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奋力抗灾救灾 践行不忘初心

誓夺灾后重建和保目标“双胜利”

(发布时间:2016-12-24)

                                                                                                                        中共麻城市委 麻城市人民政府

  “6·3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后,在省委、省政府和黄冈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万众一心抓抗灾、克难攻坚抓重建,围绕“夺取抗灾重建全面胜利、誓保年度脱贫任务”的总目标奋力打好工作主动仗。

  高举精神旗帜,上下一心抓抗灾

  6月30日以来,麻城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暴雨洪灾,暴雨强度前所未有,山洪冲击前所未有,灾害损失前所未有。期间,麻城连续两天降雨量居全省之首,到7月5日累计最大降雨量达652.6毫米。特大暴雨造成举水和巴水两大水系及70多条支干流河水暴涨,10座大中型水库全部溢洪,所有小(二)型以上水库全部超汛限,境内多条国省干线一度交通中断。城区及所有乡镇全境告急,4个乡镇一度被洪水团团围困,全市受灾人口105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5亿元。

  面对历史罕见特大灾情,麻城市委、市政府快速响应、科学应对,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2.6万名党员干部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452个基层党组织全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20多万群众投入到抢险救灾的战斗中,600余名人民子弟兵支援我市抗洪抢险,累计紧急转移安置灾民5.62万人,共同谱写了英勇雄壮、感天动地的战斗之歌。从市级领导到乡镇干部、村组干部,从共产党员到普通群众,每一个层面都涌现出了一批“先人后己、舍命救人、勇于担险、连续作战”的先进典型。这其中,有开着自家旋耕机解救村民的支部书记吴春喜,有把安全让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的“抱树哥”戴会林,有义务巡山及时发现险情的村民组长黄龙权,等等。他们的事迹得到央视等权威媒体的竞相报道,通过微信等新媒体广为传播,提振了抗灾精神,凝聚了正能量,汇聚了支持抗灾的强大合力。洪灾摧毁了美好的家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也锻造了可歌可泣的“麻城抗洪救灾精神”。灾后,我们努力将这种精神转化为支撑和驱动灾后重建的强大动力与宝贵财富。7月6日,灾情缓解第一时间召开全市灾后重建视频会议,开展阶段总结,充分肯定成绩,激发鼓舞斗志,动员全市上下迅速投身灾后重建新战役。开辟灾后重建的战场,组建灾后重建工作指挥部,出台《恢复生产指导意见》,印发《灾后重建工作手册》。成立8个灾后重建工作组,围绕灾民安置、倒房重建、设施重建等分兵作战。市领导及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部深入联系驻点乡镇指导督办,做到“四到现场”(即到灾区现场核查灾情、到重建现场指导生产、到受灾农户现场慰问、到省市部门现场争取支持)。市、乡、村各个层面,党员、干部、群众各个群体,城乡各地兴起自力更生、救灾重建的新热潮。

  破解筹资难题,千方百计抓重建

  搞好筹资,是抓好灾后重建的关键。一是精准核灾争主动。及时、全面、系统、准确核查全市水情、雨情、灾情,做到救灾重建“五个心中有数”(即总体灾情心中有数、因灾损失心中有数、致贫人口心中有数、重建思路心中有数、争资立项心中有数),为向上争支持、对外求援助赢得了主动。二是社会支援聚合力。市财政先行列支2000万元专项救灾重建资金,提前预拨2000万元产业扶贫奖励资金。在此基础上,市委发出号召,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广大党员积极响应,两天收到特殊党费300多万元。市委、市政府面向社会发布《支持麻城灾区救灾重建倡议书》,市内外各界人士竞相为麻城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仅市级平台募集到的赈灾资金就超过2500万元。三是争资立项求支持。一手抓抗洪救灾,一手抓争资立项,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和黄冈市委、市政府以及58个省直部门汇报麻城灾情,争取上级重视支持。全市上报重建项目149个,项目总投资20亿元以上。

  突出设施重点,多法并举建家园

  特大暴雨洪灾给城乡基础设施带来了大面积、毁灭性的重创,基础设施重建成为灾后重建的最大难题。我们创新思路,多法并举解难题。一是“自救重建法”。发挥群众和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通过独立建设、户户合作、户企合作等方式自主重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铁门岗乡西河村、吴李村和歧亭镇荣家洲村是本次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的重灾区,3个村的63户群众自发投入机械2000余台套、劳力1万多个,对5万多亩受灾田地进行二次旋耕,并与伊利牧场签订打包收购协议,改种补种玉米青饲,确保“受灾不减收”。二是“互助联动法”。全市22个乡镇办都建立起不低于50万元的灾后重建基金,按照“乡镇主导、村级主体、以奖代补”方式,发挥村级积极性,推进村组道路、河堤、塘堰等基础设施重建。龙池桥办事处组织10个村(社区)投入1000多个劳力,半个月时间完成15公里举水河河堤修复加固。全市农村倒房户坚持“政府补一点、项目筹一点、社会捐一点、亲友帮一点”的思路,房屋重建正在有序推进。三是“部门主导法”。市直各部门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投身灾后基础设施重建。农业部门牵头完成全市农业基础设施重建规划,组成43个技术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灾后重建;建成350个无害化病死畜禽处理场地,无害化处理率、消毒灭源率均达100%,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交通、电力、水务、通信等部门组织2600多人的抢修专班昼夜施工,目前,全市除部分损毁桥涵正在加紧修复外,其它损毁路段基本修复,国省道和农村公路通过建设临时便道基本恢复畅通,供电和供水设施恢复率均达100%,通信设施恢复率达80%。农商行安排5亿元灾后重建贷款资金,支持各地灾后重建。保险机构开辟赔付绿色通道,已先行理赔30余万元。市直部门与驻点村共驻共建的160多个村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四是“争取外援法”。在武警交通部队的大力支持下,完成阎家河镇叶家湾大桥、鼓楼办事处沈家庄大桥、黄土岗镇龙毛尖桥等道路桥梁维修重建工作。

  聚焦精准扶贫,砥砺奋进保目标

  特大暴雨洪灾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我们及时开展灾害影响评价分析,理清思路,锁定目标,聚焦扶贫,统筹推进灾后重建和精准扶贫,努力确保年度精准脱贫目标的全面完成。一是包保责任再落地。在精准识别“四看”基础上,新提出因灾致贫“四看两关注”的方法,组建专班精准识别因灾致贫户。“四看”,即一看唯一住房在不在,二看经济损失大不大,三看基本劳力有没有,四看灾后生活难不难;“两关注”,即重点关注贫困线附近边缘人口,重点关注唯一住房倒塌户。经初步统计全市约有591户1610人因灾致贫,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全面压实包保责任、落实帮扶举措。二是产业扶贫再加力。经过深入调研分析,确立将光伏产业作为灾后产业扶贫的支柱来抓。正在加紧推进两个集中式共12兆瓦扶贫电站建设,确保2016年7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对“5+1”产业扶贫全面采取灾后调整措施,由政府提供技术、种子、农药和化肥等生产物资,引导受灾贫困户补种改种、应种尽种,做到“夏季损失秋季补、一业损失多业补”。三是搬迁扶贫再提速。开展贫困户因灾倒房大核查,打通建设审批绿色通道,落实税费减免措施,按照先急后缓、试点先行、统筹兼顾原则,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目前,3个试点乡镇先行一步,34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全面启动,全市分散式倒房重建顺利推进,我们将确保37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年前全部建成,完成年度易地搬迁扶贫任务。■

  本栏目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