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精准扶贫 全面小康

突出产业扶贫攻坚 纵深推进“一脱四化”

(发布时间:2016-12-24)

                                                                                                                                钟祥市“三万”办

  根据第六轮“三万”活动“1+X”工作部署,钟祥市确定了“一脱四化”工作目标,即聚焦精准脱贫,培育主导产业;巩固前五轮“三万”活动成果,纵深推进农村净化、绿化、网格化和客运常态化。

  一、穿针引线,“511”助力脱贫。“511”,即通过“一县一体”的脱贫规划、“一镇一业”的脱贫方案、“一村一品”的脱贫产业、“一户一策”的脱贫项目、“一人一艺”的脱贫技能,夯实产业基础,确保2018年全市2个插花乡镇“摘帽”,74个贫困村“销号”,5.57万贫困人口脱贫。一是“一县一体”的脱贫规划。市扶贫办修订完善全市冲刺脱贫的总体规划,要求每个年度,有减贫的目标;每个镇村,有减贫的指标;每个项目,有推进的基本标准和时间节点。市交通、民政、农业等部门可结合自身职能,在总体规划框架内修订完善行业脱贫方案,要求地域具体到贫困村组,对象具体到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时间具体到2018年前的每一个年度和季度。二是“一镇一业”的脱贫方案。丰乐、柴湖两个插花贫困镇,培育主导产业,辐射贫困村发展主导品种,带动贫困户发家致富;冷水、九里、客店等老区乡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特色品牌,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有插花贫困村、贫困户的乡镇,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建设特色基地,推进三产融合发展,覆盖绝大部分贫困家庭,以实现共同增收。三是“一村一品”的脱贫产业。坚持把“一村一品”脱贫产业作为第六轮“三万”活动的重点和冲刺脱贫的着力点。已经建有一定面积的特色基地村,重点扩面形成规模;已经在村级主导产业上形成规模的村,重点提质增收增效;已经积累成熟经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与更多村组开展合作,共同发展。四是“一户一策”的脱贫项目。家庭承包地有优势的,通过市场主体带动,帮助发展高效种养业;家庭劳动力资源有优势的,通过帮扶干部牵线搭桥,进行人企对接,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家庭成员都是老弱病残又无任何资源优势的,联系民政、卫计、教育等部门给予保障兜底。五是“一人一艺”的脱贫技能。针对有劳动能力但无手艺的贫困对象,在掌握个人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市人社、教育、农业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提供培训内容,免费组织不定期的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贫困对象掌握1—2门实用技术。

  二、保持常态,“433”巩固提升。“433”,即通过“三清三园(源)”的净化、“三区三林”的绿化、“三岗三责”的网格化、“三联三查”的客运常态化,巩固提升前五轮“三万”活动成果,帮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一是“三清三园(源)”的净化。清洁家园,牢固树立“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理念,通过一系列办法,实现“垃圾分类入箱,杂物有序堆放”“视线所及,不见垃圾”。清洁田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的运用、有机肥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化肥零增长;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新型农药及施用技术、新型植保机械,实现农药零增长。清洁水源,重点推广客店镇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在全市选择100个村探索运用PPP模式,尽早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同时,严厉打击在湖泊和水库违法围网、投肥养殖等污染水体的行为。二是“三区三林”的绿化。在山区乡镇严格封山育林,在丘陵地区乡镇强力退耕还林,在平原湖区乡镇坚持宜林则林。三是“三岗三责”的网格化。市网格化管理中心履行统筹引导责任。加快推进光纤通村全覆盖建设,6月底以前实现所有村级平台联网运行;坚持对乡镇、部门、“两员”(网管员、网格员)每月考核排名通报机制。乡镇和相关部门履行主体责任。推行服务网上办,市直部门下放权限,运用网格化平台,统筹安排各项事务。实施农副产品线上卖,市委组织部门、商务局、网格化管理中心指导各村建立电商平台,实现村级全覆盖。“两员”履行服务基层责任。网管员履行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职责;网格员履行“信息通报、调解‘争吵’、‘特群’关照、保洁清扫”职责。四是“三联三查”的农村客运常态化。“联商”,即驻乡镇“三万”工作队队长、交通部门派驻的指导组组长、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客运企业负责人,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解决农村客运现实问题。“联运”,即以各乡镇客运企业为主体,以现有运营线路为基础,稳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联合”,即同一线路经营的农村客运企业,鼓励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节约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三查”,即查运营方案执行情况,查道路、车辆安全设施配备情况,查客运企业亏损补贴、客运车辆燃油补贴等资金保障到位情况。

  三、紧盯目标,“536”机制创新。一是“五条渠道”的活动资金保障。通过向上争取渠道,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和省直部门涉农资金,培育村级主导产业。通过市财政投入渠道,今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第六轮“三万”活动。通过工作队帮扶渠道,市直工作队为每个驻点村筹资不少于5万元,乡镇工作队为每个驻点村筹资不少于1万元。通过社会捐赠渠道,争取企业、社会团体以及在外成功人士的支持。通过群众自筹渠道,动员农民开展筹资筹劳,参与“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二是“三个一”的工作推进保障。一天一报,驻村工作队队长每天向牵头的片长汇报驻村情况,片长汇总后再向市“三万”办报送工作进展。一周一发,市“三万”办每周编发一期简报,反映工作动态。一月一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每月进行一次明察暗访,并下发督办通报。三是“六个不准”的工作纪律保障。即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土特产,不准抹牌赌博和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层层搞陪同和迎送。■

  (本组文章由省“三万”办提供)

  本栏目编辑:姜晓晓

  相关链接

  聚焦精准扶贫,扎实开展第六轮“三万”活动

  第六轮“三万”活动是前五轮“三万”活动的延续和升华,主题是“强基础、兴产业、促脱贫”。主要目标是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帮助农村基层培育和兴办脱贫致富产业,着力破解农村产业基础不稳、农民致富门路不多、全面建成小康后劲不足等问题。

  在活动期间,驻村工作队按照“1+X”模式选择兴办实事内容。“1”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X”为巩固前五轮“三万”活动成果。培育主导产业是此轮“三万”活动兴办实事的规定动作,重点在选准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和农业技术培训三方面下功夫。

  在选准产业发展方向上,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帮助驻点村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参与主导产业发展。确保每一个村都有一项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门路。

  在积极开展项目建设上,围绕特色产业,完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培育种养基底和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贫困农户纳入产业发展的具体项目和生产经营中。

  在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上,围绕产业发展组织开展就业培训,确保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培训,都能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和就业创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