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文化视野

文化视野

赤壁: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鲜活样本

(发布时间:2019-05-26)

本刊记者 姜晓晓 王金晶

      2019年1月15日,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同时,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在全国2000多个县级台中,仅有3家县级媒体参与了这两个“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而赤壁广播电视台就是其中之一,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总体框架与业务规范”“融媒体业务接口与数据交换规范”等多项标准贡献了赤壁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县级融媒体中心怎么建?赤壁市融媒体中心以其接地气、有成效的一系列创新实践,为全省县级融媒体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
  新机制,做好资源整合文章
  在一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还没有启动之时,赤壁市就已经提前“抢跑”。
  2018年7月23日,赤壁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早于当年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近一个月的时间!
  事实上,早在2004年,赤壁市就开始了新媒体和媒体融合的探索:2004年元月,赤壁市门户网站——赤壁网成立运营;2010年,赤壁政府网从市政府办公室移交赤壁广播电视台;2014年12月,赤壁电视台开通微信公众号;2015年7月,赤壁手机报正式上线;2016年9月,依托长江云平台建设的“云上赤壁”客户端全面上线。
  “2017年以前,赤壁广播电视台虽然管理运营了多个媒体平台,但媒体仅仅只是简单的相加,没有发挥1+1>2的效果。”赤壁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赤壁网站站长周琴介绍说,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报纸等多个部门,各有各的采编流程,各做各的媒体产品,采编业务部门存在采编岗位设置重复、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同时,在‘新闻+’模式的探索和发展上,几乎停滞不前,在移动端吸引群众关注的能力不足。主流媒体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媒体融合,融的是观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而非简单的物理捆绑,如何才能打破固有的体制机制和思维定式,产生“1+1>2”的化学反应?
  破题从打破部门壁垒开始。
  在赤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赤壁市融媒体中心应运而生,将赤壁电视台、赤壁人民广播电台、今日赤壁报、赤壁网、赤壁政府网、赤壁手机报、云上赤壁客户端、赤壁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8个媒体平台合而为一,形成“一中心八平台”的宣传矩阵。
  “我们打破了原有的以媒体属性来设定部门的建制体系,按照做强宣传主业、搞活经营发展、做优后勤保障的思路对机构进行重构和优化。整合全媒体资源,建立赤壁市融媒体采编中心,弱化了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部门建制,设立调度指挥中心、大采访中心、大编辑中心、技术保障中心;组建赤壁广播电视台传媒有限公司;合并精简机关行政人员,成立行政综合服务保障中心。”赤壁市融媒体中心策划编审部负责人马春霞介绍说。
  与此同时,赤壁市还全力推动融媒体中心整合党政部门信息资源,推进融媒体中心与党政部门和政务服务平台的技术对接;对全市涉及百姓衣食住行、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部门和企业信息进行整合,丰富媒体平台信息资源,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方位的信息服务,增加媒体平台的粘合度。
  赤壁市融媒体中心在体制机制上的一系列突破,实现了由“物理融合”向“化学融合”的跨越。
  新技术,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
  在对媒体机构和资源的融合上,赤壁完成了两步走:
  一方面,通过整合机构平台,形成“一中心八平台”,实行统一调度指挥、统一策划主题、统一组织采访、统一编发稿件;另一方面,将赤壁电台、赤壁人民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网站、新媒体新闻信息等新媒体平台,全部整合到依托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打造的“云上赤壁”手机客户端,将其作为“旗舰阵地”,通过融媒体采编中心系统,构建“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多样化反馈”的运行机制。
