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领导干部要善于化解情绪心理危机

(发布时间:2021-03-25)

                            胡月星

  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既要信念坚定、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也要意志顽强、奋发向上、身心健康。领导干部陷入心理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失衡,情绪纠结。如何获得领导岗位上的成就感,获得职业生涯中的幸福感,需要从应对心理危机入手,致力于提升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心理危机本质上是情绪危机
  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人们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情绪危机状态。情绪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继而引发诸多身心障碍。
  (一)情绪能治病,也能致病。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将会使人意识范围狭窄,严重者将导致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负面情绪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造成新的疾病产生。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具有一些特定性格特质(比如神经质、易怒、悲观或是孤僻)的人群更容易成为病魔狩猎的对象,而开朗乐观则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二)情绪的属性特征。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基本情绪大概分为九种:快乐、惊奇、温情、悲伤、愤怒、焦虑、恐惧、羞愧、厌恶。其中正面情绪是快乐、温情,中性情绪是惊奇,其余都是负面情绪。由于负面情绪占据绝大多数,人们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当中。适当的焦虑对于唤醒兴奋状态,提升应激能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有益的。但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焦虑状态,会对人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和免疫功能造成损害。情绪具有鲜明的属性,在情绪活动中存在明显的两极对立特征。良好的情绪可以催人奋进,有益于身心健康;而情绪消极甚至产生危机时,就会失去心理平衡,让人丧失生活信心。
  二、领导干部情绪心理问题及其主要表现
  情绪犹如钟摆一样,需要在各种变化当中保持一个平衡状态。若处于失调失衡状态,就会造成“感情损伤”。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出现“过劳”情形,会造成生理代谢紊乱、免疫功能降低。
  当下,领导干部情绪心理问题及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焦虑烦躁。焦虑是一种持续的忐忑不安、紧张困惑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身心疲惫、着急上火、心神不宁、紧张烦躁、失眠多梦或疲劳健忘等状况。由于工作上疲于应付,生活上压力重重,人际关系上烦躁多端,加之工作环境复杂、要求高,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情绪。调查中发现,一些具有“心病”的领导干部有长期失眠障碍,需要借助药物来缓解压力。心理压力大情绪烦躁多端,内心不愿承认,态度行为上也消极躲避,甚至刻意隐瞒病情,往往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二是抑郁苦闷。抑郁与抑郁症是两个概念。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体验,抑郁症常常被形容是“心理疾病中的普通感冒”。抑郁症患者因长时间被负面情绪左右,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内心无比痛苦,有的存在各种认知障碍,失去自我调节的信心能力。三是攀比失衡。攀比源于内心中追求虚荣浮躁的欲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攀比是动机欲望强烈,满足自身欲望的实际条件所限而产生的心理失衡。经常盲目的攀比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从而挫伤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四是孤独冷漠。孤独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感受。一个人即使置身于繁华热闹和人群中,如果没有存在感及重要感依然会感受到心理孤独。冷漠往往与孤独相伴相生,是一种对他人感到冷淡、漠然的情绪,冷漠的人会对别人抱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对他人的不幸无动于衷、冷眼旁观,表现得毫无同情心理。心理学家认为,之所以孤独感会产生,首先是重要社会支持力量的缺失。一个人真正所需要的社会支持,是与自己的内心需要相匹配的社会互助关系。五是妒忌仇视。妒忌心理往往混合了恐惧、压力和愤怒,会激发人体的“应急机制”,且一般程度相当剧烈。所以,当一个人妒忌攻心的时候,血压、脉搏、肾上腺素和免疫系统都会受到激发,同时感到非常焦虑。妒忌是一种扭曲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妒忌的对象往往是权力地位、名誉声望、业绩成效等方面超过自己的人。妒忌根据个人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区别,轻者表现为郁郁寡欢、心神不宁;重则表现出对他人深恶痛绝的仇视心理。六是睡眠障碍及躯体不适症状和疑病倾向。由于持续的焦虑、紧张、生活规律的紊乱,严重会出现失眠,难以入睡、夜间易醒、多梦;有时候醒得太早,晨起感到没睡够,困意浓浓;白天上班头脑不清醒,浑身不适等。由于经常性的失眠困扰,会造成严重的身心障碍。
