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湖北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6-12-12)

                                                                                                                                    卢焱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这为我省推进市场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制约湖北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还未厘清。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政府职能定位模糊,导致行政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政府部门依然习惯于重审批轻管理,热衷于参与市场资源配置、人为设定行业门槛等非市场化活动;在维护经济运行中,使用“以罚代管”等传统行政方式方法多,运用信息共享与公示、主动申报、社会监督等现代经济管理手段少。另一方面,我省不少企业还习惯于有问题找市长,而不是找市场,过分依赖行政干预,不利于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二)市场主体培育还待加强。一是企业类市场主体不强。截止到2013年底,我省市场主体总户数虽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35.11万户,但超过80%的为规模相对较小、竞争力偏弱、稳定性不强的个体工商户,企业类市场主体仅占18.5%,其注册资本总额也仅2.52万亿元,居全国第13位。从中部来看,我省企业类市场主体户均注册资本额居中部第5位。二是外资市场主体偏弱。截止到2013年底,我省累计批准外资项目13462个,实有外资企业7693户,居全国第12位,注册资本总额349.23亿美元,居全国第13位。从中部来看,我省外资企业户均注册资本额居中部第6位。三是新兴业态市场主体发展滞后。电子商务方面,截至2013年底,全国在网上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超过500家,其中湖北不到10家。市场主体多而不强,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行业影响力的市场主体偏少,直接影响我省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三)市场体系还不完善。一是市场准入规则不统一。少数行业还存在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开放程度不同的问题,有的国资能够进入,民资、外资不能进入;有的外资进入门槛低,民资进入门槛高。二是城乡市场框架体系尚需完善。商贸流通企业布局不尽合理,虽然全省拥有4家商业流通企业巨头(商业上市公司),但全部集中在武汉市,其他市州没有一家。农村市场覆盖比率偏低,虽然全省拥有1634个农产品交易市场、29208家万村千乡农家店,但行政村覆盖率仅65%左右,农产品交易未实现全覆盖。全国市场风向标匮乏,虽然拥有两湖绿谷、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四季美农贸城等3个交易规模过百亿的批发市场,但辐射范围不广,影响力均只限于本省,还不能影响全国定价、反映全国行情。三是市场秩序急需规范。政出多门的商品流通环节标准、复杂多样的税费比率和补贴措施、倾向性政府采购、内部规范性文件限定等现象,导致个别产品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依然存在,个别行业歧视性和垄断性政策还没有完全消除。四是市场诚信体系尚未建立。失信受惩、守信有责的社会氛围远未形成。2013年9月8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显示,武汉市商业信用环境在2012年位居全国第26位,与“九省通衢”的市场地位有较大差距。

  (四)国际市场利用不充分。我省能够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利用国际资源的企业不多。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我省登记备案的各类外贸企业达12863家,其中当年开口经营企业仅3355家,占总数的26%。2013年,我省进出口规模居全国第17位、中部第4位,仅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0.87%;当年经济外向度不到1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利用外资规模小,2013年实际使用外资68.9亿美元,约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不含央企数据)居全国第21位、中部第6位,仅占全国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1.58%。

  二、加快湖北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省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增强市场观念和市场意识。上好“市场大学”、补好“市场课程”,依据市场规则,运用市场手段,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市场经济,推动湖北经济市场化进程。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就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重在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上发挥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当前,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下放审批权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切实改变重审批、轻服务,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的问题,切实解决政府在市场规划引领上缺位、在市场监管上乏力、在市场法制化建设上滞后的问题。要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在全省开展先行先试,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以东湖高新区为重点,探索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上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全省市场化改革稳步发展。

  (三)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市场化改革,市场是关键、企业是主体,必须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以建成国内市场枢纽为目标,形成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市场、电商市场、内外贸一体化市场等配套完善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市场互联互通的流通网络,充分发挥我省的区位优势和流通产业的竞争优势,努力建成以武汉为龙头,以宜昌、襄阳为两翼的长江中游商业功能区,形成国内市场枢纽。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励全民创业兴业,使市场主体不断发育壮大。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市场化改革离不开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就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针对对外开放不够是我省最大软肋的实际,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招商引资组织保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抓住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的契机,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利用外资综合效益。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外贸市场主体,实施“外贸三项工程”,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实现我省进出口规模跨越式发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深化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我省产业竞争力。同时,要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建设,加快“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以优良的软硬环境吸引客商、服务客商。■

  (作者系湖北省商务厅厅长)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