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精准扶贫 全面小康

易地扶贫搬迁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6-12-24)

                                                                                                                                赵少莲

  蕲春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现有重点贫困村136个,贫困人口7.15万户16.12万人,其中需要易地搬迁安置4515户14745人。我们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咬定“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围绕“五个一批”,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以攻坚拔寨姿态进行探索推进。

  一、强精神,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2015年,县委总揽全局,科学谋划,通过开展“大爱蕲春、大干蕲春”、“相亲相爱一家人”、“我为蕲春发展献良策”、征集“蕲春精神”等系列活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确立了“推进药旅联动、聚力园区城区、兴办民生实事、力促实干和谐”的工作重点。成立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按军事管理原则,完善作战体系,实行挂图作战。通过立“军令状”,把乡村干部推到一线。县、乡、村层层签订“军令状”,落实到镇、到村、到户、到人、到年“五到”脱贫任务。通过精选派,把骨干力量派到一线。组建579支驻村工作队、选派190名第一书记,明确“不脱贫不撤退”的责任和要求。通过大动员,把社会力量请到一线。结合抓党建、严纪律、促发展,推动严实作风在扶贫一线彰显,提升精神区位,形成攻坚合力。

  二、抓机遇,积极探索易地搬迁的有效模式。近年来,我们抢抓香港招商局集团对口帮扶蕲春,兴建一批幸福新村的机遇,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快脱贫、能致富”的目标,积极探索易地搬迁模式,大胆尝试,建设青石大屋、向桥斌冲、大同柳林、檀林界岭、刘河桥上五个集中安置点。

  (一)注重一个“选”字,做到选准对象、选好地址、选优方案。试点镇通过详细摸底、调查识别、张榜公布、集中审核、分村登记、分镇造册,精准甄别搬迁对象。青石镇按照交通便利、节约用地、方便就业等条件,选择在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旁、大屋村一处70亩环境优美,出行方便的低丘坡岗地作为建设地址。大同镇按照结合实际、简洁大方的思路选择上海都市建筑设计院的设计方案,群众称建设的地点为“宜居宝地”。

  (二)注重一个“建”字,实行专班建、整合建、配套建。试点镇都组建了领导专班、协调专班、工程监督专班、施工专班,确保工程顺利建设。青石大屋新村争取招商局集团帮扶资金460万元,整合扶贫、交通、住建等十几个部门专项资金519万元,完善绿化、卫生室、活动中心、休闲广场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为搬迁户提供舒适生活条件;向桥乡则将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对象覆盖到非贫困户。

  (三)注重一个“扶”字,采取政策扶、培训扶、产业扶。青石镇大屋新村对78户五保老人实行“零费用拎包入住”。向桥乡组织30多名搬迁对象参加新型农民培训;引导贫困户到万亩油茶、万亩银杏基地打工,实现户均增收1000多元。

  (四)注重一个“管”字,落实自我管、原村管、驻村管、民政管。针对集中安置点多为多村居民聚居,我们结合基层党建、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党员结对、星级文明户评选,丰富文体活动,促进融合和谐。青石镇大屋村安排专人坚持每天早晚看望一次新迁入的五保老人。搬迁五保老人孙绪志形象地说:“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没有共产党,早就见阎王。”

  三、重统筹,精心谋划搬迁脱贫的科学路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我们按照“1234”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

  (一)完善一个顶层设计。一套规划实施。将易地搬迁工作与生态蕲春、美丽乡村、药旅联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工作相结合,编制《蕲春县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规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1个,正在启动编制具体项目规划。一个机制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立了常务副县长任指挥长、两位副县长为副指挥长的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指挥部,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专班。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主体,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一套流程操作。实行搬迁对象认定、操作流程、建设过程、补贴标准“四公开”,严把政策界定、资金使用、工程质量“三关”,严格招投标程序,强化监督,确保搬迁房屋质量。

  (二)推行两种安置模式。一是整合资源集中安置。采取依托中心村、小城镇或工业园区、乡村旅游区、建设移民新村、五保户集中供养、鼓励非贫困户参与等形式进行集中安置。全县计划集中安置2619户,占应安置户总数的58%。二是尊重意愿分散安置。采取进城进镇、投亲靠友等形式,拟出台政策引导贫困户到城镇、中心村或交通便利的地方分散安置。

  (三)破解三大瓶颈制约。土地、资金和群众参与是易地扶贫搬迁三大难题。我们借势借力,整合资源,精准对接,协力攻坚,努力化解三大难题。一是“四措并举”保障用地。采取整治“空心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废弃工矿地利用、低丘缓坡改造等方式破解用地难题。二是“五法同步”发动群众。采取“宣传到户、现场参与、政策支持、贷款帮助、就业安排”等办法破解农户不敢搬、不想搬的难题。三是“六个一点”筹措资金。采取企业赞助一点、部门帮扶一点、群众自筹一点、政策扶持一点、社会投入一点、银行贷款一点等方式破解资金难题。我们争取招商局集团易地搬迁专项资金800多万元;按照“各出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方式,整合扶贫、交通、民政、住建、移民等十几个县直部门的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成立了湖北蕲水春风投资有限公司,争取农发行贷款8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上级对接,把有多少钱可用、怎么用搞明白、分清楚。四是选准四大致富产业。坚持扶产业才是扶根本的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带动搬迁农户发展致富产业。重点是抓好中药材特色产业链、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四大产业工程。实施中药材产业“348421”工程,即用3年时间,向具有中药材种植意愿和条件的贫困户提供4万元担保贴息贷款和8000元扶贫补贴资金,围绕蕲艾、夏枯草、银杏、白芨4个主导品种,支持2万个贫困户发展中药材产业,力争实现贫困户户均收入过1万元。实施旅游产业“31121”工程,即用3年时间,支持10家旅游扶贫示范企业,1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发展200家旅游扶贫示范农家乐,带动全县10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实施农产品加工“382511”工程,即用3年时间,发展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0家,产值实现200亿元,安排500名贫困人口就业,带动1万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力争实现户均增收过1万元。实施农村电商“31311”工程,即用3年时间,开发10种以上特色农特产品,扶持开办300家扶贫网店,带动1万个贫困户脱贫,力争户均增收1万元。■

  (作者系中共蕲春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