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护绿水青山,铸金山银山——湖北林业践行“两山理论”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1-15)

                          刘新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强调,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既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又实现金山银山“价值”,努力把绿水青山打造成湖北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和美丽湖北建设,全省林业部门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水青山更好地转化为金山银山,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支撑。
  一、持续开展扩绿护绿,夯实践行“两山理论”的生态根基。一是紧盯“四无”目标扩“绿量”。坚持稳存量、提质量,以“无山不绿、无水不清、无路不荫、无村不美”为目标,实施精准造林绿化。坚持见缝插绿,持续推进长江防护林、汉江两岸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等绿化工程,进一步扩大绿量。加快城乡绿化,推进湖北长江森林城市群和汉江森林城市群建设,持续开展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增加城乡生态绿量。力争到2025年,完成新造林48万公顷,新增国家森林城市5个、省级森林城市15个,森林覆盖率达到43%。二是实施森林经营提“绿质”。坚持“成活成林”标准,强化“造管一体”,加强新造林抚育管护,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大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工程,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力争到2025年完成森林抚育100万公顷。三是强化“共抓大保护”守“绿线”。强化林地、森林、草地等保护管理,落实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保护全省9616万亩天然林和公益林。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做好金丝猴、麋鹿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拯救保护。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确保不发生大的灾害。强化湿地保护修复,修复湿地生态。
  二、加快发展林特产业,强化践行“两山理论”的产业支撑。一是强化龙头“牵引力”。立足省情林情,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和牵引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家具板材、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等“千亿级”产业板块,不断扩大绿色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增国家和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00家以上,林业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二是提振产业“助推器”。用足用好产业帮扶、森林保险等政策资金,加大对林业中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强化政策拉动;大力开展国家、省级示范创建,规范市场主体建设,强化示范带动;积极推广十堰、咸宁、恩施等地经验作法,搭建拓展林业投融资平台,强化融资驱动。三是筑牢产业“压舱石”。进一步抓管理、增效益,立足优势产业,采取试点示范一批、技术培训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等办法,提升现有产业基地建设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应进一步强帮扶、塑品牌,加强林地流转、抵押贷款等帮扶支持力度,借鉴福建“森林生态银行”等经验作法,重点打造一批连片产业基地和地理标志产品,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完善践行“两山理论”的制度机制。一是聚焦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改革创新。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责任体系,实行分级负责,明确林长责任,加强林地、草地、湿地、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等保护管理,维护生态安全。深化自然保护地管理改革,做好全省323个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的规划设计,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和保护发展机制,分区分类开展保护修复。二是聚焦盘活集体林地资源抓改革创新。总结推广恩施市试点经验,推进林权收储担保平台建设,提升集体林地获取融资、吸引投资能力。加快森林保险提标扩面,力争到2025年,森林保险实施县市从目前的31个扩大到全省。着力放活林地经营权,不断完善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规范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保障林农的合法权益。三是聚焦优化林业营商环境抓改革创新。进一步精简下放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服务效能。全力保障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等使用林地,加速项目落地实施。科学开展监管执法,做到既依法惩治违法,又积极预防违法。
  四、深化林业惠民富民,探索践行“两山理论”的湖北样板。一是严格落实惠民政策资金。充分运用大数据比对、信息化监管等办法,严格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生态护林员等林业扶贫和惠民资金,确保资金直接到户到人和及时足额兑现。完善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制度,做到定期清理,规范选聘管理。积极争取扩面提标,扩大政策覆盖面和受益面,构建林业惠民政策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实现保护生态和保障民生双赢。二是深入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对鄂北偏旱区域和较高海拔山区,应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等工程实施范围,鼓励发展核桃、山桐子、中药材等特色经济林;对低山丘陵、大江大河及湖库周边区域,重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长江防护林、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等工程,鼓励发展油茶、板栗、柑橘、茶叶等特色产业;对平原地区,应通过建设“四旁林”和防护林等,鼓励建设“万树村”。三是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创建。全面总结我省集体林权综合改革示范区、集体林改示范县等经验,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市、区)建设。重点引导各地围绕生态优势做文章,分类开展产业培育、模式探索、机制创新,力争打造一批“两山理论”转化的示范样板。■
(作者系湖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