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水滴石穿 点绿成金——崇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纪实

(发布时间:2021-05-21)

        本刊记者 李 芳 贺钢祥 宋星霖

  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崇阳,曾是全省37个贫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把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有机结合,顺利脱贫奔小康,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崇阳的实践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

  初春时节,幕阜山深处的崇阳,城乡面貌清新亮丽,人居环境秀美宜人,生态经济活力十足,天蓝、地绿、水净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走访这里令我们顿时心旷神怡。
  “绿色生态是崇阳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最大的潜力,也是我们发展的主色调。”崇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郑俊华掷地有声。近年来,崇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绘就新时代美丽崇阳的生态篇章。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2020年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对87个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进行表彰授牌,崇阳榜上有名。这是该县继获得“全国绿化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后的又一生态领域的“国字号”殊荣。
痛定思痛:生态立县锚定发展航向
  以生态立县,走生态发展之路,崇阳并非先知先觉,而是实践的呼唤、现实的需要。
  崇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钒业之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崇阳钒产业曾是该县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一度成为华中地区钒产品交易量最大的集散地。因钒提炼工艺原始、技术粗糙,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面对钒产业陷入萧条冷落的困境,崇阳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痛下决心做出改变,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思想一变天地宽。从2009年开始,崇阳开始推动钒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全部改为用片钒做原料进行钒产品深加工,在生产中广泛运用无废水、无废气、无废渣的“三无”清洁工艺。崇阳钒产业得以浴火重生、脱胎换骨。
  “每月环保监测数据显示,各项指标均为达标排放,是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业、高新产业。”咸宁市生态环境局崇阳分局局长谭初华介绍说。据了解,该县目前已有8家钒企业(个人)获得1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型专利。
  从“谈钒色变”到“以钒为荣”,从污染企业到绿色企业,崇阳钒产业在历经阵痛中蜕变成长,也让崇阳人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以此为起点开启了“绿色接力”。
  近年来,除了“旧瓶装新酒”,对传统主导产业腾笼换鸟、技改换代,崇阳还在发展新的特色生态环保产业项目上做文章。
  在桂花泉镇,一个总投资超5亿元的生态产业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之中,该项目拥有一个形象的名字——咸宁(崇阳)静脉产业园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156亩,服务范围涵盖崇阳、通山、通城3个县。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市政污泥处理、炉渣综合利用等。建成后,有望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为崇阳乃至其周边县市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护航。
  从发展阵痛倒逼作出转型选择,到主动作为引进生态环保项目,如今,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坚定不移地走一条既能保住“绿水青山”又能带来“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已成为全县上下的普遍共识。
水滴石穿:持续发力呵护绿水青山
  在青山国家湿地公园,一块电子显示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上面显示这里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068个每立方厘米,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界定清新空气的标准(1000至1500个每立方厘米)。这里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天然氧吧”。
  “崇阳的生态环境好,除了底子不错,主要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几十年如一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舍得花真金白银、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崇阳分管生态环保工作的副县长汪新虎说。近年来,崇阳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守护青山绿水。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础,呵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崇阳向来雷厉风行。
  2018年5月下旬,生态环境部督查组对青山水库饮用水源地进行专项督查,督查发现存在水库二级保护区内建房、库区居民生活垃圾和废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水库等问题。
  对此,崇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行立改,坚决改彻底、改到位。当年6月1日,对青山水库取水口半径2.5公里内的3家餐饮经营单位取缔关闭,并实施拆除;6月2日,对青山镇水库村村委会办公楼进行爆破拆除;随后数月,全面开展水库区域内环境保护综合整治。一系列的举措让青山水库逐渐恢复了“河清水晏、鱼翔浅底”的景象。
