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文化视野

文化视野

中华文化人文关怀精神形成中的“荆楚贡献”

(发布时间:2016-12-11)

张 敏

  荆楚文化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内容广博、深邃,是构成中华文化母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已经延绵发展数千年的区域文化,其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天人合一,兴利除害;关注民生,融通聚力;崇善守信,和谐共赢。这些精神不断地融汇到中华文化母体中,对中华文化人文关怀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天人合一,兴利除害

  自古以来,湖北就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之一,其中气象灾害尤为严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特别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中南部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洪水灾害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据有关资料显示,湖北境内长江洪灾自汉朝到元朝的1533年中,平均11年一次;明清两代平均为9年和5年一次,民国时期的38年中有22次洪灾。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历年因山洪灾害受灾的人口达7550万人,死亡人数6117人,受灾耕地8925万亩,损失353亿元(均按当年价累计)。长期以来,在与各种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湖北先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兴利除害的思想观念,并将其作为审视天地人关系、指引一切活动的根本法则。

  道家创始人老子是楚国人。在他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变化。老子就是较早地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而人也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世界是由道、天、地、人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人类只是其中的成员之一,并位居天地之后,“四大”之末。因此,我们要尊重天地(自然界),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而妄自尊大。人们在处理天地人关系时,都应遵循自然规律。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并系统性阐释了天人合一理论。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庄子看来,向往自然与生命的自由是人的“天性”,而人的自由的终极目标就是逍遥游的境界。

  不仅荆楚古代思想家提倡天人合一,政治家也都自觉践行。如《史记·循吏列传》记:楚国令尹孙叔敖执政,“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数千年来,在荆楚大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无不浸透着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情怀。以楚国独有的干阑式建筑为例,其特点为一楼架空,二楼居住,以竹木结构为主,既扩大了室内的空间感,同时有利于防水、排水。干阑式建筑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干栏式建筑在我国南方的土家族、苗族中至今仍然沿用。

  湖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平原洼地,长江、汉江贯穿全境,既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又带来频繁、严重的洪涝灾害。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繁衍和发展的人们,不断地努力奋斗,力求用水之利,避之其害,治水历史悠久,成效不断得到巩固、扩大。

  战国末年,由秦将白起为军事进攻而开凿的湖北最早的大型引水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作用久远,后经改造、扩建和不断维修,发展成为我国早期的灌溉系统工程——百里长渠。此渠与后汉王宠开凿的木里沟(即木渠),组成了湖北古代著名的灌溉渠系——长渠与木渠。此渠系对三国时期著名的沮中灌区的形成起到极大的作用,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荆州处于长江中游最险的荆江北岸。由于泥沙淤积抬高河床等原因,5000年来,荆江段的洪水位已上升了13.6米,荆江已成为地上河。荆州城历代官员、军士和百姓,与洪灾水患抗争而百折不挠,留下了为后人可资借鉴的防洪抗洪经验。因此,无论是在城墙的选址、城墙的形态和筑城墙的材料诸方面,都采取利于防洪减灾的措施。如荆州城墙外有万城堤、寸金堤等堤防,作为第一、二道防线,城墙则是保护城内军民的最后一道防线。历史上曾有许多次万城堤、寸金堤溃决,洪水环城,而荆州城下闸御洪,保护了城内百姓安全的记载。特别是1935年长江流域大水,澧水、汉江中下游发生近百年来最大洪水。在一片汪洋的江汉平原上,荆州古城成为城中数万生灵的避难所。在阴湘城堤破,洪水直冲荆州城之时,城门下闸御洪,荆州城处在一片汪洋中,成为“诺亚方舟”。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水利建设更是持续不断,规模空前。其成就和效益巨大,其作用和影响深远。全省基本形成防洪、排涝、灌溉三大水利体系。全省江河堤防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建成的大中型水库和大型电力排灌泵站座数、装机容量,均居全国前列,多次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

  二、关注民生,融通聚力

  楚文化是荆楚文化的源头,其瑰丽奇异、浪漫富于想象的特点为世人公认。但这种浪漫奇异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而是根植于现实生产、生活,关注人间现实的。老子对普通民众物质生活十分关心,他的治国策略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在战国思想家的璀璨星座中,来自荆楚地区的农学家许行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公元前332年,许行率数十门徒过楚地抵达中原的滕国。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请求,划出一块土地让其耕种,经营效果甚好。儒者陈良的门徒陈相、陈幸兄弟带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拜许行为师,摒弃了儒学观点,成为农学派的忠实信徒。此时,孟子游历到滕国,遇到陈相,展开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农儒论战。

  陈相引述许行的话说:“今也滕有仓禀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就是说,像滕君那样修建仓库,靠剥削手段压榨人民,养肥自己,这样的国君算不上贤君,是人民所反对的。而主张“民贵君轻”的孟子则认为,“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指合理的社会分工。但从上下文中,特别是与许行观点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孟子是在为统治者不自食其力却占有他人劳动成果和财富辩护。许行从下层民众的利益出发,要求君民并耕、人人自食其力,是有其思想价值的,反映了他重视民生、尊重劳动价值的朴素情感和正义要求,值得赞赏。

