿级企业培植计划”“小微企业倍增计划”,大力开展“单项隐形冠军”培育、“独角兽”企业培育,每年选择5至10家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襄阳誉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智能生产的科技企业,在政策引导下,该公司目前已成为全国建材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服务全球近1000家客户,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并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二、既突出“关键少数”,又推进“全面覆盖”
  全面从严治党,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只有作为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和所有普通党员都能正确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力量。因此,襄州坚持把抓“关键少数”与全面覆盖相结合,一方面,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创新开展“三述两评一建议”和同级监督,突出各级领导干部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安排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基层党建“整区推进、整区提升”,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实施“红色诸葛”活动,先后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28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到“两新”组织开展党建指导工作。积极引导全区党员干部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加强学习、提升自我。深化纪检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改革,把教育监督覆盖到每个支部、每位党员,有效促进全区各领域、各行业、各层次的党员干部真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三、既抓实“文化宣传”,又注重“文明提升”
  文化与文明素质提升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必须坚持文化文明齐头并进、互促并进,整体提升城市品位、群众文明素养和城乡文化风貌。近年来,襄州将文化宣传积极融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广泛开展“好风日大家唱”、“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戏曲进校园、农村公益电影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达到有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全区已有181个村建起“乡村大舞台”,有208支镇级文艺团队活跃在大舞台上,基层群众自发组建了1200多个民间文艺团。同时,我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常态化开展“襄州楷模”“文明家庭”“每月一星”等评选活动,涌现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思想道德模范”李运生、“中国好人”“荆楚楷模”邱军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在全社会树立了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引领社会潮流的道德标杆。我们以孤寡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群体为重点对象,按照“社工+志愿者”以及“专业化+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结对帮扶、亲情陪护、家政服务、健康体检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91个村开展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组建志愿服务队100余支,参与志愿者近900人,每年开展帮扶活动500余场次。
  四、既实现“精准脱贫”,又实施“精准扩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牢牢抓住农民群众这一关键群体,把消除绝对贫困和增加农民收入有效结合起来,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襄州按照这一思想,一方面,通过政策兜底、产业帮扶、跟踪问效等途径,确保2019年全面完成1.78万户5.2万多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脱贫”、64个贫困村“村出列”脱贫攻坚任务,解决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块“短板”。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既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又可以从事其他经营活动,实现多渠道增收。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合作社1317家、家庭农场426家,土地流转面积达52万亩。同时,围绕冬桃、蔬菜、农机等九个产业重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70多个,培育致富专业户3500多户,网罗社员4万多户,帮助农民增收4亿多元。张家集镇双丰收合作社成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托管面积超10万亩,涉及周边30多个乡镇,年均为入社农民群众增收4000多万元。
  五、既找到金山银山,又留住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襄州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实际行动,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提升”。一方面,我们切实把稳增长、强实力、可持续作为根本追求,积极推进工业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全面落实减量化增长模式。培育储备了3家智能化工厂、10个数字化车间、3家机器换人示范企业,还有2家智能化工厂、5个数字车间、8条数字化生产线正在积极申报中。另一方面,我们以减量化生产为抓手,积极落实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全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环境安全和土壤、水域安全等,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推进绿色发展。目前,全区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42%,化肥农药用量呈负增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70%以上,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率90%以上,基本杜绝田间地头、沟渠随意丢弃现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68.6%,秸秆综合利用率95.9%,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优势初显。■
  (作者系中共襄阳市襄州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