  情绪心理作为外界刺激的主观心理反应,影响领导干部情绪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身心不协调。身心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个人身心健康状态会在一定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当外在压力过大,超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往往会诱发身心失调。我们常常能看到,当有的人极度烦恼或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时,会不自觉地出现反常的思想和行动。如果说外在压力是造成身心失调的外因,那么性格缺陷就是身心协调的内因。性格就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稳定行为方式。性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缺失社会情感支持。领导干部的情绪心理危机多数与社会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有关;从环境习惯上看,正常情况下,人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是一个自动稳定的平衡机制:心理平衡——在外界刺激下暂时失衡——恢复平衡。但是当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被打破后,一时很难自动恢复新的平衡,种种心理障碍就产生了。所以说,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我们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刺激,善于调适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积极地处理应对应激心理。认知感受偏差。领导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多数已是人到中年,或多或少都会逐渐感受到“中年沼泽期”,出现沉重的“锅底现象”。往下看相对于年轻的下属来说,你的工作责任和压力更大。往上看,上升的空间却在变小,年龄增大,机会减少,对前途命运多了些担忧和迷茫。目标迷茫困惑。拥有清晰的发展目标是积极情绪的动力支撑。一个人情绪纠结,心境低落不一定是生活环境上的原因,多数是发展途径受限,目标追求失落造成的。心理学研究认为,渴望成就实现价值是人的普遍心理需求,追求成功害怕失败的心理动机是引发焦虑的社会心理因素。如何从目标导向入手,确定丰富有意义的人生目标,对于深刻认识心理失衡及其情绪危机是非常重要的。
  三、领导干部要善于应对情绪心理危机
  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用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表现出正常情况下的谈笑自若,这种做法只能缓解表面的紧张,却无法调节内在的情绪纷扰,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带来更大的身心危害。减少心理纠结困惑,消解焦虑烦躁,需要掌握必要的应对情绪心理危机的途径方法。
  (一)合理宣泄防止“堵”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需要合理宣泄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必要的宣泄,对于维护心理的健康和平衡是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常见的合理宣泄方法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向他人倾诉。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往往希望让别人分享快乐,也容易敞开心扉,快乐的愈加快乐;而在遇到挫折、麻烦,心情不佳的时候,往往喜欢自我封闭不愿意表现自己,以致痛苦者愈加痛苦。二是诉诸书面。如果有的人感到自己不善言谈,甚至可能会觉得心中的烦恼和隐私向他人一股脑儿端出来是一件没有安全感的事,这时候不妨换一种方式宣泄,那就是诉诸书面,即文字和绘画,自己跟自己倾吐。特别是绘画作为一种解压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三是大哭一场。内心的压力导致情绪失衡,而哭泣可以使人恢复平衡,使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消除。当人哭出来的时候,就会把内心的压力哭出来,这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安全阀。当人哭完时,就会有种轻松感。现在在一些大城市,“哭吧”作为一种心理宣泄的场所应运而生。四是运动消气。当人处于盛怒状态时,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把因盛怒发出的能量释放出来。当人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时,就发觉心中的怒气已消失了一半,心情也趋于平静。通过运动进行宣泄,既不至于怒火郁积而危害身体,也不至于因盛怒而干出无法挽回的事。五是微笑生活。笑是积极乐观心态的外在表现方式之一。研究表明,在积极心态下,人的肺部会扩张,胸部肌肉得到舒展,人在笑声氛围中如同做了深呼吸运动,呼吸道的废物也得到了有效清除,气顺无阻;笑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增强消化道的活动,促进食欲;积极心态还能促进睡眠,提高休息质量。心理学研究发现,预防疾病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大笑。由于心情变佳,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增加87%,这对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大有裨益。
