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文化视野

文化视野

不断激发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动力

(发布时间:2016-12-11)

张修富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根本看法,它属于人的深层信念系统,在人生的价值活动中发挥着行为导向、情感激发和评价标准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内核、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制度安排的灵魂和实践活动的指针。它是实践经验的凝聚和升华,并以指导实践为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它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实践性。只有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动力,才能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在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增加正能量,充分发挥精神引擎作用,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一、增进理论认知。“知之愈深,行之愈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观念层面的科学理论,具有自觉、理性、抽象的特征,它同时又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与广大群众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只有增进广大干部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使其由理论形态转化为心理形态和自觉意识,培育和践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科学的正确的理论,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令人信服的说服力,指导实践的推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理论,赋予人民群众生活以理想和信念,思想和行动以理论为支撑,彰显了人民性和彻底性,具有说服和掌握群众内在的巨大的潜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程度,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群众需求的程度。人民群众在思想观念上、日常行为上自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价值观理论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式和生动诠释。

  恩格斯说,每个人都天生地具有理论思维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自觉培养和不断提升的。而我们有的同志认为,群众理论基础差,现实中忙于生产生活,对理论没兴趣,其实这是不切合实际的看法。群众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现象,希望从理论上得到解释,更希望看清发展趋势,把握政策走向,获得生活智慧,促进生产发展。因而,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内容上要找准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结合点”,方法上要找准与广大群众思维方式的“对接点”,宣传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是什么,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展开。不仅要全面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更要着重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与每个人的生活及成长进步有密切关联。把抽象的概念讲具体,把深刻的道理讲通俗,把基本的要求讲透彻;把枯燥的理论用故事讲出来、用节目演出来。使干部群众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包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共同愿景,也包含建立公平公正社会制度的价值诉求等现实利益,每个人既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又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受益者,从而增进大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激发大家依靠真理的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增强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要理性认知,更要情感认同。要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道义的力量,使其产生亲切感,形成亲和力,确保培育和践行体现大众化、生活化、常态化。

  追求真善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情感、道德意愿高度吻合,这是宣传教育工作与广大群众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宣传教育中,要着重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从日常生活细节中,从身边出现的先进典型人物、模范事迹中,深切感受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在感知意义、体验崇高、增进认同中,获取无穷力量。组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不断让干部群众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深刻寓意和与时俱进之美;组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仪宣誓和典礼活动,不断让干部群众感受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庄严、神圣之美;大力挖掘和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及其模范事迹,不断让干部群众感受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无私奉献的崇高之美。

  “政之所兴在顺民,政之所废在逆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群众,培育和践行的力量在群众中,培育和践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为了群众。因此,要牢固树立“失去群众立场就是没有立场,失去群众力量就会没有力量”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为群众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实际困难,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普遍受益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和情感依赖,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心灵的“罗盘”,成为日常行为上的自觉遵循,成为不断提升道德境界、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

  三、升华信仰追求。价值观是人的信念系统,决定人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不仅是知识问题,更是信仰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思想智慧。

  信仰赋予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引导我们正确看待这个世界,也指导我们正确处理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信仰是人的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居统摄地位,是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具有生活价值定向、社会秩序控制、社会力量凝聚、行为选择的动力功能等,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力量、精神追求和精神状态。只有对真理坚信、对价值认同并融入纯厚的感情,才能不断建构和坚定信仰。确立信仰实际是为自己确立人生目标,为自己确立科学思维方式始终提供精神支撑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思想方法。

  梳理一些腐败案例,我们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信仰缺失,精神无依傍,导致在价值观念上放弃“崇高”、“神圣”。有的当初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但在诱惑面前最终还是放弃了。由此可见,确立和坚定信仰是多么的重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将其升华为信仰。信仰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建立在准确认知和深刻理解上的理性把握。因此,宣传教育要组织专家学者注重讲解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深刻认识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指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实和实践发展的直接反映,是关涉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的价值指向;不仅是社会主义生命之魂,而且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精神旗帜和发展道路。从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使核心价值观现实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是创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只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信仰,才能使其真正转化为认识处理问题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从价值层面准确理解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根本问题,从而确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无比坚信。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的紧要关口,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为信仰,在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中“不管风吹浪打”,投身改革不动摇。■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余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