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0-12-12)

                     邹德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意义。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深刻理解其内涵意义和形成过程,要打通经济循环堵点,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及重大意义
(一)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破除阻碍经济循环的藩篱,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就是要在立足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其他国家提供市场机会,成为吸引全球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就是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积极参与国际循环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理解。
  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看,新发展格局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然而,现有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同时通过补齐产业链短板,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新兴领域发展活力,开拓新的消费领域,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引领性。
  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角度看,新发展格局要实现立足国内大循环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内市场是国际市场的基础,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两者是统一体。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升我国产业技术体系发展水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新发展格局不是各地区的小循环,而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各地区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撤除有形无形的市场分割壁垒,共同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从改革创新和推动发展的角度看,新发展格局要通过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统筹考虑短期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要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创新进而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高水平开放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聚焦重点问题,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通淤点堵点,激发整体效应,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防范风险挑战。
(二)充分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但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和供求脱节现象依旧显现,“卡脖子”问题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主动适应变化,努力攻坚克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的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将国内低成本土地、劳动力与国际上的资金和技术结合,打通外循环、牵动内循环,国家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与此同时,我国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已经形成稀缺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产业基础牢固;拥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人才红利逐步显现……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提升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话语权,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大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大国经济一个共同特征是内需为主导,国内可循环。英国、美国、德国在19世纪至20世纪的经济发展,无不经历了由“出口导向”的外向发展转向“内需主导”的战略调整。美国外贸依存度为26.4%,远低于新加坡(319%)、荷兰(154%),但并不妨碍美国成为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大国。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其他大国的经济一样,国内供给和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循环起到主要支撑作用。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反映了大国经济由外而内、追求持续、高效、安全、可控的历史逻辑。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中国作为,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新的重要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是我国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主动选择,更是世界的重大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市场潜力将创造世界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市场潜力不断激发,将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更强劲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对外开放将带来世界机遇。面对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将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对外合作将推动世界共赢。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加有效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更加主动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二、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及面临的几大堵点
(一)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经济发展战略的导向,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是有实践基础的。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355亿元,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9.65%。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国门,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在参与国际大循环中带动了国内经济发展。2001年到200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1%,经济年均增长10.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发展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面对危机带来的冲击,我们推动经济发展向国内需求主导转变,有效应对了外部风险,国内循环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著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峰值的64.2%下降到2019年的31.8%,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消费持续成为国民经济增长当中的第一驱动力。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新发展格局面临的堵点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堵点、淤点,使得国民经济循环不够畅通,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存在一定失调,参与国际循环的竞争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不够。
  从国内循环看,在生产环节,供给侧转型升级落后于国内需求侧升级换代。主要表现为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与需求结构仍不匹配,低端供给过剩与高端产能不足并存,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上下游、产供销不能有效衔接,产业门类关系不够协调。在分配环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仍存在大量的低收入人口。按照住户收支调查,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对应的6.1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能够形成有效需求的中等收入的人数仍然偏少。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有待完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有待改善。在流通环节,我国现代化流通体系尚未形成,物流成本占产成品成本为30%-40%,远高于发达国家,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均衡,各主要产业门类关系不够协调,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流通的体制机制问题较多,征信、支付、结算等交易支撑体系不够健全。在消费环节,我国储蓄率为45%,达到全球最高,在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保障上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国际循环看,近年来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西方主要国家民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有关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已制定本国新的产业发展规划或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外资审查和本国产业保护,吸引海外制造业回归或作出新的布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风险加大。
  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看,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循环的渠道、网络、品牌建设上还有待完善;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依然被“卡脖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弹性和韧性有待增强,如有关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实施“断供”“脱钩”等遏制手段,破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国内国际市场在规则和标准上尚未实现有机相容;我国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有待提升。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我国营商环境排名居世界31位,与美国(第6位)、英国(第8位)仍有较大差距,在纳税(排名第105)、获得信贷(排名第80)和跨境贸易(排名第56)等领域仍显滞后,如中国企业财税合规年平均耗时138小时,而新加坡仅为64小时。
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把握工作着力点。
  一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本要求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畅通国内大循环。要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增强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均衡协调发展,打通经济循环堵点,解决资金“脱实向虚”问题。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硬件和软件、渠道和平台,夯实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基础。
  二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也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畅通城乡人口流动渠道,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强化乡村发展资金保障,推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围绕发展县域经济,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三是以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双循环新优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四是以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稳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带动能力。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吸取一些国家产业空心化的教训,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稳固国内大循环的本和根。拉长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产业质量,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积极参与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制定,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五是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畅通双循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实现“劳有所得”的重要环节,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充分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基本前提,要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优化分配结构,探索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是最终需求,是培育内需体系的重要基础,全面促进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坚持问题导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是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以制度型开放增强我国在国际循环中的话语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发挥比较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发挥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要展会的平台作用,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制度型开放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国际循环中的话语权。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缩短国内外市场由于标准和管理要求差异导致的“质量差距”和“信任差距”。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共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早日生效实施。
  七是要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筑牢双循环安全屏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湖北作为。“十四五”时期,湖北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下大力气打通阻碍优势发挥的堵点、淤点。立足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不断巩固汽车、纺织、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优势,不断强化“光芯屏端网”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立足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面向未来超前谋划,布局源头创新,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胜势。立足湖北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发挥枢纽优势,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依托长江经济带这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把湖北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党校校长)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