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竞进提质 升级增效

筑牢投资硬支撑

(发布时间:2016-12-17)

别必雄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荆门市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以“精神经济学”提神聚力,坚持“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把扩大投资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战场,筑牢经济发展的硬支撑。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1%,居全省第一。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2%,居全省第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居全省第三。

  一、着力强化责任担当,营造发展气场

  经济越是下行,干部的精神作风越要上行。我们注重用制度保障干部主动作为,用机制激发干部竞进有为,促进作风转变和营商环境改善。

  (一)开展“发展四问”大讨论。在全市深入开展以“发展四问”为主要内容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校准方向,凝聚共识。一问“荆门与全省同类城市的差距在哪里”?找准荆门发展的瓶颈制约、发展方位,增强后发赶超的紧迫感。二问“干部的作风和精神状态与实现‘缩差领跑’目标不相适应的表现有哪些”?找准干部队伍担当不够、作为不力的现实表现,明确“强化责任担当,争做‘两为’干部”的努力方向。三问“经济新常态下荆门能否实现‘缩差领跑’目标”?增强“后发赶超、缩差领跑”的信心和决心。四问“荆门靠什么在湖北同类城市中‘缩差领跑’”?明确“靠改革创新、靠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靠发展环境、靠团队建设”的路径。通过大讨论,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干事创业氛围正在形成。

  (二)实行“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全面推行“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即三分之一的干部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的干部外出招商和争取项目,三分之一的干部服务基层、企业、重点项目。截至10月底,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外出招商时间平均达到60天以上。

  (三)整治“为官不为”。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强化责任担当,争做‘两为’干部”主题活动,大力弘扬“抢”“拼”“严”“实”作风。着力整治“为官不为”,一方面,加强监督,以“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等为主题,举办了五场电视问政,促使“不为”“慢为”者主动整改;另一方面,严肃惩处,1-10月,全市共查处“为官不为”问题61个,问责6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人。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增添发展动力

  荆门外需比重小,消费是个“慢变量”,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投资。我们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主抓手催生主动力。

  (一)坚持“六个围绕”,做实投资储备库。围绕补齐发展短板、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三维纲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六个方面,制定重大项目策划路线图。一是立足于早,抓策划包装。着眼讲好“荆门故事”,制定重大项目策划路线图。目前,共策划“十三五”重大项目3603个,总投资4.1万亿元。二是立足于实,抓咨询查勘。坚持“走下去”查勘,凡是可行性小的项目,一律不纳入市级“十三五”项目库。坚持“走出去”咨询,与高等院校、专业机构合作,确保每个策划项目都有预可研报告。三是立足于快,抓向上争取。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直部门的对接,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笼子”。目前,70多个项目有望纳入上级规划和项目库,总投资3500多亿元。

  (二)实行产业链招商,增强投资精准性。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建立“六个一”机制(一个产业、一个产业链行动计划、一张产业链招商地图、一支专业招商队伍、一个承载园区、一只基金),强力推进产业链招商。1-10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44个,投资总额1942.8亿元。一是明确主攻方向。围绕七大支柱产业,引进产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引进核心配套企业、关联企业,引进产业链薄弱环节、延伸环节的企业。二是整合招商力量。建立市领导联系招商引资制度,市委常委和副市长每月汇报招商引资及服务项目情况,并印发通报。分产业组建14个市直招商专班,并实行专班、产业办、园区“三位一体” 招商。今年3月招商专班成立以来,已引进投资过10亿元项目33个。三是挖掘招商资源。实行驻点招商,设立六个招商引资联络处,落实责任领导、牵头部门和招商专班,并进行绩效考核。实行委托招商,充分利用外地商会、创投公司、高等院校等开展招商。实行存量招商,推动企业并购重组,有能力、有实力的“举旗当帅”;没有能力、没有实力的“找帅当兵”。葛洲坝水泥与钟厦水泥成功重组。四是加强项目评审。建立信息研判和评审工作机制,甄别招商引资信息,严把安评关、环评关、投入产出关。目前,共研判项目信息217个,对存在产业布点、对资源有特殊要求等问题的18个项目不再继续跟踪。

