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发挥供销社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优势

(发布时间:2017-10-10)

                                                                                                                                    柳金旗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供销社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要求,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聚焦改革、精准发力,奋力建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实现为农服务更大作为。

  供销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四个优势

  政治优势。这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最大优势。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 (中发〔2015〕11号),提出要“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供销社综合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树立重视供销合作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把供销社综合改革列入农业农村改革的六个重点任务之一。

  市场优势。从综合实力看,过去6年,全省供销社实现购销总额1.5万亿元,汇总盈利38.6亿元;去年底,所有者权益达到104.8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总额478亿元,同比增长28.8%。从发展质量看,棉花、农资、再生资源、农产品购销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逐步向集约化、便利化和品牌化的现代市场业态转变,农村消费市场阵地进一步巩固。股权和债权投资、农村电商、便民金融服务、现代农产品物流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组织优势。这是供销社有别于一般为农服务主体的显著特色。一是基层社全覆盖。目前基层社总数达到1050个,乡镇覆盖率达到113%,其中自营579个。基层社营业收入、资产规模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二是村级综合服务社“提质扩面”。已建成村级网点2.2万家,行政村覆盖率86.7%,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三是农民合作社数量倍增。领办创办的农民合作社7000家,其中国家级、省级示范社311家。牵头成立农合联137个、农合会62个。四是县级社加快振兴。2016年,县及县以下销售总额达到1236.8亿元,在全省系统销售总额中占比65%。

  品牌优势。在60余年的为农服务实践中,供销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近年来提出“为农民打工”,进一步重塑和提升了供销社的为农服务品牌。一是“田保姆”土地托管服务。目前全省供销社直接从农民手中托管土地150余万亩,建成集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农机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庄稼医院3583家,服务面积300余万亩。据测算,供销社开展土地托管服务,不仅使粮食产量增加了20%,种植成本下降了15%,部分消化了不断增加的农业生产成本,而且还带动了当地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形成了适宜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新机制。二是“大农批”“回收哥”服务。供销社投建的仙桃、天门和十堰等地大型农批市场已形成购销两旺局面,市场功能从一般批发交易向质检、追溯、价格预警、电子商务和特色品牌延伸。与格林美合作推出的“回收哥”手机APP,在收集、分拣、加工和回收网点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三是“裕农通”。与省建行合作推出“裕农通”便民金融服务,经过两年发展,注册网点近万家,发卡180万张,帮助农民实现小额金融交易7000万元。省合投集团成立不到两年即实现累放投资额过50亿元,目前已获得 “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四是“供销电商”。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立县市运营中心9家,涌现出了“十八湾”“潜网小龙虾”“东方百货”等多个市场品牌,2016年实现电子商务经营额317亿元。

  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进一步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和手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抓住当前省委、省政府实施农村产业融合“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41县市区全面机械化试点机遇,重点在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电商服务、综合金融服务、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和社区综合服务等领域,培育一大批农民合作社、基层社等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要围绕“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加快复制推广潜江市、襄州区等地的试点经验,创办“三农”服务中心,以土地托管为突破口,优化和创新服务供给,落实耕地质量保护、推广良种良法,实行订单种植、科技养殖、农机作业、绿色发展,不断促进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帮助单个小农户搭上供销社规模经营的“快车”,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把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进一步健全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在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方面,要针对农产品供求结构错位,加大一批产业融合、产销对接重点项目的储备和建设工作力度,与涉农智库资源加强合作对接和项目共建,推广高效绿色农业,打造具有供销社特色的产融工作新格局。深度挖掘和包装农业特色品牌资源,采取品牌合作、股权合作和资本运作等方式,引入合格战略投资者,高起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引导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积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在网络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加强县域经营服务网点建设,推进各类配送服务向下延伸。一是加快构建技物结合的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运用“互联网+”,推进种子、肥料、农药、农机等行业深度融合,实现企业、农民和政府“多赢”。二是推进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升级改造。重点完善质量检测、电子结算、冷链物流等功能设施,提高产销对接水平,丰富农村市场商品供给。三是加快发展农村电商经营服务体系。发挥好实体网络优势,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复制推广“互联网+农村网点+超市+物流”的“潜网电商模式”,创新服务体系和机制,构建以“中国供销e家”为支撑、供销社控股企业为主体、村级综合服务社为终端、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线上线下高效融合的供销电商服务体系。创建电商孵化基地,吸引各类电商企业入驻供销社平台;进一步改善农村经营服务设施和消费环境,依托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加快农村电商网点人员培训和软硬件改造升级,帮助农民网络销售农产品,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进一步探索完善体制机制。紧扣供销社在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短板,积极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形成组织联系和利益联结,切实把控好社有企业为农服务方向,进一步健全落实好出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与农民和各类经营服务主体形成“产业经营共同体”。在农村土地托管、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拓宽思路,向纵深推进;在巩固“三社一会”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创办“农合联”、“三农”服务中心等新型平台,形成新常态下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新动能。推进联合社机关以企业化的理念和机制管资产。大力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与涉农部门合作共建,统合各类公益性、经营性、电子商务和便民金融服务,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大组织大平台与小组织小农户的有机结合,共同奏响为农服务“大合唱”。■

  (作者单位: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

  本栏目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