  而这仅是崇阳打好碧水保卫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了留住“蓝天、碧水、净土”,完成“九河九港”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每年对53条河流进行清淤疏浚,109座水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河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投资2.8亿元在11个乡镇建起污水处理厂;推进“减煤、控车、抑尘、禁燃、增绿”6大举措,关停复绿31座非煤矿山……
  在做好生态环境修复文章的同时,崇阳还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着力构建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
  ——坚持规划引领。先后制定《崇阳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崇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5个生态规划。此外,实施最严管控,将三成面积划入生态红线。
  ——加强制度保障。实行党政同责、一票否决、一岗双责,落实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注重发动群众。充分利用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开展樱花节、提琴戏剧节、登山越野挑战赛等活动,打造生态文化品牌,提升公众的认同感、满意度。
  “以老百姓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以落实生态环保项目为支撑,以健全生态环保机制为保障,这是我们抓生态环保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郑俊华说到。
  现在的崇阳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86%;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281天,优良率97.6%;桂花林场被中国林场协会评为“全国十佳林场”;“四个三”生态工程建设经验、“厕所革命”试点经验在全省交流;4个乡镇、69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一连串数据和喜人的变化,见证了崇阳生态环境保护的足迹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点绿成金:美丽生态转化美丽经济
  把生态作为特色,并放在经济之前,体现的是一个地方发展理念的转变。而如何把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考验的则是执政者的智慧。
  走进青山镇森旺生态产业园的白茶基地,只见茶园连绵起伏,青翠连天,像是铺了一层绿色地毯。茶农们正在采摘新茶,一派繁忙的景象。
  据介绍,该产业园总面积3万亩,将打造集科技研发、旅游观光、农业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已入驻湖北森旺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长林家庭农场等9家经营主体,年经营收入超过2亿元,2017年被评为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
  “产业园交通便利,从这里出发5分钟可以到县城,10分钟到杭瑞高速入口。”靖求刚说,而让这一切变为可能的关键在于一批产业路、扶贫路、旅游路的畅通。近年来,崇阳大力实施“交通先行”发展规划,实现了所有乡镇通达二级以上沥青路,村村通畅四级以上水泥(沥青)路,组组通水泥路。崇阳成为幕阜山区唯一的“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
  从传统的卖茶叶,到办茶叶加工厂,再到建生态产业园,发展有机农业 、休闲农业,森旺生态产业园的发展路径生动地描绘了“一产起步,接二连三”“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资源变资产”的现代农业新业态。
  围绕特色生态资源,把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完整的生态农业产业链,这种“时髦的做法”在崇阳并不少见。
  得益于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桂花泉镇非常适合雷竹生长。近年来,该镇立足自身竹资源,从浙江临安引进专业竹商队伍,发展雷竹产业,形成了以长富雷竹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雷竹经营主体群,全镇种植农户已达到1000余户,面积1.2万余亩。此外,围绕“雷竹”做文章,一个以雷竹小镇为核心,规划总投资超10亿元,集生态农业开发、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产业园已具雏形。
  从卖竹子到“卖风景”,从“舶来品”到“土特产”,“小雷竹”正逐渐成长为“大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通过擦亮生态这块金字招牌,崇阳的生态旅游日益红火。据了解,随着2020年下半年旅游市场回暖,仅国庆期间崇阳就接待游客30.3万人次,同比增长3.4%,实现旅游收入7亿元。
  随着旅游产业的加速“奔跑”,崇阳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2019年4月,崇阳获批退出贫困县行列;2020年,在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首考”中获评“优秀”;县域经济考核在全省二类县市排位中3年前进5位。
采访随想
  行走崇阳,回望其“靠山吃山”的过往,感受“绿意盎然”的当下,记者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山区欠发达县的崇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这其中固然有先天的生态优势,更在于崇阳历届党政班子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长期坚守与定力。在采访中,我们感受到了崇阳县委、县政府党政领导抓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恒心、信心,正如一进入崇阳城区便能看到的“水滴石穿,坚韧不拔”城市精神一样。这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以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坚持夯基垒台,才能不断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新成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以生态立县,保持发展定力,后发赶超,把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有机结合,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崇阳在以绿色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未来可期。
本栏目编辑:贺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