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精准扶贫 全面小康

“老丁来了”

(发布时间:2016-12-24)

                                                                                                                                 本刊记者 曾洁玲

  梅雨时节,记者行走在团风县马曹庙镇戴沙河流域,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道路整洁,鸡犬相闻,良田美池散布其中,花卉苗木郁郁葱葱,农民往来耕作,老人孩童怡然自乐。桃花源般美景勾起乡愁记忆,令人流连忘返。

  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派萧条破败景象,垃圾靠风刮,污水等雨刷,下雨到处烂泥巴;村里只见老弱病残,年轻人都外出务工,是典型的空心村;其中紫金庄村还是贫困村,村里无集体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仅5000多元,村级债务10多万!

  变化因何发生?记者深入采访了解到,变化缘于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老丁来了!”

  “老丁来了,我们看到希望了”

  村民们口口声声提到的“老丁”,正是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扶贫工作队队长丁少文同志。

  2015年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组派省驻农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重大决策后,荆楚大地贫困群众的命运因之发生改变,千百个像紫金庄村这样的贫困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按照统一要求,省直部门分别组派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三万”活动和新农村建设。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精准扶贫驻点村是团风县马曹庙镇戴沙河流域的紫金庄村,“三万”活动期间还要负责周边的戴家湾村和马岗村。

  10月8日,国庆长假后上班第一天,老丁带着他的4名队员背着铺盖来到了紫金庄村。

  “来了就要有作为、有贡献!”这是老丁最朴素、最实在的想法。在与当地干部群众的见面会上,他对大家掏心窝子:“我们来的目的就是要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不让一个老乡掉队!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不脱贫决不收兵!”

  村民有的很好奇,也有的很冷漠:省里的干部到农村能干什么?就凭他们几个文弱书生模样的城里人能脱掉我们贫困村的帽子?村民们猜测纷纷,半信半疑。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老丁他们是动真格的,是来干实事的!

  有些村民对原来的贫困户认定有意见,也有些人争吵着要当贫困户,认为“贫困户多少能得到些好处”。精准扶贫,必须精准识别、精准施策。老丁带着队员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精准识别贫困户,并针对每户实际制定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他们用一周时间,走遍了全村所有农户,对贫困户进行反复识别,最终确认41户、92人为精准扶贫对象,将其建档立卡并上墙公示。村里有哪些贫困户,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脱贫时限,一目了然。村民们口口相传:“老丁办事公平实在,看来,我们脱贫有希望了!”

  村民们发现,老丁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也来了。他们深入村组调查研究,与干部群众一起商讨村庄发展大计;他们俯下身子走访贫困户,慰问困难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与村民一起挖塘植树、修桥补路,绿化美化村庄。原来,工作队是扶贫先遣队,真正的大部队是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全体干部职工,他们人人积极支持扶贫,个个为扶贫尽心出力。

  村民们还发现,省里的农业专家、新农村建设专家、文物保护专家也来了,他们是工作队请来的。专家们根据五大发展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幸福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庄“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四规合一”进行整体设计,为紫金庄村、戴家湾村和马岗村描绘了长远发展宏图。按照规划,这3个村将建成绿色幸福村、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老丁告诉记者:“精准扶贫必须规划先行,我们不仅要让贫困群众脱贫,还要管长远!”看着挂在墙上的村庄发展规划,村里人叹服:“按照这个规划,我们村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看来我们的生活有奔头啰!”

  “老丁来了,村庄干净了”

  最初展现在工作队面前的紫金庄村,是一派破落景象:房前屋后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田地荒芜无人耕种,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喜欢聚在村头小卖部打牌打麻将;通村道路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村部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砖瓦房,村里没有卫生室、没有图书室、也没有学校。村民生病了要到3公里以外的镇上看医生,孩子们无论严寒酷暑每天天没亮就在村口等校车到镇里上学。

  面对一个个困难,老丁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他想到自己本来就是带着重托而来的,是为解决困难而来的,提振精神,迎难而上才是应有态度。

  经过和村干部多次研究商讨,老丁认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庄环境,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这是获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关键。

  然而,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村里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残人员,人力怎么解决?

  村里没钱,建设资金必须多渠道筹备和争取!老丁带着工作队“上窜下跳”,连续多次向单位领导打报告,不辞辛劳跑省直有关部门求援,不厌其烦联系县级相关部门支持,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群众是村庄的主人,必须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一起干!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逐户上门宣传动员,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发动群众投身村庄建设。修路桥、挖塘堰、改农田、装路灯……在工作队的带领下,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

  老丁介绍,仅今年“三万”活动期间,工作队为3个村争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600万元,兴办惠民实事30多件。

  如今,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通村达户,整修后的塘堰波光粼粼,太阳能路灯到组进湾,新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正在火热建设中,路旁新栽树苗迎风生长。村民都说:“老丁来了,村庄变美了!”

