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Information Release
(发布时间:2020-10-09)
王 鹏
近年来,南漳县委、县政府紧盯“中国有机产业第一县”目标,倾力打造有机、休闲、农旅融合发展的“南漳号”,先后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等荣誉。
一是立足大产业,打造有机农业高地。务实推进“中国有机谷”建设,围绕“有机六地”(即有机论坛主办地、有机标准制定地、有机技术示范地、有机农产品集散地、有机生活体验地、有机文化传播地)创建,着力建基地、育产业、创品牌、拓市场,塑造“生态襄阳·有机厨房”品牌形象。建成有机谷总部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将在年内竣工并投入运营。发展粮油、茶饮、菌耳、果蔬、养殖等五大产业,培育华茂粮油、水镜茶业等龙头企业和67家规模经营主体。“三品一标”有效认证达到172张,认证面积13.1万亩。注册“中国有机谷”商标和南漳香菇、黑木耳等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是着眼大旅游,科学谋划布局。发挥“八百里金南漳”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树立全域旅游理念,主推“l+8+N”农旅发展模式。“1”是争创产业优势,打造中国有机谷南漳有机产业示范带;“8”是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水乡田园、稻香虾韵、有机小镇、水镜茶香、菇香春秋、桔桑古村、金漳山水、浪漫天池等8个重点组团;“N”是彰显特色优势,在各组团内合理布局三产融合示范点。随着这一思路稳步推进,“大旅游”已成为南漳县域经济中独具潜力的新增长点,2019年接待游客231万人次,总收入达7.2亿元。
三是实行大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实施“旅游+农业”,推出了以印象老家、染房湾、四贤庄、天池山等为代表的农旅游;实施“旅游+工业”,培育了以楚桑蚕博物馆、香菇小镇为代表的工旅游;实施“旅游+文化体育”,成功举办了清河马拉松、豪霆汽车赛、春秋寨铁人三项赛等文化体育赛事。同时,支持旅游业态创新,积极培育生态康养、文创产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有效向外界展示并输出南漳良好的生态、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产品,有力支撑了“心氧氧·去南漳”旅游品牌创建。
四是优化大环境,补齐要素短板。从优化休闲旅游大环境着手,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补齐延伸休闲旅游产业链条。合理布局有机基地、有机餐厅、有机产品展销店,擦亮有机品牌。在城区建设一家四星级酒店,在集镇加快旅游民宿建设,改善接待条件。组建专业化旅游商品生产和营销团队,整合本地特色产品,统一设计包装,充分体现南漳元素。科学策划项目,加大招商融资力度,引入社会资本、银行资金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继续利用现有资源在北京西客站、武汉机场、襄阳火车站等窗口投放广告,运营好“南漳旅游”微信公众号,加大线上营销力度。主动与周边大景区合作,联合推出串联式跨区域旅游线路,实现嫁接式融通发展。
(作者系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南漳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