  2018年11月,“云上赤壁”首创首发了一条新媒体作品《萌学童为啥在警局门口玩猜拳?知道真相后警察蜀黍都点赞》,讲述的是两个小学生在派出所附近拾到了一张银行卡,想送进派出所,但又都有些胆怯,于是通过猜拳的方式决定由谁将银行卡送进去。这一幕正好被派出所门口的视频监控录了下来。拾金不昧虽是传统话题,但因孩子的天真无邪和趣味性画面触动了众多读者柔软的内心。特别是三大央媒客户端——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三大新闻客户端也先后采用并推送了这条新闻,获得了2000万+的点击量,而赤壁市总人口不过50余万人。
  周琴介绍说,“‘云上赤壁’手机客户端,是我们依托‘长江云’搭建起的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内容形式的轻量级媒体资源库,为融媒体指挥调度、内容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我们自己也组建技术团队,支撑全媒体技术平台的良性运营和高效维护。”她表示,“‘背靠大树好乘凉’,‘云上赤壁’由‘长江云’提供主要的技术和内容框架,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这样既解决了平台的运维难题,又满足了我们的个性化需求,是一种更适合我们县级融媒体发展的技术路径。”
  目前,中心有2位技术服务人员,他们还兼职采编工作。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平时从事相关采编工作,在中心需要进行技术调整时,又化身为IT高手,足以满足日常的运维需求。
  在采编人员相对短缺的前提下,新闻采编报道质量不降反升——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时,中心会立刻派全媒体记者团队赶往现场,通过新媒体端口编辑图片或短视频、文字回传至采编中心,由新媒体快速编辑后通过“云上赤壁”抢本地首发,新闻采集完成后提供影像及文稿至采编系统,供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各部门根据各自需要进行编辑分发,构建起“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融媒体传播”的传播格局。通过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融媒体中心新闻稿件数量增长20%,优稿率提升15%。2018年,在湖北省103个县级云上平台中,“云上赤壁”以各项指数综合表现第一的成绩获得了长江云平台最佳运营单位。
  近两年,中心还加速推进技术平台设施的建设。2018年,投资100多万元对旧的演播大厅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投资200多万元的务实版的“中央厨房”也进入平台搭建的阶段。双微矩阵也进入方案论证阶段。“2019年,我们还打算筹建全景式、全媒体演播厅,更好服务于‘三屏联动、移动优先’目标。”周琴介绍说。
  尤其值得惊喜的是,一专多能全媒体采编队伍也在成型。“以前一个活动需要出动多组记者,现在只需要一个全媒体采访组即可。”马春霞介绍说。
  “新闻+”,建强主流舆论阵地
  媒体融合发展,离不开对功能和定位的考量。
  赤壁市融媒体中心对自己的定位有着清晰的认识——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总体目标,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县(市)级区域新型主流媒体。
  但如何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实现自己的目标定位?这也是众多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8年9月,“云上赤壁”的一场猕猴桃采摘直播活动,通过长江云平台的三级联动,点击量突破50万,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国庆期间,央视专程到赤壁进行现场直播。通过广泛宣传,猕猴桃短时间内销售一空,原来5元一斤的猕猴桃甚至卖到了5元一个。而2017年,赤壁市的猕猴桃甚至还出现过滞销的情况。
  2019年2月,赤壁市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8个项目总投资预计达84亿元。2个小时后,这条信息经该市融媒体中心采编,形成一条包含视频、图片、文字的新闻,在“云上赤壁”客户端、赤壁网、赤壁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以及赤壁电视台等多个平台播发,阅读和收听收视量达近20万人次。
  赤壁市融媒体中心,用一条条爆款新闻回答了上述问题。
  “要发挥主流舆论场的作用,关键是更好的传播形式和更优质的内容。”赤壁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彭志刚说,“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优势除了集聚媒体资源,还在于根植基层、深耕本土。”
  在周琴看来,坚持内容为王是实现融媒体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的新闻产品要紧贴中心,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舆论宣传,也要贴近民生,把触角探进生活生产一线。”她表示,要始终立足地域文化,致力于做最“土”的新闻,紧扣民众关心的话题,贴住用户,以互联网用户思维来进行内容生产,提高群众参与度。
  放大县域优势要讲好地方故事,发出群众声音,服务百姓需求。2018年,中心完成重大主题策划方案近30个,形成重大选题统一策划、采编指挥统一调度、稿件资源统筹共享的新闻内容生产格局。
  赤壁的融媒体平台,不仅是新闻宣传的主战场,还是政务服务的新桥梁。该市通过“新闻+政务”“新闻+问政”“新闻+服务”等运行模式,架起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沟通桥梁。目前,已有31个政府部门和17个乡镇(办、场)进驻“云上赤壁”,网上办事、便民查询、医疗服务等功能一应俱全。
