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精准扶贫 全面小康

攻坚插花贫困 脱贫不留死角

(发布时间:2019-06-20)

中共武穴市委 武穴市人民政府

      武穴是全省插花贫困县市,有46个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9967人。近年来,武穴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攻坚插花贫困,不留脱贫死角,已实现36个贫困村出列,37639人脱贫。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估连续两年获得全省A级,在黄冈市精准扶贫年度考核中位居插花县市前列。
  一、聚焦政策标准,释放红利“惠民”。紧紧扣住“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优先加大财政投入,三年来,统筹整合各类资金14.3亿元用于精准扶贫。一是筑牢健康“四道防线”。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四道防线”,致力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开展“扶贫助困·共享健康”活动,组建101个服务团队对贫困人口开展“上门签约服务”,完成签约52872人,基本实现常住贫困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免费提供健康体检,设立“爱心病房”和慢性病专科,优先安排贫困患者就诊,筑牢乡村卫生服务网底,全面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二是力促教育“四个覆盖”。全面建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资助体系,三年来,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54600人次、3177.4万元,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先后投入资金1525万元,用于26所精准扶贫重点贫困村所在地学校改薄,实现贫困村改薄工程全覆盖。建立市、镇、校三级关爱留守儿童机制,为贫困家庭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训练,实现贫困家庭特殊群体精准关爱全覆盖。成立“武穴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广泛开展山河集团爱心助学、泛海助学、“善行天下·保险扶贫”捐资助学和个人帮扶助学等活动,资助贫困学生2000多人次、700多万元,实行社会助学全覆盖。三是兜底保障“四类人员”。建立社会救助资金自然增长机制,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即“五保户”)分别由2016年3420元/人、6800元/人调至4030元/人、8050元/人。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发放资金2548.2万元,织牢编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网。
  二、聚力脱贫增收,发展产业“富民”。紧紧把住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找准富民产业突破口,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增收。一是发挥优势选产业。依托全国生猪、粮食、油菜、水产大市建设先天优势,选定发展双低油菜、生姜山药、畜禽养殖等特色扶贫产业。依托工业强市基础优势,提供就业扶贫,建立扶贫车间。祥云集团委托5家劳务公司,大量招收本地贫困劳动力,先后安置贫困户360人,人均劳务收入达4000元/月。二是创办基地兴产业。按照“市级领导1个、镇级3个、帮扶单位1个”的要求,大力开展产业示范点建设工程,建成产业示范点166个,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着力打造“亿元级大中型企业辐射全市,千万级中小企业辐射各镇处,百万级小微企业带动各村”的产业扶贫体系,培育认定市场主体119家,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8065户、24882人,年户均增收3252元。三是优化机制联产业。坚持“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延伸产业链,完善利益链,提升价值链,让贫困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石佛寺镇立飞孔雀养殖专业合作社以种苗、技术、资金入股,贫困户以3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年底按股份分红的经营模式,网罗贫困户28户,每户每年分红6000元,既立足当前可增收,又着眼长远稳脱贫。
  三、聚合巩固提升,完善设施“助民”。紧紧抓住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着力实施精准脱贫、“三乡工程”、乡村清洁、绿满乡村、城乡一体、质量强农、基础提升、改革创新、文化传承、红色“头雁”等“十大工程”,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效。一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编制贫困村提升规划,建立项目库,重点完善路、网、电、信、气、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投入7000万元,实施615个建设项目,46个贫困村实现“十有”建设标准。实施非贫困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每年安排40个非贫困村,每村投入30万元,重点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设施问题。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40个山区村通自来水,解决了农村山区“吃水难”问题。推进自来水管网安装入户,市级财政每户配套补助800元,解决2033户、4825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强化易迁后续措施。按照“靠近中心村、靠近集镇、靠近生态旅游区、靠近产业园区、靠近城区”原则,建成集中安置点78个,806户、1901人搬迁户全部入住。投入920万元,在30个集中安置点屋顶实施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解决易迁户后续发展问题,确保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为解决贫困户D级危房和无房户建房资金缺口问题,在落实上级专项补助基础上,市级财政同比例配套补助资金,每户配套补助1.65万元。2018年,市政府被评为“全省易地搬迁工作先进集体”。三是发展壮大乡村经济。纵深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用“一枝花”(油菜花)撬动武穴全域旅游,叫响“现代港城、油菜花海、湿地慢城、美丽乡村”等旅游品牌。用“一支药”(佛手山药)升温旅游产业,做好产品深加工,使其成为武穴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大力实施“三乡工程”,推动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2018年签约1000万以上能人回乡创业项目138个,协议投资额86.93亿元,开工建设137个,到位投资额22.28亿元。
  四、聚足工作干劲,严实作风“为民”。紧紧盯住“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强化作风建设,严格督办检查,为全面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党建引领定阵地。始终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探索建立“党建+”模式,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武穴办事处1800余名无职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承诺、亮业绩、亮评议,带动群众广泛参与精准脱贫工作中来,实现“群众跟着党员走,党员跟着支部走”的良好趋势。以其为创作背景的电影《马兰花开》在去年6月26日全国公映后,引起较好社会反响。广泛开展“企业联村、党员联户”联帮联助脱贫攻坚活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子,全市17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参与带动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二是宣传引路定民心。对全市所有村(社区)书记、镇处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开展业务培训3500人次。深入开展“垸子夜话”“脱贫好声音”等特色宣传活动,开展“新时代新作为”百姓宣讲活动21场,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次。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筹措爱心帮扶资金59.2万元。借助“10·17”全国扶贫日活动,大张旗鼓地表彰50户“我脱贫我光荣”示范户和21名优秀扶贫干部,奖励50名脱贫示范户25万元。三是作风引擎定保障。聚焦巡视整改反馈问题,建立问题、任务、责任、时限清单,一对一交办,点对点督办,确保“问题零遗留、整改零容忍、处理零放过”。全面落实驻村帮扶“五天四夜”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真抓实干、真情实意,把党和政府关怀与温暖送到每个贫困户心坎上,切实提高精准扶贫“两率一度”。开展运用“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监督检查,立案查处14人,组织处理37人。加大扶贫工作在综合考评中的权重,做到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两手硬”,2018年先后开展督查20余次,追责问责97人;对4名业绩出色的“第一书记”进行了破格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