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文化视野

文化视野

积极建设农家书屋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发布时间:2024-01-12)

吴 斌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近年来,湖北省乡村图书馆蓬勃发展,农家书屋日益增多,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如何把农家书屋这类特殊的图书馆继续办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需要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一、农家书屋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省各地农家书屋用齐全的设施、丰富的活动吸引众多村民前来充电学习,并成为人气旺盛的大众文化活动场所,促进了先进文化和乡风文明的传播。
  一是成为了陶冶情操的开心书屋。过去,许多农民群众精神生活匮乏,空闲时间经常三五成群地打麻将、斗地主,缺乏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书屋开放后,不少群众前来读书看报、休闲交流。农家书屋以其公益性、大众化的文化服务,成为农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在这里,群众以文养性、以文会友,尽情尽兴、其乐融融,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二是成为了发家致富的科技书屋。农家书屋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帮助群众获取发家致富的技能知识。通过配备相关书籍、举办科技讲座,农家书屋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求知求富的热情。现在,通过阅读来学习种植养殖、电商致富知识的“田秀才”“菜专家”“养殖行家”“致富能手”越来越多了。有农民用顺口溜道出农家书屋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如今农民跟时代,不打麻将不抹牌,有空就到书屋转,钢笔本子随身带。”
  三是成为了弘扬时代新风的文化书屋。人改造环境,环境影响人。农家书屋通过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文明新风,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改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旧习。许多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出现了“三多三少”的新气象:看报读书的变多了,抹牌赌博的变少了;邻里和睦的变多了,爱发牢骚的变少了;崇尚科学的变多了,封建迷信的变少了。
  二、农家书屋在精准供给、拓宽功能上亟待加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在精准供给、拓宽功能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亟需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专业指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服务内容较为单一。迈入互联网时代,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目前农家书屋受到资金、环境等现实因素影响, 服务内容仍较为传统、单一。许多阅读推广活动依然以纸质为主,服务内容主要为借阅书籍、文化讲座等,较少开展读者信息素养培训、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卫生安全知识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多元化文化服务。
  二是服务方式不够精准。目前多数农家书屋还未能细分服务对象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服务内容。对不同居住区域、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的服务对象的需求满足不够,农家书屋服务方式不够精准。书籍的分类存在固定和模式化现象,未能结合读者的实际需求采购上架书籍, 未能根据乡村读者的自身特点、喜爱偏好以及结合乡村发展特色、本地文化民俗等诸多要素合理改进服务。
  三是工作机制不够灵活。目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距依然较大,服务乡村的文化资源和力量依然短缺。农家书屋资源更新速度较慢, 部分书籍较为陈旧,加之公共图书馆资源整合缺乏有效手段,统筹规划能力不足,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无法深入乡村对农家书屋建设进行 指导服务。
  三、以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推进农家书屋建设走深走实
  以深入开展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契机,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把农家书屋建设得内容更加丰富、管理更加规范,使之成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一是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提高吸引力。文化阵地只有以群众为主体,让群众参与建设,才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农家书屋定位于公益性、大众化的文化园地,应以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农村党员干部、乡贤能人、普通群众自愿捐书赠书,组织辅导农民群众担任农家书屋“义务管理员”,调动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好农家书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坚持文化惠民,提高影响力。组织邀请专家、学者和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举办文化普及讲座,组织农民群众开展“读书报告会”“书评征文比赛”等活动,在乡村积极推广全民阅读,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以农家书屋为阵地,组织群众文化工作者为农村群众编排节目、进行短期培训,让群众自编自演、登台展艺,进一步提高农家书屋的影响力。以文化“三下乡”为契机,组织群众文艺团体积极编排反映新时代、歌颂新生活的文艺节目,引导农民群众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坚持资源共享,提高承载力。农家书屋不仅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完全可以承载更多文化服务功能。积极创造条件,可将其纳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体系。引导乡、村两级组织多到农家书屋举办农业科技、健康生育等知识讲座,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要、生产发展需要、创业就业需要和教育培养需要。
  四是坚持服务升级,提高亲和力。没有好的管理员,书屋就容易变成“虚”屋。可征集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来农家书屋做好文明引导、图书归架等工作,为群众提供细致周到服务。定期组织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培训,帮助其熟练掌握图书管理、分类、上架、借阅等相关业务。组织文化志愿者到农家书屋开展教、学、帮、带活动,着力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水平和运行质量。组织开展“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评选活动,对爱岗敬业的管理员给予表彰。全天候免费开放阅览室,免费提供书籍、影碟借阅服务,方便群众借回家阅读观看。
  五是坚持农旅融合,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农家书屋定位于公益性文化场所,其场所设施都是无偿提供,但因资金紧缺导致很多农家书屋没有得到很好地运行和维护。为推动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可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新路子,因地制宜在农家书屋开展一定形式的经营活动,用经营性收入补贴公益性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家书屋的资金压力。
  让图书走进乡村,让知识随书而行,既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也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农家书屋作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创新载体,需要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参与,推动图书资源共享,实现图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价值最大化,让农民群众享有更为富足的精神生活,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作者单位:湖北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