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精准扶贫 全面小康

坚持内外兼修 决胜全面小康

(发布时间:2016-12-17)

                                                                                                                                    周 霁

  编者按:9月7日至8日,省委、省政府在十堰召开贯彻贵州会议精神精准扶贫现场会,总结宣传经验,推进全省精准扶贫工作。现将十堰在推进绿色转型发展中全力开展扶贫工作,实现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统一,奋发进取、决战贫困的经验文章予以刊发,供学习借鉴。

  十堰地处鄂西北边陲,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肩负着近83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双重使命,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近年来,特别是贵州扶贫攻坚座谈会后,十堰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咬定全面小康目标,紧扣“三维纲要”,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既富口袋、也富生态、更富脑袋,全力以赴加快贫困山区绿色转型、全面奔小康步伐。

  一、直面挑战:千难万难不畏难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十堰集老、少、边、贫、库于一体,发展难、难发展是我们最大的实际,也是最大的挑战,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历届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服务国家三线建设,十堰几十万民工战天斗地,修建了襄渝铁路和第二汽车制造厂,奠定了十堰发展的基础。但是因为交通闭塞、土地稀缺,发展空间严重不足,2004年东风“两个总部”相继外迁,十堰汽车主导产业遭受重创,工业经济增速滑落至全省末位。

  进入新世纪,为服务南水北调,十堰两座千年古城和42万亩良田被淹,13个城集镇、443个单位、125家企业被迫迁建,两次搬迁移民47万,全市1.5万名党员干部多年奋战在移民一线,库区停建十年,许多群众抛家舍业,因搬迁返贫致贫,移民矛盾困难多、安稳致富难。

  为了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全市毅然叫停培育了20年的黄姜支柱产业,百万亩黄姜基地、百万名姜农被迫转产;严格限制矿产开发,全面取缔网箱养殖,“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能吃水”,脱贫致富和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已经富裕起来的群众,又面临返贫的困境。

  面对困难和挑战,十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 “一元多层次”战略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定位,解放思想、竞进提质,迎难而上、奋进攻坚,全面实施“一城两带”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核多支点”发展格局,保水质、促转型、惠民生,确保2018年整体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二、内修人文:物质不足精神补

  精神状态是战胜贫困的力量之源。十堰坚持“富口袋”先“富脑袋”,通过内修人文,干部修党性、群众修美德、社会修正气,升腾发展气场,构筑精神高地,激发决战决胜扶贫攻坚的强大内生动力。

  (一)干部修党性,提振精神区位。十堰按照省委书记李鸿忠作出的精神区位、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干部作风“四个领先”的指示精神,认真学习文朝荣先进事迹,对比贵州找差距,大力弘扬十堰干部群众的牺牲奉献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级巡视工作、讲纪律守规矩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举办“流动党校”,开展专项整治、“电视问政”,掀起“作风风暴”,引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进群众感情,用精神区位引领发展进位,用思想超越带动经济跨越,在决战贫困中实现“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办成了一批改变和优化十堰发展格局的大事要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期通水,郧县成功撤县设区,十堰经济开发区晋升国家级,武当山机场即将通航,武十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十白、谷竹、郧十、十房高速相继通车,长期制约十堰发展的交通、空间等要素瓶颈彻底打破。

  (二)群众修美德,激发脱贫斗志。“人穷不能志短。”十堰把精准扶贫与道德扶贫、文化扶贫有机结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十星”文明创建为抓手,以“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为载体,以地域文化传承为纽带,扶志气、扶道德、扶文化,引导群众根除“安贫乐道”、“怨天尤人”、“等、靠、要”思想,不甘贫困、自强自立,穷则思变、富而思进、崇德向善在十堰大地蔚然成风。全市星级文明户创建面100%,“十星级”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品牌和辉煌荆楚60名片之一,涌现出“最美姑娘”、“最美家庭”等一大批最美典型,34人荣登湖北好人榜,18人当选中国好人。

  (三)社会修正气,凝聚扶贫合力。积德行善、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通过深入推进法治十堰、平安十堰、诚信十堰建设,打造阳光政府、效能政府,推行乡官、警官、村官“三官巡村”,开展助困、助业、助稳等活动,把党委、政府,干部群众,市场主体融合到扶贫攻坚“统一战线”之中,扬新风、树正气,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扶贫、共同参与扶贫,营造了扶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三、外修生态:绿色转型天地宽

  省委“三维纲要”响亮提出“绿色决定生死”。十堰始终把绿色化作为扶贫开发的生命线,生态建设“做加法”、铁腕治污“做减法”、转型升级“做乘法”,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努力打造全域生态区、全域水源区、全域风景区,实现科学发展一步到位。