  (二)积极投射找平衡
  心理学上所谓的投射,主要指的是人们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映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投射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投射,也就是把我们内心中积极正向的部分,比如热情、爱、欣赏等,投射到环境和事物,认为自己认可的别人也同样认同,这是一种“正性移情”。另一种是将自己无法接受的负面的东西投射到外界,以减轻自己的内心冲突。投射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心理过程,人们也可以主动利用投射效应作为一种心理调适手段,具体如下。
  第一,分散注意力,化解不良情绪。当过度的脑力劳动引起情绪烦躁紧张时,可以有意识地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以使神经过程达到平衡缓和,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要学会情绪的积极转移,即通过自我疏导,主观上改变刺激,从而变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第二,树立学习榜样,调动内心潜能。人的内心都有积极向上的因素,而榜样的力量能够激发和调动这些积极因素,变潜力为动力。第三,调整思维,转换角度。有这样一则印度寓言:两个人面对一杯喝了一半的水,一个人说:“我已经喝掉了半杯水。”另一个人说:“我还有半杯水没喝。”前者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是无奈和苦涩,而后者的话语中则充满了希望。领导干部在面对不好的境遇时,要学会调整思维,以乐观的心态来应对。第四,不妨尝试“解压绘本”,缓解内心焦虑。近两年流行“解压绘本”,就是利用这种投射机制来缓解焦虑、调节情绪。读者通过任意选择颜色来填充图案,依照自己的喜好将欢乐或者悲伤的情绪表达出来,有助于释放消极情绪,让心灵重归宁静。
  (三)淡化平和解压力
  一是承认接纳。不能刻意回避和压抑忧愁烦恼,要先承认和接受情绪。二是理解认识。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古人讲:人贵自知,各安其命。西哲云:认识你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三是平和心态。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静则得之,噪则失之。外在的东西失衡就会倾覆,内在的东西失衡就会失态。为此,应坚持辩证思维,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得失,以豁达的胸怀看待名利。
  (四)转移目标多兴趣
  人们在经历不愉快的事情时,要学会对不良情绪进行转移。转移就是建立新的行为而分散、转移原有心境、情绪的一种心理调节方式。心理学上说的转移一般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转移情景。暂且离开让我们痛苦的场景。另一类是转移关注焦点。通过改变我们的注意焦点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在投入到新的活动过程中,注意力会暂时集中于让我们放松的事物中,从而暂时停止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人和事。
  转移不是把情绪压抑到心里,而是要学会理性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步,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下来。人们在情绪化时,在肾上腺素的影响下,思维会变得非常狭隘,认为面对问题只有非此即彼的两种极端化选择。此时,焦虑、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就会占据头脑,让我们做出非理性行为。此时,情景选择和注意力转移策略就可以暂时让我们恢复积极的情绪,抵消消极情绪的破坏性,让我们恢复理性的状态。第二步,让理性重新来掌控行为。在消极情绪缓解下来之后,重新审视那让你焦虑、痛苦、抑郁的事情。转移给了我们一个缓冲的机会,来重新思考令我们焦虑或是痛苦的问题,让我们回归理智,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审视自我。第三步,那就是“立马行动”。立即去做,可以让自己在做的过程中,渐渐找到应对问题的方法,渐入状态。但立即去做并不是盲目地干,而是在第二步的仔细思考之后,利用现有的条件去做各种尝试。
  (五)精神升华增智慧
  精神上的升华对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是关键所在。强调精神上的升华需要登高望远,提升智慧。一是拥有目标信念。有的人快乐健康,是因为他们满怀信心与希望,品尝到生命的价值意义,拥有心理的满足感。有的人忧愁悲伤,苦不堪言,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负荷太重,心情郁闷。二是增强重要感,乐于助人,积极奉献。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给予和付出的过程中,人的内心中会感到愉快和自豪,有助于降低压力激素水平,会促进身体上“有益激素”的分泌。三是亲情关怀,与人为善、品味人际温暖。四是善于欣赏,唱歌赋诗,激扬斗志。我国古人高度重视诗情画意对内心的升华作用,可以让人沉浸在悠远意境之中,增强信心,开阔胸怀。■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党的领导与领导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本文摘自《新华文摘》2020年第19期]
本栏目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