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自信基础

(发布时间:2018-01-08)

胡江霞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具体地把“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写进了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不仅意味着我们党“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坚定决心,同时意味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方略中,中国兑现“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庄重承诺。

  那么,美丽中国何以建成?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拥有强大的思想理论、行动方略和文化底蕴,这些正是我们“美丽中国”大厦建成的自信基础。

  开拓视野、深化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理论法宝。“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不是超越现实的幻想,也不是我们党一厢情愿的空想。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由全民族的共同努力,整个民族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了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过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积淀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前提,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而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个成果也是指引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胜法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指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物质的品质、精神的富有、潜能的发展、竞争的有序、社会的和谐等等,这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优美的生态环境。生态是生命的互动与平衡,社会环境不可能超越自然环境而进入真空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措施和方略,在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比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等;其实践意义和战略价值在于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的实现。所以,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理论法宝,我们就能拓展视野,深化认识,寻求更多的新思维、新举措,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按预定战略和步骤,最终达成“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牢记使命、聚力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仅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吹响了全体中国人民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号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和呼唤力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历尽艰辛,才探索、开创出来的一条宽阔无比、充满希望的光明大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美丽中国”,必然是、也只能是在这条路上才能谱写出的壮丽篇章。

  聚力前行,“建设美丽中国”,无论是绿色生产还是消费,无论是环境共治还是污染防治,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监管,最终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合力支持和自觉维护。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强调、最在意人民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一再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反复强调人民的地位,是因为人民在党的事业发展以及在“美丽中国”建设道路上,永远都是最强大而根本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所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全部活动”当然包括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略和理念,这个“人”并不是完全抽象的,他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只要我们牢记使命,“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最终就能够“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是“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厚重文化底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由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共同构筑起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有历史的厚重:“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开放的胸怀和先进的理念:注重吸收、创新和融合世界多样性文明;更有我们“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一朵璀璨的夺目之花,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也就有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与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有着天然、紧密和直接的联系。“美丽中国”中的生态文明,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生,讲究开发利用中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注重人自身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及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所有这些都可以在中国文化中汲取到充分的价值精髓和行为力量。比如,中国人自古敬畏自然,中国人也崇尚勤俭持家,深感“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中国人还敬仰尊重自然法则的“道法自然”等等,这些既是生活之道,也是社会之道和自然之道。这一切都源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血脉,是可以被传承、引导、利用和弘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此外,中国特有的浓重文化氛围,比如喜歌善舞、岁时庆贺、民俗风情等等,也堪称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润滑剂。这种文化氛围,涵养、滋润了中国老百姓的心灵和精神风貌,鼓舞着人民大众生产生活的热情和创造。这是“美丽中国”另外一种因文化而生的生态和谐,是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和合”需求的延伸和保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美丽中国”除了体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外,也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所以,厚重的中国文化,不仅被“美丽中国”所需要,它也一定会被世界文明所需要。■

  (作者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