  (一)植绿兴绿,种下“绿色银行”。坚持以“绿满十堰”为抓手,大力实施“八绿”工程,全民全域植树造林,守住山头、管住斧头、护好源头,努力让“绿满荆楚”在十堰率先落地生根。“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59.1万亩、封山育林74.1万亩,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四方山等一批山体公园,全市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32%提高到64.72%,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三项指标全省第一,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市”,绿色已成为十堰的底色和主色。

  (二)治污控污,建好“生态家园”。十堰把保水质、保生态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等制度,以“五城联创”为载体,自筹资金17亿元推进城区五条河流治理,扎实开展“三违”整治、“清水行动”、“向三大污染宣战”,不讲条件、不惜代价、不遗余力狠抓节能减排,拒批120个有环境风险的重大项目,关闭转产规上企业560家,永久性减少税收22亿元。十堰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位居2014中国宜居百强城市第95位。

  (三)转型升级,收获“金山银山”。越是贫困地区,越要科学发展。十堰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依托武当山、汽车城、生态区、水源地等优势,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和对口协作,致力建设国际商用车之都、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让产业结构变“新”、发展方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以产业转型助推全面小康。目前,全市茶叶、中药材等“四个百万”特色产业基地达到542万亩,汽车产能达到80万辆,年接待游客3500万人次,北京市对口协作到位资金145亿元,东风与沃尔沃合资公司、万达、昌升、华彬、绿城、京能、林安、嘉麟杰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十堰。2014年,十堰单位GDP能耗、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下降率全省第一,工业利润增幅、新增市场主体、规上工业企业增幅全省第一,绿水青山正在变成十堰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四、精准发力:决战贫困奔小康

  坚持“民生决定目的”,围绕“六个精准”,开展“四大行动”,推进“十个到户”,深化“三万”活动,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十二五”以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4.22万人,其中2014年减少8.62万人。

  (一)“四双”帮扶“结对子”。“四双”即“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双包”,就是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到人,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策;“双建”,就是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好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推进“能人治村”,促进“市场对接”;“双带”,就是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舞活产业“龙头”,培育致富“领头雁”;“双促”,就是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全市1236支工作队、1068家企业、10.2万名党员干部驻村包户,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目前,规划精准帮扶项目5.5万个,到位资金4.6亿元。

  (二)搬迁挪出“穷窝子”。我市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深山石山和边远库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十堰紧密结合竹房城镇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整合扶贫、发改、民政、国土、住建、移民等项目资金,对6万户、24万贫困群众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按照“绿、净、齐、富、厚、和”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和生态家园,实现了城镇化、绿色化和扶贫攻坚的良性互动。“十二五”以来,全市已搬迁贫困户1.7万余户,退耕还林14.4万亩,仅竹房城镇带就增加城镇人口23.7万人,城镇化率提高25.34个百分点。

  (三)助学拔掉“穷根子”。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十堰在全面落实国家帮扶政策的基础上,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行动,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创业就业,大幅提高贫困家庭“两后生”补助标准,由过去只补1000 元,提高到每年补 3000 元、连补3 年,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阻断贫困“代际相传”。

  (四)金融扶贫“闯路子”。探索构建“政银保”金融扶贫模式,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撬动、引导作用,邮储行、农商行、农行、人保财险等金融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建立了“政府风险抵押、保险公司风险担保、村组农户信用保证、扶贫资金分类贴息、贫困户无息贷款”等金融扶贫机制,有效破解贫困户“贷不到”、“还不起”,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等难题。去年以来,已开发“互惠贷”、“扶贫贷”等金融产品9个,撬动银行小额贴息贷款10亿多元,7000多农户、600多家合作社、150多家龙头企业受益。

  (五)强化保障“兜底子”。创新扶贫开发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减贫摘帽”与政绩考核挂钩。创新民生保障机制,加强医疗救助扶持,将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将无力脱贫的贫困户纳入低保、五保,加强资金监管,及时整改问题,确保政策兜底精准到户。去年以来,共发放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和农村五保资金11.04亿元,救助困难群众45.1万人次。创新资金整合机制,去年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22亿元。创新土地流转机制,1200余家企业流转土地、山场58.3万亩。创新“双找(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便民服务和“三会(领导干部除认真参加所在班子民主生活会、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外,还要定期以普通党员身份深入基层参加联系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选派800多名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抓基层强基础,抓班子带队伍,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群众生活在集体中、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

  (作者系中共十堰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