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以“雷霆行动”落实共抓大保护

(发布时间:2021-02-25)

                                 中共黄冈市委政研室

  黄冈拥有长江岸线212.9公里,六大水系连通长江,百湖千库散布境内,是长江中游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责任重大,绿色发展责无旁贷。2016年以来,黄冈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声势浩大、来势凶猛、解决问题、党政同责”的总体要求,以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雷霆行动”为抓手,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为载体,推动美丽黄冈建设再上新台阶、绿色发展实现新突破。
  突出党政同责,落实共抓大保护。一是强化党委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雷霆行动”领导小组,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办公室,由市委督查室具体承担日常联络、协调、督办任务,构建市委统一领导、“雷霆行动”办统筹协调、督查室强力督查的工作体系。市委主要领导带头领衔重大整治专项,每年主持召开一次全市动员大会,开展专题调研督办不少于三次,树立领导挂帅、铁腕治污的鲜明导向。二是强化政府主抓。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安排“雷霆行动”,每项整治任务明确1名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实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从部门推动转变为政府主抓,从单项发力转变为系统治理。以真金白银确保真抓实干,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带动企业与社会投入,2017年全市“雷霆行动”累计投入54亿元,2018年投入50亿元,2019年投入60亿元。三是强化部门协作。将“雷霆行动”纳入市直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一个专项由一个部门牵头,组建强力工作专班,先后有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发改、经信、农业农村、住建、城管等20多个部门参与整治工作,强化了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履责意识。建立一月一通报、双月一调度、一季一公示、年终一结账的“四个一”推进机制,每半月分专项量化排位、滞后标黑,每季度在媒体刊发十大专项整治进展情况通报,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打造不走的“环保督察”。
  突出精准治污,滚动开展整治。一是精准确定专项。每年由市“雷霆行动”办牵头,依托环境监测统计、污染源普查、调研走访了解、环保督察反馈、面向社会征集,在综合分析、系统研判的基础上,提出十大专项整治任务,经市委常委会审定后印发年度工作方案。针对不同环境问题的特点及成因,全面调查摸底,制定专项方案,实行“一企一策”“一河一策”“一水一策”,明确具体任务、责任领导、完成时限,对症下药,多管齐下,销号管理。二是坚持靶向施策。围绕治水还清,整治长江岸线“四乱”点位110多处,关停和规范提升小散乱码头180多个,整治违法排污企业近700家,关停、搬迁畜禽养殖场8000多家,清理围栏围网养殖15000多亩,全市国控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围绕治气还蓝,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建立属地和部门联动保障机制,狠抓秸秆禁烧治理、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运输整治,加强企业污染、机动车污染、扬尘污染治理,2019年城区优良天数达到292天。围绕治土还净,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监管,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治理农业污染,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三是做到久久为功。把常抓不懈和常抓常新结合起来,不搞表面虚假整治。连续四年将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纳入十大整治专项,解决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160多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5%。
  突出制度建设,凝聚治理合力。一是立好地方性法规。2016年取得地方立法权后,把生态环保领域立法作为首选课题,已经制定的5部地方性法规中有3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黄冈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为黄冈首部地方性法规,《黄冈市白莲河库区水环境保护条例》为全省首部库区地方性法规。二是严格监管执法。探索跨流域环境监管和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实行环境刑事案件网上移送、网上受理、网上监督。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2019年全市立案查处782起,移送行政拘留13起、移送涉嫌污染犯罪1起。三是加强考核问责。出台《黄冈市环境保护职责规定》,明确20种“一票否决”情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倒逼责任落实。把资源环境作为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大项之一,提高权重,分类考核,分值占比达到12%以上。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若干意见》,对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的从严追责问责,对失职失责的进行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触犯刑法的移送司法机关。
  突出标本兼治,推进绿色发展。一是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抢抓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重大机遇,做好“江山统筹、区域协同”文章,建设黄冈长江绿色发展经济带、黄冈大别山生态旅游经济带,筑牢长江中游地区和大别山生态安全屏障。二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出清污染企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大健康产业、全域旅游、临空经济五大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严把项目生态环保关,坚定不移引进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环境友好型的重大产业项目,黄冈晨鸣、绿宇环保、星晖新能源汽车等百亿工业项目投产见效。三是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市建改农户厕所55.76万座,精准灭荒造林23万亩,112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已完成工程验收、环保验收。全域开展生态创建,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52个、生态村458个,涌现出罗田燕儿谷、蕲春李山村等一批富有大别山特色的省级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