  “老丁来了,致富路宽了”

  基础设施搞上去了,村里环境改善了,但是贫困群众还是致富无门,年轻人只能继续外出找活路。精准扶贫,关键要发展产业。然而,村里适合发展哪些产业?如何引进产业项目?老丁为此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头上新增了不少白发。

  一天夜里,老丁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拿起电话把三个村的支部书记叫到他房间来谈心。

  老丁说:“你们都是村里的人,对村里最了解,制约村里发展的主要问题到底在哪里?”

  3个书记沉思了一下,说出了同样的答案:“在于人的思想。”

  “对。”老丁说:“但是,应该在前面加上‘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当前搞发展关键在以村支书为首的村干部思想的改变。村里怎么发展,如何把墙上的发展规划变成现实,老百姓都看着村干部呢。”

  四个人谈得很久,很深,一直说到后半夜。最后,他们的共同结论是,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担当作为,让党支部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

  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先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群众代表会征求群众产业发展意见。最终,确定成立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种植业,种植优质稻、湘莲、油茶、菇类等有机农产品;发展生态养殖业,因地制宜养殖肉牛、土猪、土鸡等;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业,承接武汉游客周末游……

  思想统一了,思路明朗了,人心聚拢了,变化发生了。

  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目前3个村已发展花卉苗木基地250亩,预计将为每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

  东坡粮油集团引进来了,公司无偿为农户提供粮种和技术指导,按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贫困户按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对农户的粮食统一收购,让农户增收得实惠,今年已带动3个村种植优质稻近2000亩。此外,湘莲、油茶、蘑菇种植已渐成规模,肉牛、土鸡等生态养殖也发展得有声有色。

  光伏发电项目启动了。紫金庄村发展光伏发电50千伏,预计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

  乡村旅游业起步了。工作队向省文物局争取到专项资金对方本仁庄园进行维护修缮,请来古建筑专家对村里传统民居进行保护性改造,大千庄园已经开业接待游客……

  马岗村党支部书记卢泽元告诉记者,随着这些产业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帮助群众快速增收、稳定增收、持续增收,为村民铺设了长久致富之路。

  “老丁来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

  说起以前村里的干群关系,紫金庄村党支部书记皮育斌连连摇头:村党支部人心不齐,在群众中威望不高,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开展村庄建设,村民不大愿意出钱出力,甚至像傍观者一样“看热闹”。

  如今,村庄环境焕然一新,村民精气神高昂,村里发展气势不断升腾。村“两委”团结和谐了,群众对村干部也几乎没有意见了。

  村干部都说,干群关系的好转跟老丁有莫大关系。他们告诉记者,老丁从“城里人”到“村里人”的角色转变很快:现在老丁和村民已经打成一片了,村民看到老丁,都会远远打招呼:“老丁,来家里坐坐!”老丁就会走过去,和村民坐到一条板凳上话家常;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领导来村里调研,老丁向他们汇报工作也从“我们政研室”变成了“我们村里”;老丁整个人黑了,瘦了,白发更多了……

  马岗村有个退伍老兵,长年生病卧床,老丁隔几天就要去看看。说起老丁,这个从不掉泪的老兵硬汉眼眶红了:“老丁心里总想着我们这些困难户,是难得的好干部啊!”戴家湾村有一户贫困户住在村里最边远的山脚下,老丁多次上门走访了这户人家,帮助他们谋划发家致富路子。老丁说:“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不管贫困户住得多远,都不能被遗忘。”紫金庄村2组有个盲人,每次老丁还没走到家门口他就摸索着迎出来了。他说:“我听到脚步声,狗儿不叫唤,就知道是老丁来了。”原来,老丁来的次数多了,他家的狗看到老丁不仅不叫唤,还迎上前去围着老丁转。

  夜幕降临,村庄寂静下来了,唯有老丁“家”还很热闹。村民喜欢趁着晚饭后的空闲时间上门找老丁,有来跟他商量发展产业的,有来请他帮忙找技术专家的,有邻里争吵来找他评理的,也有只是来找他聊天的。他住的那户人家,大门从不上锁,谁都能推门而入。“村里的大事小情、百姓疾苦老丁都知道。”房东郑大姐说。郑大姐还告诉记者,她经常早上起来开门都看到门口放着各种新鲜蔬菜,“村里人种了青菜吃不完,都会趁早送过来,免得老丁到镇上买”。当然,老丁都会按市价把菜钱付给村民。

  进入梅雨季节以来,黄冈连降暴雨,防汛救灾任务很急很重。老丁也就更忙了,成了全天候“村官”。他带着队员每天到河流沿岸、山塘、水库、桥梁等关键部位逐一查看,排查险点;暴雨期间,与全村干部群众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洪水退后,逐户上门走访,了解群众受灾情况和救助诉求,带领群众恢复生产生活。洪涝灾害期间,村里的不少道路、桥梁、农田等不同程度遭受毁坏,但无一伤亡事故发生。

  了解到老丁的事迹,听到群众亲切称呼“老丁”,多次前来调研指导工作的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主任赵凌云感慨地说:“党员干部都应像老丁这样,不忘初心、真心爱民、真情为民。千千万万个老丁涌现出来,良好的党群关系就一定能建立起来,我们党就一定能赢得老百姓的真心信赖和拥护!”■

  责任编辑:紫 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