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精准扶贫 全面小康

做足茶“文章” 选准脱贫路

(发布时间:2017-05-14)

                                                                                                                                     王小平

  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发动机”,是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是脱贫攻坚的核心之核。做好产业扶贫,关键在于各地找准自身定位,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创新完善。鹤峰县作为一个只有22.4万人口、却拥有35万亩茶园的国家级山区贫困县,最大优势在茶产业,最大潜力也在茶产业,做足茶“文章”,以茶强农、以茶促工、以茶兴旅,是带动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关键。

  一、转方式,增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现茶产业现代化,转变生产方式是关键。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茶叶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专业化生产管理、社会化服务为依托,全面推行经营规模化、种植有机化、加工清洁化、服务社会化,增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坚持经营规模化。扶持壮大一批茶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鹤峰茶向适度规模、专业化经营的格局转变。积极引导茶农在自愿基础上,通过互换并地等方式,实施按户连片种植,培育种茶专业大户。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科研单位等采取承租茶园使用权等形式,投资建设特色茶叶基地,特别要重点承租无劳动能力、无脱贫能力的“两无”贫困户的土地,让他们获得一定的资产收益。推广“茶农+专业合作社+大公司”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龙头引领、协会助推、大户示范、全员共建的现代茶产业推进体系,尤其要把有发展生产能力和茶产业基础的贫困户置于这一体系之中。

  (二)坚持种植有机化。以推进有机茶生产为目标,严格茶园基地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对茶园生态环境的污染,防止化肥、农药等对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的污染。全面开展清洁化技术宣传与培训,普及和推广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和有机肥施用,努力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良种良法配套、标准化管理的有机茶叶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全域有机”的目标。

  (三)坚持加工清洁化。强化清洁化生产的意识,推行茶叶加工标准化、自动化、清洁化、低碳化,淘汰一批布局不合理、卫生不达标的“小作坊”,加速中小型初制茶厂清洁化改造,推进标准化茶厂建设;进一步扩大茶叶生产机械设施的购机补贴范围,不断改进加工装备条件和加工工艺,升级改造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在重点茶区规划煤改电加工园区。

  (四)坚持服务社会化。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茶叶种植、管理、加工、营销等全过程的专业化队伍,健全茶叶生产服务体系,引导茶叶加工企业组建行业协会,提高茶产业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经营、自求发展的能力,为茶农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

  二、促融合,发挥茶产业链联动效应

  产业融合发展关系新时期茶产业在质量、效益及产业的整体水平,关系到产业扶贫的覆盖面和带动效应。因此,必须跳出茶业看茶业,积极探索推进茶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 纵向延伸,健全茶产业供应链。目前,鹤峰县茶产业产加销连接不够紧密,高效完整的产业链条仍未形成。所以要切实支持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发展纯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日化用品等衍生产品,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创新营销模式,增强竞争力,并引导其与茶叶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联合,加快推进产业整合集聚,完善产业链,提高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效益。

  (二)横向拓展,提升茶产业价值链。推进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多元融合,规划建设一批茶文化主题公园、茶文化墙等城市景观,积极打造并推广“世界茶谷”,积极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发挥“木耳山中国30座最美茶园”“走马环游线”全国精品路线等金字招牌,打造一批茶旅一体化旅游线路,推进茶旅融合发展。

  (三)深度融合,完善茶产业利益链。完善茶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供销社创办领办合作社,创新发展“私人订制”茶园模式,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让茶农共享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各地各部门都要围绕茶产业联动,将茶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为茶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让茶产业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成为决战脱贫攻坚的制胜法宝。

  三、保安全,夯实茶产业发展根基

  茶叶质量安全是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关乎鹤峰形象,关乎产业“生命”,关乎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坚持把茶叶质量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夯实各方面、各环节的责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保茶叶质量安全关,争创全国有机茶示范基地县,努力打造全国“茶园不打化学农药”第一县。

  (一)实行最严谨的标准。茶叶企业要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大力推广茶园建设标准化、茶园管理标准化、加工车间标准化和制作工艺标准化,严格保证茶叶质量安全。

