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东湖文苑

东湖文苑

塞罕坝精神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10-26)

陈敬乐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塞罕坝林场考察调研时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新征程上,我们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和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使之跨越时空、永放光芒。
  神圣使命高于天、重于山。牢记使命是塞罕坝精神的灵魂。1962年2月,国家决定成立塞罕坝机械林场,要求塞罕坝“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做绿化祖国的开路先锋,这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塞罕坝林场的使命。近60年来,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时刻牢记神圣使命,用心血浇灌大地,克服了难以忍受的重重困难,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实现了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塞罕坝精神启示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塞罕坝人用几代人的青春和岁月践行了他们的使命责任。新时代新征程上,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赓续塞罕坝精神,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艰苦创业的精神永不过时。60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此后,几代塞罕坝人执着坚守、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永不言弃,“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以铁的决心、纪律、作风和责任,与风沙、严寒、雨凇、干旱等困难作斗争,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谱写了战天斗地的英雄史诗。塞罕坝精神启示我们:艰苦奋斗永不过时,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棒接着一棒干,一代接着一代干。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做到不急一时之功、不计一己之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干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事情。
  绿色发展理念要深入人心。几代塞罕坝人不懈奋斗,坚持向绿色要发展、向绿色要未来,实现了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人工林海的历史跨越,不仅将荒山秃岭修复成绿水青山,还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的塞罕坝,美丽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森林碳汇交易坐地生金。塞罕坝的示范意义,不仅在于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对于生态脆弱、生态退化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自然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得到修复重建,让沙漠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只要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完全可以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塞罕坝精神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基本方针,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黄石市委党校)
本栏目编辑:贺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