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本刊特稿

本刊特稿

人民领袖殷殷嘱托 荆楚儿女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2022-10-21)

——习近平总书记5次考察湖北纪略
王洲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考察湖北,为湖北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湖北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省人民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时光流逝,岁月如歌,广袤的荆楚大地,铭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光辉足迹,传颂着总书记的厚爱深情。
  一、光辉的足迹: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考察湖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考察湖北,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4次考察湖北,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湖北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湖北人民的深切关怀,对湖北发展的殷切期望。
  第一次考察湖北: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和经济运行情况,到武汉、鄂州等地,深入港口、企业、乡村、社区实地考察。
  第二次考察湖北:2018年4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宜昌、荆州、武汉等地,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经济运行情况。
  第三次考察湖北:2019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出席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同时在武汉分别接见了联勤保障部队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全体代表、驻湖北部队副师职以上领导干部和团级单位主官。
  第四次考察湖北:2020年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到火神山医院、东湖新城社区实地考察。
  第五次考察湖北: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武汉考察指导,先后考察了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
  二、伟大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北发展把脉领航。每到湖北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为我们把脉定向、掌舵领航。
  2013年考察湖北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了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听取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希望湖北广大干部群众,着力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使湖北经济更好、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后劲更足、实力更强。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和提出的“四个着力”的努力方向,为湖北改革发展指引了道路。
  2018年考察湖北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听取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习近平对湖北工作提出了“四个切实”的重要要求,即“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做好民生工作,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切实”重要要求催人奋进,鼓舞着湖北人民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2020年考察湖北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习近平指出,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我坚信,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有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英雄的武汉人民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三个一定能够”既对湖北武汉寄予了厚望,也为湖北武汉鼓舞了干劲。
  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湖北经济重振面临较大困难。同时,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三个没有改变”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为湖北加快疫后重振增添了必胜信心,为湖北谋划“十四五”规划指明了方向。
  2022年考察湖北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就科技自立自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疫情防控、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等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以上重要论述,赋予了湖北牢记“国之大者”、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使命责任,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指引了航向、注入了动力、提供了遵循。
  三、殷殷的嘱托: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湖北人民生产生活。习近平总书记5次考察湖北,看港口、进车间、谋发展,访村社、听民生、问冷暖,赴一线、指方向、鼓干劲,彰显了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着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使命,饱含着总书记对湖北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激励着荆楚儿女在奋斗追梦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3年7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一下飞机,就前往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码头上风大雨急,习近平卷起裤腿,打着雨伞,趟着积水,了解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习近平强调:“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习近平说,工业化很重要,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习近平对武重集团提出要求,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使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2013年7月2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林美武汉公司。习近平高兴地询问了相关技术情况,并与拆解工人和新来的大学生进行交流。习近平现场指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希望企业再接再厉。”
  把广大农村建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013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酷暑,深入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了解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并同部分村民进行座谈。习近平告诫大家: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企业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18年4月24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察看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以及码头复绿情况。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村党支部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2018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实地察看三峡移民新村建设和生产生活情况。习近平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大国重器要掌握在自己手里。2018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峡坝区,察看三峡工程和坝区周边生态环境。习近平强调,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自力更生创造出来的。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
  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2018年4月25日一早,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荆州港码头乘船,沿江察看长江两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习近平指出,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核心技术要摒弃幻想靠自己。2018年4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烽火科技集团和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考察企业创新发展情况。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己,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和举国体制,坚持不懈做下去。
  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2018年4月26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考察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和居民生活情况。习近平嘱咐,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习近平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022年6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考察。习近平指出,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2022年6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考察。习近平指出,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要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充实工作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
  四、优异的答卷:荆楚儿女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小康,打赢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加快推进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建成支点”实现历史性突破、“走在前列”迈出关键性步伐、“谱写新篇”取得标志性成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26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万多亿元,排名居全国第7位。湖北取得的各项成就、荆楚大地发生的深刻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黄金水道正在产生“黄金效益”。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阳逻港三年就建成中国内河港口最先进的码头。9年来,吞吐量年均增长约10%,跻身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如今,一艘艘货轮从这里出发、中转,北上南下,通江达海,实现了水铁联运,无缝对接;水水直达,沿江捎带;江海联运,横跨亚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正在一天天变成现实。
  武重自力更生实现机床关键器件国产化。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为指引,武重集团推动重型机床向智能化、高端化升级,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武重集团累计承担国家、湖北省和武汉市重大专项18项,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74项,获得国家专利207项。超重型数控单柱移动立式铣车床、超重型高档数控卧式镗车床、数控龙门移动式多主轴钻床……武重集团自主研发一批首台首套大国重器,振奋人心。
  格林美把循环产业做到了海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定了格林美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格林美开启两次绿色技术创新升级,循环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现在,格林美废物回收体量从50万吨到500万吨,年产值从30多亿元到200亿元,循环产业基地从3个变成16个,绿色技术输出印尼、韩国、南非等国,成为世界领先的废物再生企业。
  峒山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加快打造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村里先后引进万亩湘莲基地、万亩武昌鱼基地、百亩樱花园等16个生态农业项目,带动5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收入超过3.5万元。9年来,峒山村一年一个样,已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做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总书记立下了生态优先的规矩后,我们企业发展更加稳健。”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璋说。兴发集团全面推动关停、转型、搬迁、治污、复绿五大工程,与此同时,成功培育微电子新材料、有机硅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开发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主导产品,6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兴发集团经营业绩创下历史之最。
  党支部带领群众干出了秀美山村。总书记来了之后,许家冲村蜚声中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村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担当作为,打造绿水青山的秀美村庄。2021年,许家冲村经济总收入近1亿元,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76元,移民就业率达95%以上。“沾总书记的光,村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是许家冲村村民们的共同感受。
  大国重器定将抓在手中。随着长江大保护逐步深入,三峡工程这座国之重器积极发挥防洪度汛、清洁能源、水资源利用、枢纽通航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正在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引擎和生态屏障。4年来,三峡左岸电站围绕监控系统国产化开展科技攻关,如今超过80%已实现国产化更新。三峡大坝五级船闸和升船机检修效率、通航能力已大幅提升,过坝货运量逐年提高。
  万里长江如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湖北坚持把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2018年实施了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2022年升级启动长江高水平保护,发布了《湖北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长江生态环境发生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明显变化,江豚逐浪、鱼翔浅底的美景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光谷勇攀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十年三次考察光谷,光谷一次次创下中国第一、世界之最。烽火通信将100G芯片提升到400G,推出了中国首款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发芯片,是目前国际上集成度最高的商用硅光集成芯片之一。长飞光纤实现了产业全链国产化,做到了关键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光谷以每年诞生一个千亿级产业的速度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挺进,正在建设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社区成为越变越美的幸福文明家园。湖北持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武汉努力答好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时代考题。东湖高新区左岭街道智苑社区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东湖风景区东湖新城社区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青山区青和居社区坚持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社区越变越美,成为闻名遐迩的生态文明家园。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曾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