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奇迹塞罕坝

(发布时间:2018-01-08)

本刊记者 姜晓晓

  京城北眺,内蒙南望,赫然映目,唯此林场——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百万亩人工林海,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感受到视觉和心灵的强烈震撼——绵延不绝的山峦,覆盖一切的红的、黄的、绿的植被,与遥远的天边连成一片,宛如天堂。正如“塞罕坝”一词,在蒙古语中就是“美丽的高岭”。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荣获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这份荣誉,凝结着塞罕坝人的辛劳与汗水;这美丽风景,铭刻着塞罕坝人珍贵而无悔的青春;这一切背后,靠的是塞罕坝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在国家的重要生态区位上,塞罕坝人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写照。

  艰苦卓绝的创业

  塞罕坝机械林场(以下简称塞罕坝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公元1681年,清康熙“立马一望,千峰万峰俱在足下”,遂设“木兰围场”,成为皇家猎苑,更有震慑漠北之意图。清末,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空虚,“木兰围场”被开围放垦,树木被砍伐殆尽,加之山火不断,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这个昔日的“美丽高岭”变成了林木稀疏、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

  漠北的狼烟没有燃起,沙尘却滚滚而来。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

  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最近处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的平均海拔仅40多米。有人形象地打比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子。”

  而站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就是塞罕坝!塞罕坝,距离北京最近也是最关键的一道风沙屏障。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经过实地踏察,选址于塞罕坝。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的规划设计方案,塞罕坝林场承担四项重任: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林业部为塞罕坝林场配备一支高规格、精干的创业队伍:由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王尚海任党委书记、承德专署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任场长、林业部工程师张启恩任技术副场长、丰宁县副县长王福明任副场长,由承德农业专科学校、东北林学院、白城林业机械学校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原承德专署塞罕坝机械林场,围场县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创业队伍,从此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历史帷幕。这支队伍,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有这样一组数字,对这里的寒冷可见一斑:最低气温零下43.3℃,年平均温度零下1.3℃;年均无霜期64天。除了寒冷,就是风沙了,塞罕坝年均六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当时有句谚语,“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

  面对极端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来自五湖四海的塞罕坝人凭着坚韧的毅力,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他们改进了“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1964年春天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提振了士气,坚定了信心。

  然而,创业之路充满坎坷。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

  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塞罕坝机械林场设计任务书》(1962-1982)确定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总计3.2亿余株;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林业部评价塞罕坝造林成效为“两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

  到2017年,林场有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1.4%提高到80%。林木总蓄积量为1012万立方米,林木价值40多亿元。

  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说:“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树都已经长成了大树,当年的茫茫荒原已经变成百万亩林海,我们所有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流过的汗水和泪水,都变成了快乐、骄傲和自豪!”

  代代相传的责任

  “创业难,守业更难”。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其更大的生态效益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

  近年来,塞罕坝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一直保持在95%和92%。随着绿色渐浓,林场更重要的任务是森林生态系统的营造。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调整树种结构、保持生态稳定,是塞罕坝“林二代”“林三代”们的使命。

  塞罕坝林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科技兴林史。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多年来,塞罕坝人运用科学知识,大胆探索,反复实践,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在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1977年10月下旬,塞罕坝曾经遭遇过一次罕见的雨凇灾害。一连两天,雨雪冰冻轮番侵袭,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被冰坨子压折,林场十多年的造林成果损失过半。

  苦难的记忆化做科研攻关的动力,林场技术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认为,人工纯林密植度高,导致树种单一、枝干长势较弱,一旦遇到冰坨压身就会损失惨重。结合现代林业科技及发展趋势,他们创造了“人工异龄复层混交林”培育模式,即通过五年的“抚育间伐”,将造林之初每亩密植222株松树减少到50株,个别区域仅保留15株。

  “抚育间伐”腾出了空间,树下通过“引阔入针”“林下植树”等手段,在高层树下植入低龄云杉等,逐渐形成了以人工纯林为顶层,灌木、草、花、次生林的复层异龄混交结构,塞罕坝的人工纯林由此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随着通风透气性增加,温度高了、湿度大了,微生物开始活跃,林下积累的十几厘米针状落叶被加速分解,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养分,乔灌木和花草越长越高。

  乔灌木和花草多了,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身之地,野猪、狍子、獾子、啄木鸟等,在新林里安家,让林子焕发了勃勃生机。

  野生动物在树林里拱地翻地,无意间又进行了松土作业,大树的树种掉下来,形成天然落种,一棵棵天然育种的小松苗破土而出、慢慢长大。

  补齐食物链、有虫不成灾。越来越多的益鸟来了,补上了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食树害虫有了天敌,自然生态系统得以逐渐修复。

  “我们已成功地将玉竹、百里香等20多种坝上花卉,引种到低海拔地区。”林场第一位女博士生杨丽告诉我们,2009年研究生毕业来到了塞罕坝工作后,她就再也没有穿过裙子,但她从不觉得这是一种遗憾,因为与鲜花为伍,已经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融在了林海中。“当鲜花铺满绿海时,花海,就是我最美的裙子!”

  几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植绿荒原,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 的人间奇迹。

  永续发展的绿色奇迹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推进的新时代,塞罕坝人进一步明确自身处于“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定位,扛起阻沙源、涵水源的政治责任。

  “不能逾越生态红线的雷池,全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这是国家顶层设计对张承地区提出的功能定位,也是新时期塞罕坝人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说。

  “目前林场基本实现了科学森林经营的四大转变。”刘海莹介绍说,这四大转变是,在资源培育上,由以数量扩张为主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经营模式上,由注重短轮伐期的纯林经营,向长中短结合、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转变;在经营目标上,由培育中小径材为主,向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木材生产、绿化苗木培育、森林旅游开发等多目标经营方向转变;在用材林培育上,由培育中小径材向与培育大径材相结合的木材生产方式转变。

  如今,塞罕坝林场用不足河北省1.5%的有林地面积培育出了该省7%的林木蓄积,单位面积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的2.76倍。2012年,林场被国家林业局定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

  从2012年开始,林场又“自断一臂”,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将以往每年的正常木材产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从66.3%骤降到40%。减少了对木材的依赖,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做资源消耗的减法,也要做绿色产业的加法。

  目前,林场已建设苗木基地8万多亩,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园林树种培育基地,2016年实现收入1195万元。从砍树到卖树苗,林场实现了森林蓄积量、林地面积双增加。

  森林旅游也顺势发展。

  塞罕坝自然风光辽阔壮美,历史内涵深邃厚重,满蒙民俗浓郁独特,有着丰富、独特、秀美的生态旅游资源,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已经成为华北特别是环京津地区最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主动降低木材蓄积消耗、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培育山地园林大苗基地、引进风电项目……塞罕坝人逐步改变以木材生产为核心的单一产业结构,构建可持续经营的绿色产业体系,让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和谐统一于莽莽绿海之中。

  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变迁,源于老一辈塞罕坝人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源于新一代塞罕坝人矢志不渝精神的薪火传承。塞罕坝人正是靠这样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一代代坚守、一代代奋斗,终于建成了百万亩的人工林海,在生态文明建设史上树立了一座屹立不倒的绿色丰碑。■

  责任编辑:筱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