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奋力抗灾救灾 践行不忘初心

坚决打赢灾后保超目标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6-12-24)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今年入梅以来,红安连遭五轮强降雨袭击,全县全域全行业受损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4.67亿元。面对巨大灾情,红安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靠前指挥,科学调度,牢固树立大灾要大干、大干促大变的理念,迅速出台《关于防汛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政策意见》等“1+9”方案体系,确保大灾之年发展不减速、脱贫不延期、年度目标不落空。

  一、着力融合协调发展,提升农业发展品质

  (一)抢“雷霆行动”之机抓规划谋长谋远。把农业抗灾规划、农村灾后重建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雷霆行动”相结合,强化“位置上游”“责任上游”“工作标准上游”意识。一是巩固“雷霆行动”成果。我县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雷霆行动”,完成黄冈市环委会交办的28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查处了6家塑料厂,停产整改了9家违规企业,关停了3家污染石材加工厂,依法取缔了全县所有非法采砂点。我们在用好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雷霆行动”力度,做好灾后污水整治工作,严格确保灾后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二是科学谋划灾后项目。针对在大灾中暴露出来的规划问题,及时修正原有规划,高标准谋划水库建设、水系修复、灾害防治工程等项目。重点推进倒水河、滠水河、举水河三大水系干流及主要支流全流域综合治理。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把“洁净乡村”作为灾后农村重建工作的首要抓手,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因灾倒损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相对集中,适当分散”原则,将防汛抗灾理念引入房屋布局规划,加强排水沟渠和行洪通道建设,在实现村庄美观的同时强化防汛功能,补齐农村防洪减灾能力短板,变“大灾之殇”为“美丽乡村”。

  (二) 抢农时天时之机抓农业补种改种。出台《农业及扶贫产业灾后恢复生产救助实施方案》,推进夏粮损失秋粮补,挽回一切可以挽回的损失,尽最大努力把洪灾损失降到最低。一是抓排涝抢收。组织劳力和机械,开动涵闸泵站,千方百计快排、早排、多排积水。加强农机调度,组织力量及时抢收成熟的瓜菜和林果,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及时清理、翻耕水打沙压农田,抓好秋播生产各项准备工作;及时修复水毁大棚、蔬菜、苗圃、鱼塘、畜禽养殖场的道路、沟渠、泵站等农业基础设施。二是抓补种改种。县政府安排1000万元分配至各乡镇,由乡镇统筹用于“三农”受灾救助。及时调拨100万元购买秋季农业种子,并及时发放到受灾农户手中。全县驻村工作组、农业技术人员全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和帮助农民抓好作物肥水调控,以技促管,以管促收,确保粮食不减产。三是抓病虫防控。及时发布重大作物病虫害预警信息,突出抓好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全面落实畜禽基础免疫措施,确保不发生灾后灾。

  (三)抢农业转型之机抓市场拓宽拓远。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借现代市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灾后抢收、复种农产品的销售水平。抢抓“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机遇,围绕打造“红安山珍”“红安山耕”“红安红品”“红安旅游”“红安农产”等区域公共网商品牌,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在我县范围内从事生产、销售农特产品、工业产品、旅游产品等电子商务及相关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阿里巴巴·红安产业带、京东·佰昌红安特色馆、邮政“邮掌柜”等在线电商平台,力争今年电商交易规模增长35%以上。

  二、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打造灾后重建支撑体系

  (一)重点帮扶受灾企业抢渡难关。坚持把工商业产业恢复重建与优化布局、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打造灾后重建支撑体系,强化企业在灾后保超目标的主力担当。一是加快基础设施修复。组织26个招商服务团队第一时间深入企业调研灾情,摸清基础设施受灾情况,并组织专业工作队伍进驻园区,加快对进厂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修复,及时排除事故隐患和病险工程,千方百计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有利条件。二是鼓励企业尽快复产。按照“灾害损失灾后补,建设损失生产补,停产损失增产补,生产损失销售补”的思路,全力推进“服务企业行动”。对新增银行贷款的企业给予受灾额度一年的利息补贴;对受灾企业因灾造成财产损失的,在应缴企业税费所得额中相应扣除;对进入受灾企业目录的规上企业,在当年或后续年度县域经济调度资金中按照实际受灾1—2倍的额度扶持生产。目前,66家受灾企业已全部复产。三是帮助企业打开市场。抢抓灾后工业产品和居民消费品需求量大的时机,鼓励工业企业抢市场、赶订单、保任务,组织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会,帮助企业优质产品走出去;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组织恢复经营、扩大消费,实现商贸市场繁荣稳定、消费旺盛。

  (二)重点支持企业全面转型升级。对于未受灾企业,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个一批”专项工作作为服务企业的具体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力争未受灾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3亿元左右,新增产值10亿元,确保“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一是提升有效产能。以“五个一批”中做大做强一批62家企业为对象,在融资、土地、用工、行政审批等方面加强服务,梳理并解决各类问题103个,加快推进武汉力神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湖北上好佳二期项目等优质项目建设力度,做到快投产、快见效。二是布局新增产能。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一批”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26个招商护商团队和各级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对接东部地区及武汉产业转移,紧盯一批世界、国内、民营500强企业,瞄准“高新、集群、链条”,合理布局新增产能。三是化解低效产能。抢抓灾后重建的机遇,通过引进一批优质市场主体、基金激活、整合资本等方式,对全县招商项目停产或半停产的,通过兼并重组化解低效产能,已经推进18家企业解困盘活、已协调退出项目6个,协议调整压缩规模企业2家。

  (三)重点打造县域金融工程升级版。面对灾后企业生产自救、拓展市场资金需求量大的现实,红安县政府在设立大别山振兴发展产业基金、政府增信基金的基础上,设立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产业转型升级基金、人才专项发展基金,以“五大基金”为载体,通过金融创新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择优选取社会资本投资,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推动我县经济快速发展。一是产业转型升级基金。按照20亿元的规模设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基金,政府出资5亿元作为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出资15亿元,围绕县域重点产业和项目,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对企业进行中、长期投资。二是中小企业互助基金。按照2亿元的规模设定中小企业互助基金,政府出资8000万元作为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出资1.2亿元,帮助中小企业 “应急、周转、解困”。三是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县财政预算安排1000万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培养引进科技型、创新型人才,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红安、助力红安发展。■

  本栏目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