  2019年1月17日,在“云上赤壁”问政平台中,一个网友以“河长在哪里”为题,反映赤壁宝塔山下有污水直排到陆水河,希望河长管一管。陆水河河长、赤壁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子恒通过“云上赤壁”问政平台接收到受理任务后,连夜带领住建、环保、水利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督办整改。“云上赤壁”问政平台的栏目小编在向广大网友回复处置情况时,积极进行舆论引导,谴责污染行为,呼吁全市人民共同保护陆水河,让一河清水惠泽赤壁人民。
  为发挥移动新媒体的监督作用,赤壁市委宣传部牵头打造了“云上赤壁”问政平台。群众通过该平台表达诉求后,工作人员及时受理并分析研判,然后分别报送市网信办和相关责任单位。市网信办编写舆情专报,分管领导对问题进行认领、督办;责任单位对交办事项,要求在1个工作日内回复,3个工作日内办结。“云上赤壁”问政平台的栏目同步反馈回复和处理情况,栏目小编还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评论和引导。2018年,问政栏目收到的300多条留言,回复率达到100%,处理办结率达到90%以上。
  与此同时,中心按照“统一领导、业务独立、市场运作”的模式,综合新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资源,以活动策划为带动,以融媒体直播为手段,以产业合作为突破口,实现经营模式从单纯广告收入向广告栏目、线下活动、产业服务等多元化产业链发展转型。2018年,赤壁市融媒体中心策划举办《出彩赤壁人》第二季、首届龙虾美食节等近20场大型活动。全年的手机直播活动达到了37场,月均3场,最大点击量超过50万。在传统媒体广告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全年的创收经营与上年持平。
  采访后记
  “轻”“快”的融媒体发展模式
  在采访赤壁市融媒体中心之前,记者曾前往江浙等地采访过其融媒体发展的先进经验。对先进地区融媒体发展的最大感受,就是大而全——“大屏幕、大平面、大机构、大技术”“全领域、全时段、全人员、全媒体”,漂亮的“中央厨房”、炫目的数据处理,这些都是建立在坚实财力基础上的产物,离不开其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
  回归到我省实际,大部分县域地区并不具备江浙等地的同等条件。那么,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如何推进县级融媒体发展?赤壁市给出了一条“轻”“快”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最终目标是“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而不是“大屏幕、大平面、大机构、大技术”等简单的物理呈现。
  赤壁市融媒体中心在赤壁电视台原有设备的基础上,依托“长江云”的技术支撑,对细节处进行本土化加工,用较少的资金,实现了适合需求的技术骨架的搭建和运维,将新闻、政务、问政、服务等功能整合至“云上赤壁”手机客户端;同时整合县域内媒体资源,形成了“采编中心+移动端”的“轻”“快”模式。
  全国各地县域自身现状和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在推进县级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绝不能简单复制或照搬照抄某种模式。但“轻”“快”的融媒体云平台则提供了一种非常灵活的合作模式,条件好的可以选择中央厨房+移动端,没有条件的可以选择PC端+移动端,也依然能够建设融媒体中心。无论条件好与坏,移动端必不可少,所以“轻资产、重功能”也是标准制定时的一个主要指导思路。
  解决了框架和模式问题后,县级融媒体改革还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融合后的生命力何在?
  赤壁市融媒体中心的做法是始终坚持内容为王。
  有内容,才有看头;有内容,才有生命力。
  赤壁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内容为王意识,优化“策采编发”流程,根植基层,深根本土,生产出更多更好带有泥土气息和人性温度的新闻产品,不断提升引导力、影响力。与此同时,深入推进内容与平台互相融合,以“新闻+”促进混合业态经营,从舆论引导向党务政务、文化教育、商务会展、民生服务等领域拓展,实现了从媒介融合走向产业融合的跨越。
  可以说,在县级媒体融合发展方面,赤壁的探索和实践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种做法不仅有效地把中央的精神传达到基层,切实提高了县域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时通过拓展“最多跑一次”等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建立起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厚植了党执政的群众感情和群众基础。
  当然,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确实需要学习典型的长处,但更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在本县开展工作,尽可能地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县级媒体能够跳一跳达到的目标,而不是照搬照抄地模仿典型。■
  责任编辑:筱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