  湖北地处华中,湖北人一直有“融会通达”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特征。湖北交通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湖北成为南北东西经济文化的传输之地。伴随着人员、物资、信息的流动,中原、秦晋、燕赵、齐鲁、巴蜀、江淮、吴越、岭南、湖湘、云贵等地的文化传入湖北,不断融入荆楚文化系统,强化了荆楚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长江黄金水道带来大江南北及流域地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从古代到近现代,长江南北的文化交往和贸易一直存在,并随着历史的进展变得越来越丰富和频繁。因为长江,荆楚文化形成了“聚众人之力”的特色。聚力,是长江赋予湖北人的胸襟和气度;聚力,是湖北文化生成和展开的历史必然。长江、汉水孕育了楚韵的灵性精细与汉风的博大气势,交相呼应,互相渗透。这样的包容和变化,铸就了湖北人独有的文化底蕴。

  荆楚文化的融通四方的人文关怀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熔东西、南北之长于一炉,主要反映在工艺品制作上。二是合东西、南北特色于一体,主要反映在建筑上。三是调东西、南北口味于一鼎,主要反映在饮食习俗上。四是化东西、南北之人于一省。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移民,湖北都是必经之地或落脚之地。自古至今,在湖北的外省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有的习俗,但基本上没有与本籍人对立现象。

  三、崇善守信,和谐共赢

  千百年来,荆楚文化深深蕴藏着崇善守信、和谐重义、立己达人、热心公益的人文内涵。荆楚文化具有守信重义的传统。如著名的典故“一诺千金”就出自楚人。据《史记·季布列传》记载:“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不仅只是一种实在的作风,更是一种坚守内心信念,郑重地对待世界的精神。诚挚、严谨,光明磊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凸显出荆楚先民正气的光彩。又如《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的家族被楚平王所灭,他只身逃出昭关,“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民间传说渔父后来自沉船于江中,以绝伍子胥之疑心。

  在这些先贤的感召下,荆楚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信义,诚实经营的商贾店家。据《孝感市志》记载,清代光绪年间孝感县城商家中以西门三盛布店称著:“范义盛”、“邓义盛”和“刘祥盛”。其中“邓义盛”首创“一言堂”,实行明码标价,再加赠一尺布;“范义盛”以重金从河南聘请验质高手梁子庄看庄,一口定价,能使买卖双方满意;“刘祥盛”经营力主“尺足价廉,薄利多销”。又据《嘉鱼县志》:1892年,清代庞励堂到嘉鱼县鱼岳镇开设“益大恒”杂货店,经营讲求信誉,凡商品进店后均行清理,次品降价,废品不售。川盐进店,先过筛去杂;杂质多的食盐,过筛后制盐水腌酱菜,不以食盐出售。

  事实证明,只要商家重信守义,顾客就会盈门,生意就会兴隆,能实现买卖双方的和谐共赢。湖北古代许多商人具有乐善好施的美德,不少商人致富后,出资周济邻里,关心孤老,扶助贫病,修桥铺路,兴办学校等,这些在湖北各地方志中亦记载甚多,略录几例:

  《武昌县志》记载,清末民初汉口怡和布店老板萧禹虔,从小聆听“少积财、多积德”的母训,成年后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他经常在武汉和金口一带向宦绅商贾募捐,扶危济困,歉年救灾,修桥铺路,造福乡梓。19l4年,萧禹虔在金口后山街修普济堂、敬节育婴局、孤残院。普济堂设有药房和就诊处,每天就诊者甚多。萧禹虔对一些无钱用药者免费,对贫困死者施舍棺木,并掩埋路殍。他办有义学,免费招收穷家子弟入学。他还主动为贫困子弟联系就业。《江陵县志》记载,江陵县大有成药店的老板夏炳卿,他创制“复方霍香正气散”,医治霍乱病效果颇好。因患者太多,他“一面邀集县内中医主持制足协定处方,一面在店内配好药,患者取药自行付钱,多少不论。治愈病人无数。”《荆州地区志·人物》记载,20世纪30年代,黄少山号称武汉“棉花大王”,到抗战前夕,其流动资金已达700万银元。他生活俭朴,信奉佛教,不穿毛呢不看戏,最忌请客赴宴。1929年洪湖苏区歉收,他捐献8000块银元救济苏区灾区。1931年监利上车湾江堤溃口,又捐献万元,并组织拖轮为灾民运面粉。1937年捐赠4500元,资助家乡扩建朱河小学校舍。

  综上所述,在中华文化人文关怀精神形成过程中,荆楚文化作为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贡献了十分宝贵的资源。这些在荆楚大地上闪耀着夺目光辉的人文精神融入中华文化母体,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历久而弥新,依然是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精神支柱。■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余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