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三个六”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1-02-25)

                                        黄石市营商办

  近年来,黄石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按照“三个六”举措扭在一起抓的总体思路,推动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和作风建设协同发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承诺预办,先建后验”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扬,4项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并作为4个城市之一代表湖北参加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市场主体活力、投资吸引力显著提升,2020年企业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快速回升。
  一、坚持政治站位引领,以“一办六组”工作机制高位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成立市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由7名市级领导分别领衔“一办六组”(办公室、优化政务环境组、优化市场环境组、优化法治环境组、优化创新环境组、优化开放环境组和作风保障组),按照“三个第一”要求,高位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一是第一时间抓传达学习。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上级政策和文件,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对省营商办公布的两批典型经验,及时组织宣传推广和学习借鉴,发布了黄石市“十大典型经验”。二是第一时间抓贯彻落实。对省委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安排部署,第一时间抓贯彻落实,出台了黄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35条”、弘扬“店小二”精神、落实“十必须十不准”“32条”和87项重点任务,明确事项、问题、目标、时限和责任“5个清单”,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到位。三是第一时间抓问题整改。对纪检监察、电视问政、明察暗访发现的反面典型,第一时间进行公开曝光,并形成问题清单,完成了“一网”通而未用、“新官不理旧账”等9批41个问题的整改销号。
  二、坚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思想破冰根治“六病”保障营商环境建设。把营商环境作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聚焦“冷盲滑假僵梗”六病,推动“六破六立”,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强思想和纪律作风保障。一是破思想僵化之冰,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意识。针对不适应发展形势的陈旧观念和办法,组织开展大梳理、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市委常委和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讲党课,把全市上下思想统一到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深刻认识上来,“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地区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等新观念深入人心。二是破遇事而盲之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服务意识。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人民群众长期诟病的不动产办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截至目前,城区涉房历史遗留办证项目解决19个6974户。三是破态度冷漠之冰,牢固树立“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店小二意识。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投诉热线和举报邮箱,受理群众咨询投诉57件次,满意度达95%以上。四是破推脱油滑之冰,牢固树立“主动作为、担责担难”意识。旗帜鲜明为勇于担当作为干部鼓劲撑腰,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提拔重用35名受处分的县处级干部,为27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目前正研究针对不实匿名举报的专项行动,彻底解决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能担当的问题。五是破假模假样之冰,牢固树立“言行合一、务实重行”意识。组织开展落实中央一揽子政策、惠企纾困政策的专项督查通报,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新增减税降费21.58亿元,免征社保费10.98亿元。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查处问题600余个。六是破办事梗阻之冰,牢固树立“雷厉风行、马上就办”意识。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的“中梗阻”问题,查处违反“欠费不停供”政策等损害营商环境类问题9个,处理41人。
  三、坚持从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突破,以破解“六难”全面带动营商环境建设。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向制度建设转变,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打造黄石营商环境“六大特色品牌”,破解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的“六难”问题,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整体持续优化。一是打造“预办承诺、先建后验”升级版,破解“审批难”。2017年先行先试实施投资项目“承诺预办、先建后验”改革,将用地预审、合规性审查等部分前置审批转化为事中事后监管,2020年又推出边建边验、以验促管、验管结合的“全程监管、建好即用”升级版,183个项目办理实施,投资项目事前开工审批时间减少到3天,缩短96%以上。二是设立中小微企业应急保供资金池,破解“融资难”。设立1亿元市级应急保供资金池,联合金融机构按5倍放大担保贷款,对1000万元以下贷款免抵押,对300万元以下贷款免收担保费,解决了中小微企业信用不足和担保机构征信风险问题。建立归集了8亿余条涉企公共数据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东楚融通”,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2020年全市中小微企业新增贷款51.89亿元,增长9.32%。三是建立信用联合激励联合惩戒机制,破解“监管难”。开展诚信示范企业综合评价活动,让诚信企业受到联合激励、失信企业受到联合惩戒,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诚信示范企业80家、诚信示范培育企业40家。同时率先建立10大领域信用信息核查应用制度,落实联合激励措施388条、联合惩戒措施1362条,帮助65家企业成功进行信用修复、27家工厂建筑企业重获投标资格。四是建设离岸科创中心实现柔性引才,破解“引才难”。在武汉光谷建设5.7万平方米的离岸科创园,发挥研发试验、招才引智、资本对接、企业孵化、成果转化“五大功能”,实现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孵化在武汉、加速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目前正谋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建立2个以上离岸科创中心。通过招才引智突破带动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全市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1家,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7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3%。五是推进“两少一慎”改革,破解“维权难”。探索出台涉企刑事案件落实“两少一慎”13条,实现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羁押的不羁押,能适用缓刑的尽量提出缓刑量刑建议,依法不捕24人、不诉32人,明确提出缓刑量刑建议18人,有力促进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六是大力推行“抵港直装”通关模式,破解“通关难”。采用“抵港直装”出口货物,出口企业可提前预约抵港时间,并在抵港前办理报关申报、单证审核、税费缴纳等手续,实现通关“零等待”、港口“无查验”、物流“零库存”,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1小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使用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