  (二)实行最严格的监管。茶叶部门要加强宣传,组织质量安全和技术培训,开展技术指导。农业部门要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严格管控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从源头加强投入品监督管理。食药监部门要加大对茶叶交易市场、茶企、茶叶专卖店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使用禁用农药、掺次使假、假冒伪劣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常态化开展茶叶“打假”,做到茶叶生产销售链监管不缺位、盲点不放过,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三)实行最严厉的处罚。面向社会公开曝光茶叶农药残留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茶叶企业基地未达要求的,取消企业优秀品牌评选资格;茶叶专业合作社基地未达要求的,取消专业合作社一切评级、扶持资格。

  (四)实行最严肃的问责。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全县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无真空、无缝隙。对茶叶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针对茶叶质量安全标准执行、宣传培训、监管服务不到位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律被视为“为官不为”进行严肃问责;各乡镇党委书记为茶叶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出现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要严厉追责问责。

  四、创品牌,提升茶产品附加值

  鹤峰是一个“生态原汁原味、自然真山真水”的好地方,鹤峰茶具有 “三高一富”(即:鹤峰茶水浸出物高、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的特点,但是“好而无名”,究其原因,就是品牌不响。因此,要着力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以品牌创建引领茶叶产业链、价值链建设,增加茶产品附加值,促进茶业提质增效,促进茶农持续增收。

  (一) 完善茶产业品牌规划。做事情,如果不策划,或者不规划,就会无所适从。而建设品牌战略,更是需要规划。鹤峰茶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出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鹤峰茶品牌战略进行了规划,但是还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规划有了,关键要坚持,要一届一届往下抓。

  (二)推进茶产业品牌建设。茶叶是抱团营销的,现代品牌发展不是单枪匹马的冲锋,而是着眼于品牌集群、联盟战略发展。企业集群的不断壮大,会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打造茶品牌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鹤峰茶叶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底子薄、资金少等问题,所以必须打造以“生态、安全、有机、优质”为内涵的鹤峰茶产业集群品牌,引导支持企业抱团发展,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茶叶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打响“鹤茶群起”的响亮战鼓。

  (三)加强茶产业品牌推广。加大“恩施硒茶·鹤峰茶”公用品牌推广力度,倾力打造“鹤峰绿茶”“鹤峰红茅尖”“鹤峰土司黑茶”三大品牌。大力推行“互联网+茶叶”行动,利用好“土家购”电商平台,实现“网上网下”同步,并通过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推介会、品鉴会,扩大鹤峰茶市场份额和产品覆盖范围。积极争取茶叶节、产业发展论坛、展会等茶事活动在鹤峰召开,扶持一批有潜力、有实力、有创造力的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开拓省内外市场;在主流媒体、交通干道沿线,集中投放一批宣传广告,扩大鹤峰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五、强保障,营造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鹤峰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始终把茶产业发展作为“脱贫奔小康”的关键之关键、核心之核心,作为解决好鹤峰县“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保障能力,做到思想不麻痹、政策不减弱、工作不松懈、投入有增加、服务有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县茶叶产业链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全面落实县领导带部门带乡镇联系企业、茶产业发展工作例会、茶产业链考评等制度,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引领茶业、支持茶业、推动茶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投入力度。制定政策扶持“一揽子”计划,切实加大对茶产业链建设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各部门要发挥职能,用足用活政策,制定完善支持茶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倾力支持,其中农业部门要落实好茶叶机械补贴、信贷部门要大力扶持茶业创业、林业部门要大力支持生态茶园建设、国土部门要鼓励茶企实施土地开发项目,确保茶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化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好茶叶局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好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强化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撑,培养“土”专家,外引茶人才,加大茶业培训和实用性技术普及推广力度。发挥行业组织优势,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力量,成立县茶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和推动行业发展;成立县茶文化研究会,挖掘整理鹤峰茶文化,丰富“鹤峰茶”文化底蕴。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带动茶叶的社会投资,大力推广新的投融资模式,拓宽茶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激活资源要素潜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系恩施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鹤峰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