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全域循环大格局的做法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0)

肖红梅

  应城市是一座传统的资源工矿城市。然而,近几年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获评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其奥秘在哪?最近,我们进行了调研思考,总结出全域“循环六法”。

  一、“规划引领”法——画好全域循环之“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应城市坚持用绿色循环理念指导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全域循环大格局。一是企业“点”上循环。制定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规划,设立5000万元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引导盐化企业“以盐为基、循环发展、精深开发”。新都公司将盐、纯碱、复合肥生产线分布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厂区连成一片,高效循环利用,打造了“盐—碱—肥”完整产业链条。二是园区“线”上循环。坚持功能分区、错位发展,将全市规划为东部循环经济示范区、中部高新技术示范区、西部旅游经济区“三大板块”,打造循环“流水线”。三是区域“面”上循环。华能(应城)热电率全国之先,与域内盐化企业实行电汽联供,平均供热697吨/小时,盐化企业同步关停10台5.25万千瓦发电机组,每年分别减少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2267吨、9354吨、2900吨;率全省之先,将市污水处理厂中水输送华能热电作锅炉冷却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每天节水3万多吨。

  启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规划是工作的龙头。推进绿色循环,需要顶层设计、科学布局、严格执行、一抓到底。只有如此,绿色循环理念才能深入人心,才能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环节。

  二、“环保倒逼”法——高擎违法必究之“剑”。应城市从严从实执行新的《环保法》,倒逼企业履行责任,技改节能,循环发展。一是严格落实“环保优先”。对新引进的项目,一律坚持环保先预审。近三年,先后否决了投资30亿元的20万吨精乙烯等45个项目,总投资近100亿元。二是严格执行“新排放标准”。从2014年7月1日起,将市内自备电厂制盐企业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烟尘排放标准(单位:毫克/立方米)由原来的1100、1000、80提升为200、200、30,两项指标提标4倍以上。三是严格推行“铁腕治污”。宁可发展慢一点,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也要实行“零容忍”。去年5月起,对29家企业进行了长达7个多月的停产整顿。在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下,全市所有盐化企业都建起废水、废气闭路循环系统。

  启示:企业是绿色循环的主体,环保执法是利剑。要用好这一利剑,不断提高处罚标准和违法成本,迫使企业严格守法、不敢违法,更好履行环保责任,投资绿色循环发展。

  三、“健全制度”法——聚集长抓不懈之“力”。应城市颁布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13个文件,健全绿色发展长效机制。一是投入保障机制。逐年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做到只增不减。2016年累计投入2.4亿元,完成了老县河综合治理(一期)、中心城区截污管网、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二是齐抓共管机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企业信用、项目论证和有关创建、创先评优活动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三是问责追责机制。2016年,对33家违规企业实施限期整改,对35起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累计罚款545万元;同时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11位相关责任人作了党纪政纪处分。

  启示: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永远在路上。要建立健全机制,确保各个环节有人管、有人抓。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追责问责,不断压实压紧政府及部门环保责任,确保各项机制落地生根。

  四、“改革创新”法——化解工作推进之“难”。一是紧抓全民创建,化解绿色思维树立难。深入持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美丽乡村建设、城乡文明创建等活动,教育引导干群认识“唯有绿色循环发展,才能科学有效发展”,自觉推行绿色生活生产方式。新都化工、长舟盐化建成全国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城中、田店、天鹅等乡镇建成“省级森林城镇”“省级生态镇”“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二是紧抓产业招商,化解产业链条延长难。用好中国味谷、全国盐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全国温泉养生休闲旅游区等金字招牌,引进上下游企业。东马坊依托宜化双环,构建起“盐化工—粉煤灰—水泥”“盐化工—食盐—食品调料”等9条循环产业链。三是紧抓市场主体,化解企业积极性调动难。组织湖北双环、新都化工等8家企业参与湖北省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将节约的碳排放指标上市交易,获取收益。

  启示: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必然面临新旧思维的博弈,面临诸多困难阻碍。推进绿色发展,要用好改革创新这把金钥匙,积极探索科学、转型、绿色发展新路径。唯有如此才能攻坚克难、无往不胜,不断迈上绿色发展新台阶。

  五、“综合利用”法——探索农业循环之“路”。在推进工业循环的同时,应城市还注重农业循环发展。一是推行稻田综合种养。大力推进“鳖虾稻”共生共作,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收”。该模式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通过诱虫灯灭杀害虫,为鳖虾提供食料;鳖虾在田间活动,啃食杂草,为水稻除草增肥,亩平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30%、70%以上。二是推行沼气综合利用。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林”“猪—沼—稻”等农业循环模式,全市粪污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率达95%以上。三是推行一地多用。如,引进中节能公司,投资2亿元兴建500亩中节能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棚顶发电,棚下种植火龙果、观赏苗木,每年上网发电量890.07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561.72 吨/年。

  启示: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循环发展的硬约束提升资源利用之质,用生态优先的新需求增加可持续发展之效。这样,既显著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经济综合效益,又有效改善农村人居卫生环境。

  六、“变废为宝”法——彰显绿色循环之“效”。近年来,应城市狠抓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一是固废循环利用。配套发展水泥、新型墙体等行业,消化粉煤灰、膏渣固废。目前,全市盐化工行业年产粉煤灰30.13万吨,年综合利用量22.84万吨。二是废气循环利用。宜化双环公司先后投入17亿元,组织实施盐碱氨肥钙等循环项目,对工业废气、废热、废水等进行综合利用,每年新增利润1.82亿元,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912吨、氮氧化物排放3220吨,减排烟尘768吨。三是生活垃圾循环利用。投资8000万元,建设日处理垃圾500吨的生活垃圾生态处理厂,将生活垃圾变为水泥等产品。四是秸杆循环利用。在田店、汤池等地建立了千亩秸杆快速腐熟还田示范样板,带动全市落实秸杆还田10万亩。利用境内废弃膏矿矿井,策划、争取、实施了总投资80亿元的应城国家矿山公园项目,极大丰富了旅游产业。

  启示:世上原本没有废弃物,只要我们学会循环再利用,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增光添彩。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实现“变废为宝”,促进“绿色崛起”。■

  (作者系中共应城市委书记)

  本栏目编辑:张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