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精准扶贫 全面小康

加强对脱贫攻坚“两类户”的监测与帮扶

(发布时间:2020-07-12)

白家强

  “两类户”中脱贫不稳定户是指已脱贫的贫困户,因为收入下降导致生活有再次陷入贫困的可能,这类农户原本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已经脱贫摘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不稳定状态。边缘易致贫户则原本不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即非贫困户,但生活并不很富裕,因为意外或生病,有滑入贫困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以下简称脱贫攻坚“两类户”)的监测与帮扶,是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加强对脱贫攻坚“两类户”监测。“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只有做到了监测到位,及时分析致贫原因,才能采取有效的帮扶手段。去年,全国范围从下而上统计,形成了共计500万人的“两类户”规模,这是监测的基本范围。同时,对于一些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比如疾病、意外导致困难的家庭,也要及时纳入监测范围,及时享受相关政策。运用好大数据等先进手段,通过监测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情况,来识别需要帮扶的家庭,做到应帮尽帮、帮扶无遗漏。可以建立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情况申报制度,为困难家庭争取帮扶提供便捷渠道。

  二、壮大集体产业。集体产业是一个村的筋骨,只有强筋壮骨,人民生活才可能稳定致富。实践证明,凡是一个村集体产业壮大的地方,人民生活水平一定更高,生活保障也更到位。强大的集体产业可以带动农户家庭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额外红利收入,可以夯实社会保障基础。一是发展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杜绝不顾市场行情的“一窝蜂”式的产业发展。二是集体产业带动农户“抱团”发展,促进集体产业更加壮大,弥补家庭农户在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不足。三是探索集体产业优秀经营模式,要在党员、致富带头人、龙头企业负责人中寻找专业经营人员,通过承包、入股等形式盘活集体产业资产,促进集体资产升值。培养优秀村干部的经营能力,主职干部一手抓村务,一手抓经营,通过分工推动副职干部成为经营能手。四是探索建立集体收入帮扶困难户机制,特别是对因疾病或意外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村集体要建章立制,形成常态化的监测、识别、帮扶机制,免除农户的后顾之忧。

  三、进行就业扶持。务工收入在贫困户增收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这次疫情对农民工外出务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因失去务工机会而有返贫可能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重点做好就业帮扶。一是确保“两类户”中每户至少有一人有工作机会,对于聘用“两类户”的企业,可以予以政策支持。二是加强信息对接,政府部门应主动掌握“两类户”务工信息和外地招工信息,做好对接,为“两类户”提供精准服务。三是促进周边产业尽快复工复产、满工满产,除了村集体产业外,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招收本地待工农民工。四是用好公益性岗位政策,吸纳一批“两类户”就业,比如村级护林员、养路工、清洁人员等,优先使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人员,形成稳定收入。长远看来,就业扶持还要加强农民培训,增加农民工务工技能,提高增收能力,形成可持续性的收入。

  四、推广防贫保险。防贫保险是近些年来有些地方探索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主要目的是“未贫先防”,用市场的办法防贫,以消除贫困存量、控制贫困增量,有效降低贫困率。目前,很多地方已有相关的实践,具体操作是采取“政府+保险公司”的模式,即由当地政府单列资金作为防贫保障基金,一般按当地人口的一定比例购买保险,用于因病、因学、因灾造成的返贫风险保障,保险对象不单独设定。防贫保险设定一个防贫监测线,花费超过这条线即按比例保障一定费用。防贫保险能够有效预防返贫,是用市场的办法解决返贫的可行道路。要进一步进行推广,加大财政投入,提高防贫人口比例和报销比例,更有效地发挥防贫保险的防贫效果。瞄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两类重点人群,组织扶贫、教育、人社、民政、公安、卫计、城建、交通等相关部门,对农村人口在医疗、就学、灾情等方面的收入和支出费用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对,实施定向跟踪,建立“未贫先防”的精准防贫长效机制。

  五、织牢社会保障网。社会保障是社会兜底的最后一道屏障。密实的社会保障网,承载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中,有些因病或因灾丧失了劳动能力,有些因为智力或体力方面的问题,无法持续稳定发展脱贫产业,对于这部分农户,要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确保每一户农户,不丧失小康社会应有的生活水平和尊严,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织牢社会保障网,严格标准,既不过滥也不过少,做到应保尽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上涨,让“两不愁三保障”真正落地。

  (作者单位:中共襄阳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