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精准扶贫 全面小康

扶贫记在心 责任重千钧

(发布时间:2016-12-24)

                                                                                                                                    余德芳

  3月6日 星期日 晴

  3月6日下午,我没有提前打招呼,再次到城关镇双桥村进村入户访民情。13:30—15:30,在村支部书记刘恭爱家里与村干部、部分村民进行了座谈;15:30—18:00,沿路对我包保的4户贫困户逐户进行了走访,晚上6点多钟离开了双桥村。

  这次进村入户,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响应县委号召,到驻点村去走一走,听听基层干部群众对精准扶贫的要求和期盼,走访慰问困难户;二是双桥村是我的联系点,我有责任与村干部一起探讨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这次进村入户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小时,但我有一种浓浓的被接纳感。群众亲切的问候、淳朴的语言、真挚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我深切感受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衷心拥护和深厚感情。调研结束,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感想颇多。

  感想之一:座谈两小时,聊得最多的是“困惑”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在谈到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时,当了多年村支部书记的刘恭爱深有感触地说:“农村要发展,关键是要发展村集体经济,村干部要有威信,必须要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平台,现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压力很大,近年来,随着‘三万’活动的开展,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村里想了很多办法,每年村集体收入有5多万元,但不够应付村开支,集体没有更多的钱用于村内建设,要是县里出台政策激励村级发展集体经济,那就好了。”

  刘书记是一个有思想、能干事、敢担当的支部书记,在谈及如何加强农村班子建设、维护农村稳定时,他说:“当一个村支部书记不难,当好一个村支部书记很难,体会是心要公、情要真,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拥护,才能当得长久。农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稳定,最大的难点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村一级,精准扶贫工作要抓好,一是要真正让困难群众脱贫;二是不要让精准扶贫流于形式。”

  双桥村紧临城区,全村6个村民小组共1015人,在谈及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时,大家都认为双桥古镇、花山对外影响很大,每年前来旅游观光的人很多,但游花山、观古镇、品绿茶、吃农家饭还没有形成气候。我们可以整合古镇、花山资源,鼓励和引导当地能人大胆领办、创办特色农产品基地或加工企业,改变昔日双桥村小瓜子、小花生、小板栗、豆丝、糍粑等农产品分散经营模式,采取集中捆绑的方式,联系定点销售地,以此带动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致富。

  座谈中村民对南店河道整治要求非常强烈,都说村里现在组组通了水泥路,吃上了自来水,就是南店河道被垃圾填埋,原有排水设施老化,即使下雨也无水可蓄,造成灌溉困难。

  在谈到第六轮“三万”活动时,大家都一致认为,“三万”活动要实效,更要实际,从近几年的“三万”活动来看,县委、县政府都抓到点子上了,今年双桥村“三万”活动在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上,要做好这两件事:一是村民对挖掘古镇文化要求强烈,应顺应群众需求,对双桥古镇南店两个门楼和古镇大桥进行修复;二是对南店河道进行整治。

  说这些话的都是村里的普通农民。当我们谈到“农民”,可能不仅将其看成一种职业,而且更赋予其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和地位。在不少人脑子里,“农民”长期与“见识短”“土气”“素质低”等贬义词汇绑定。可正是这些长年与泥巴打交道的庄稼人,让我们见识到了识大体、顾大局的高素质和熟悉政策、心系发展的高水平!每一个困惑、想法都情真意切、实实在在;每一条建议、措施都掷地有声、饱含深情!

  感想之二:走访贫困户,听得最多的是“感谢”和对精准扶贫的满意。

  村民们讲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感慨万千,说党和政府年年最关心、最关注的就是农村,如今喝的是自来水、住的是小洋楼、走的是水泥路,困难有帮扶,老来有社保,真是没得话说。

  村民杨仁俊得知我们要到他家,一直坐在家里等着,他就像迎接亲人一样把我们领进了自己的家,大家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他说这么多年没有见过县里的领导到他家,更别说和他拉家常。他家里有4口人,儿子和女儿都在读高三,女儿患有白血病,家里欠债50多万元。县委、县政府和学校都非常照顾他们一家,家里每月能领取508元低保补贴,爱人还被学校安排临时工,方便照顾生病的女儿。低保补贴每月都按时到账,他对村干部很满意。特别是这次精准扶贫工作,村书记刘恭爱吃了不少苦,为了把信息搞准,反反复复多次对全村困难户进行走访和了解情况,做到了公平公正,大家真的无话可说,心服口服。

  感想之三:这次摸实情,想得最多的是“责任”和让群众尽快的脱贫。

  回忆进村入户的点滴,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收获很大,我们亲眼看到了困难群众的生存状况,真切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难,深深地感受到不幸给一个家庭带来的伤害之大,不仅使这个家庭的生活因此蒙上阴影,更是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如何帮助这些因病、因学致贫的家庭走出阴影、走出贫困,是这次精准扶贫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对贫困户的关心确实十分不够,除了民政部门的困难补助,年终、节假日送温暖活动外,平时在我们的生活中看不到他们,也无法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辛,更没有想着去为他们做些什么。

  通过这次访贫问困,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些困难户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是很难实现的,他们十分需要政府和社会的照顾、关怀。面对群众的期盼,面对农村还很落后的现状,面对这些困难户,作为一县之长,我有责任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就医、就业、增收等眼前急需解决的困难。

  因为责任,才会心生敬意,胸怀苍生;因为责任,才会丢弃小我,一心为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带着感情和责任,结对找门路,合力拔穷根,真正让“三万”活动落到实处。■

  (作者系大悟县委副书记、大悟县人民政府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