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保护红色文化资源 发挥资政育人作用

(发布时间:2022-04-21)

杨子红


  2021年10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湖北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全省现有革命遗址3400多个,已经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36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3个。切实保护并利用好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其时代价值,发挥其资政育人、促进发展的作用,为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非常必要,也是迫切需要的。当前,湖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取得了明显成绩,产生了一些好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有待加强
  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工作,既涉及资产产权、物业管理等“物”的管理部门,又涉及意识形态、思想教育、知识研究等“知识”的管理部门,是一件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当前,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统一协调还不够,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管理缺位等问题,以及产权多元、保障力度不够等情况。
  工作水平有待提升。开发利用形式较为单一,我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主要体现在史料收集整理方面,重在进行历史研究。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由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回报率较低,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强,当前的主要经费来源仍是文物管理部门。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主管部门“有心无力”,导致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不够,在开发利用上也显得“捉襟见肘”。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应用不够,比如,我省仅有部分地区建有较高信息化水平的史馆场所。由于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研究、宣传教育队伍专业水平不够高,缺少专家型的研究人员、缺少专业的宣传队伍。
  保护利用效果不够理想。一是保护利用路径不够广。当前,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主要依靠文化旅游部门,但红色文化资源一般产权多元,容易出现保护不力、损坏严重的现象。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功利化倾向、公众保护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等现象,导致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没有形成多路径发力、多层面参与的合力。二是教育宣传覆盖率不够高。当前,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利用主要体现在将其作为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如,部分地区开辟了一些红色教育基地,用于基层党组织思政教育阵地和学校实践研学基地。教育宣传覆盖率不高,缺少主动深入机关、企业、社区、乡村、校园的工作机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挖掘利用不够充分。三是宣传教育感染力不够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基于传统单一的宣传载体,大多以图片、资料展览的形式呈现,整体上吸引力不够、感染力不强。四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不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对红色旅游的开发方面,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学校立德树人、社区治理创新、文明城市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思考
  完善地方性法规。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科书。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立法保护工作,对于传承好红色基因尤为重要。应探索制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法》,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相关的调查认定、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管理维护、保障措施进行明确规定,以适应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需要。
  健全协作机制。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工作,须建立一个高效统一的协作机制。应进一步加强党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统一领导,全面统筹、规划设计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参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能力,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基层党建、学校思政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等经济社会领域相结合。
  制定规范标准。为提高我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应对各地的党史馆、数字资源库、实践研学基地、宣传展览、新媒体资源、党史通俗读物的开发建设提供一套参考标准和考核标准。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按不同级别建设不同规模的红色文化陈列馆,建设不同层次的红色文化教学研修基地;各地可以按要求编写本土红色文化通俗读物,建设相关的新媒体等。
  建设专业队伍。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专业工作,必须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应建立一支包含研究挖掘、开发转化、宣传教育人员在内的专业化队伍。可以党校、社科联、党史研究会、高校专家为骨干组成研究挖掘专家队伍;以宣传部融媒体信息技术人才、高校专业技术人才、乡村振兴规划人才、思政课教师为骨干组成开发转化队伍,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宣传部讲师团、先进模范人物、学校思政教师、乡村社区党务宣传员、旅游导游为骨干组成红色文化宣传队伍,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
  

(作者系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贺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