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东湖文苑

东湖文苑

读懂“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 ——读《大国攻坚:决胜2020》

(发布时间:2020-11-09)

                        筱 涵

  据美国CNN10月11日报道,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还在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济脆弱复苏时,中国经济正在重新步入正轨,今年年底中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影响力。疫情期间航班被迫关闭,企业瘫痪,但中国是今年唯一一个避开经济衰退的世界大国。
  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正在加强,市场信心加速提升,经济增长预期良好……这一系列基于数据的准确判断,向世人展现出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潜力,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国攻坚:决胜2020》一书给出了答案。该书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研部9位教授组成编委会集体编著,全面贯彻2020年全国两会精神,紧扣中国经济热点难点,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一根本判断出发,围绕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民生建设、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等方面,解读中国经济充满“韧性”与“弹性”的密码,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大国攻坚:决胜2020》开篇第一章就直截了当给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一根本判断,并以理性的态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看,目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主要国家间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博弈加剧,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矛盾激化,国际经济秩序加速重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明显,中美经贸关系面临挑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世界大局加速演变的态势更趋明显。
  从国内看,国内市场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民生领域仍有薄弱环节,供应链、产业链受到较大冲击。中国经济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
  该书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基本特征和宏观经济走势了然于胸,提出“中国经济拥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本质上是外生的、局部的和暂时性的,它无法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面向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新中国成立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设计了路线图。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了上述四个坚持,并作为2020年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和总原则。本书根据经济形势新变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系统阐述如何做好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民生建设、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等工作的基础上,从发展质量概念入手,详细分析了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的关系,这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发展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是指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是重要衡量指标;从中观层面来看,主要是指产业和区域发展质量;从微观层面来看,主要是指产品和服务质量。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不再简单追求量的增加,而是“质”与“量”的高度统一。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即实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具体而言,高质量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是生产力合理布局实现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发展;是实现了低碳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发展;是深化合作共赢与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体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当前,要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支撑,以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保持战略定力,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在2018年8月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央提出了“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除了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还增加了“六保”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该书全面梳理和整理了2020年中国经济工作重点,在深入解读中央决策部署的同时,谋思路、提对策,及时回应社会和舆论对于当前经济工作热点和重点问题的普遍关切。
  如何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以超常举措破解深度贫困问题;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可持续的产业扶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同时,积极应对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金融的本质就是要通过融资方式,实现资金融通,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目标,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基本底线,用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具体而言,就是要进行做大做强资本市场的“宽度”改革、真正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度”改革、实施普惠金融战略的“温度”改革、加强金融监管的“亮度”改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广度”改革,以“五度”改革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何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重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相关治理机制,抓好源头防控。
  如何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增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民共建共享,对标民生建设“七有”(即幼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发展目标,找到民生建设的短板,在发展中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我国的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来看,国有企业还有着其他经济制度不可比拟的作用。国有企业是应对外部冲击和稳定市场运行的重要砝码,特别是经济遇到巨大外部冲击时,国有企业是平滑经济波动最有效的资源配置载体,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这种特殊作用,也构成了当前国资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导向。
  什么是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即宏观调控部门在科学研判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通过完善逆周期的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以缓释和对冲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所积聚的系统性风险,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政策重在逆周期调节,逆周期调节成功与否,取决于对“时”与“势”的判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要把握好宏观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财政政策更积极有为,货币政策更灵活适度,锚定短期稳增长、中长期调结构的目标,精准发力推动经济稳中有进。
  如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世界深度融合、互利共赢。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引导境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外贸提质促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确保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大国攻坚:决胜2020》坚持从实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用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关于中国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书中被逐一拆解、精彩解读,是读者理解中央决策部署、把握中国经济发展逻辑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作者单位:政策杂志社)
本栏目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