  (三)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高投资落地率。创新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实行重大项目投资路线图管理。1-10月,全市新开工亿元项目26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07亿元,同比增长23.2 %。一是三级包联,提升服务。建立项目建设“三级包联服务”机制,对新开工的重大项目,由市县两级“四大家”领导包联,由市县两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项目秘书,由专职干部担任驻点秘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定期拉练,比学赶超。每季度组织对各县(市、区)重大项目进行现场观摩、集中点评,做到“四看四不看”:即看新项目、看园区内的主导产业项目、看工业项目、看园区的发展平台;已经看过的项目不看、没有新开工项目的县(市、区)不看、投资低于1亿元的项目不看、不是县(市、区)主导产业链条上的项目不看。三是“五有”管理,推进前期。按照有责任主体、有投资主体、有时间节点、有进度安排、有路线图计划的“五有”要求,做好项目落地前期工作。提前组织相关机构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编制具体可行的路线图计划。创新征迁方式,由政府筹集资金提前预征土地,变“项目等土地”为“土地等项目”。四是现场督办,加快进度。坚持每月通报、每季度媒体公示,组织专班到各县(市、区)进行现场督办,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借助新闻媒体对重点项目进行跟踪,深入剖析项目建设进度慢的原因。

  三、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破解发展难题

  新常态下能不能稳增长,关键在于改革创新的力度。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方法创新来破解发展难题。

  (一)拓宽融资渠道,为投资“输血”。坚持社会投资为主、市场化运作为主,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一是加快组建各类基金。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与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合作,组建了1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首期5亿元),并设立了总规模17.1亿元的8只子基金;正与省建行合作,筹建100亿元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正与平安银行合作,筹建50亿元的城市发展基金。深化政银合作,组建政银合作基金与过桥基金,规模达到3.5亿元。二是大力推行PPP模式。市、县两级共策划第一批PPP项目67个,总投资891亿元;推介发布中心城区首批18个PPP项目,总投资达368亿元,近20家社会资本参与对接。三是加大信贷争取力度。市、县两级成立政府出资或控股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按照市级每年不少于5000万、县级每年不少于2000万的标准,连续五年补充资本金。加大重点项目融资力度,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资金规模100亿元的中长期项目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策划8个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获得中国农业发展银行57亿元的贷款支持;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达成80亿元区域城镇化贷款协议。四是深度对接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取得重大突破。凯龙股份等待再次公开发行,11家企业签订了“新三板”挂牌协议,37家企业在四板挂牌,荆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公司成功发行企业债7亿元。

  (二)推进简政放权,为投资“松绑”。一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网上审批机制等“三单一网”,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调整后的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率先编制了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明确市级行政审批148项,精简137项,基本实现所有行政审批“只填一张表、只找一个人、一次全办成”。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企业登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目前全市市场主体达到17万户。三是统筹推进机构改革。坚持机构编制向经济主战场和经济发展一线部门倾斜,新设市创新创业服务局、市招商局、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等6个事业机构,正在抓紧筹建市行政审批局。四是积极探索综合执法。成立了荆门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在城市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和农业等方面开展综合执法试点,并在后港镇试行乡镇综合执法。

  (三)支持创新创业,为投资“增劲”。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三十条”,为创新创业“开山劈路”。依托荆门高新区和县(市、区)园区,着力打造“一区多园众空间”创业平台,加快构建“种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创业平台15个;吸引美国人类生态研究院院士李百炼、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佛松等近百名高端人才来荆门创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合作,建设“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5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着力完善综合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互动式”培训服务、“立体式”中介服务、“一站式”政务服务和“融合式”信息服务。在荆门高新区开办创业学院,在各县(市、区)建立了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开通“荆创网”,发放“众创卡”,推出“一册指南、一网公开、一号咨询、一卡通用、一窗受理、一照一号”等“六个一”服务机制。

  (四)培育特色园区,为投资“搭台”。建立“一家产业投资公司、一只产业发展基金、一支专业招商队伍、一个专业管理团队、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的园区建设“五个一”机制,推动工业园区由企业集聚区向产业集聚区转变、产业园区向城市新区转变。一是实行功能分区。强化全市“一盘棋”思路,统筹规划建设20个产业集聚区,对新入驻企业、新上项目严格按照功能分区入园。二是推行“园办一体化”。推动县(市、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与所在乡镇(街办)“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体化运作”。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与掇刀区、荆门航空产业园与漳河新区均实现园办一体化。三是构筑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政务、商务、服务”一体化,配套金融、中介、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海关、商检荆门办事处对外开办业务;全省第一家县级保税仓库——京山恒泰源保税仓库建成,格林美保税物流仓库建设有序推进;京山县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各县(市)综合检验检测平台基本整合到位,市级正在荆门高新区建设检验检测产业园。■

  (作者系中共荆门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