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政治建设与社会治理

最高奖项缘何花落老工矿城区

(发布时间:2021-01-15)

                          朱宏伟


  黄石市西塞山区,是一个因矿而生、因矿而兴的老工矿城区。在发展过程中,随之产生的发展、民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新的困局和制约。2017年以来,西塞山围绕构建以党建引领为主体、以基层自治和公共服务管理为“两翼”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老工矿城区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一举捧回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奖项——“长安杯”。
  坚持党建引领,一面面党旗聚心。西塞山区街道、社区的党员,大多数是从辖区改制企业退休后转入属地的党员,50岁以上的占76%,网格支部书记中70岁以上的占53%。针对这种现状,西塞山区搭建纵向到边、横向到底、上下联动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一是设置健全网格党支部,推行党支部书记、居民小组长和网格长“三员合一”模式,现有网格支部277个,“三员”人员277名。以楼栋为单元建立党小组,选优配强“两长五员一户”,有党小组组长502名、楼栋长2065名,持续有力推进党组织体系向基层延伸。二是组建街道“大工委”4个、社区“大党委”31个,挂点部门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大党委”副书记,辖区范围内的4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经济和社会组织等党员负责人为社区“大党委”成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积极主动帮助社区化解问题和矛盾。三是按照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双报到”制度安排部署,组织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30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各社区充实力量,采取群众“点单”、党员“接单”模式,组建服务队,开展大包保。党建力量的下沉,让基层治理有了新的生力军,让党员服务更走心,也把更多社区居民聚集到了一起。
  坚持老城更新,一批批项目舒心。西塞山区作为老工矿城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共120个,涉及房屋1051栋、49438户、352万多平方米。长期以来,这些房子存在着建筑设施老化、配套服务匮乏、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西塞山区以项目为依托,推进城市居住环境改善,一是启动“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共投入资金46.63亿元,先后实施了青龙阁地块、王家湾地块等18个项目,累计腾地5767亩,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近2万余户,一个个期盼已久的“安居梦”得到实现。二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金湾工程”,投入资金2.04亿元,改造18个片区97个小区的1051栋楼房,涉及户数4.9万户、面积352万平方米,项目包含背街小巷整治、集贸市场改造、污水管网建设、公园建设等内容。社区居民的出行难、停车难、健身难等问题迎刃而解。三是借助“全国工业旅游大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契机,持续开展环境卫生、车辆抛洒、农贸市场、铁路沿线“四大专项治理”和敲门行动、百日攻坚、专项整治“三大专项行动”,城区环境大幅度改善,连续3年在黄石市城管考核排名中领先。环境的改善,让西塞山区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城更美了,居民的幸福指数更高了。
  坚持民生改善,一项项服务暖心。西塞山区居民多是从老企业、老厂矿退休的职工,全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现象严重。围绕“居民需要什么,社区就服务什么”的目标,着力在社区平台打造、科技智慧服务、志愿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服务平台,建成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具有“一厅三站六室”86项服务功能的党群服务中心20个,公共服务内容涵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健康、信访调解等,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体验到“一站式”贴心服务。二是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做好线上线下结合文章,全面推行“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手段,创新建立“红星结对”“智享澄月”等平台,为居民提供智慧学习、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缴费等服务,让社区居民能够足不出户、智享生活。三是推行多元化服务,建立志愿服务队伍36个500余人,打造形成了“爱心驿站”“雷锋亭”“微心愿”“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多个服务品牌,为居民群众提供面对面、心贴心、手把手服务,温暖了社区居民。
  坚持联系群众,一项项机制顺心。西塞山区在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企业改制等方面出现的社会矛盾较多,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和压力。西塞山区通过密切联系群众,采取“法治+自治”的方式,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内核”。一是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调解“四位一体”大调解机制,将调处领域和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建成三级综治中心36个,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35个、“调解工作室”4家、律师服务所5个,组织进社区律师40余名,聘请轮流坐班律师22名,长期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二是建立社区改造“旧改委”、“百帮团”议事团队、“左邻右里”议事中心、“民情流水线”等自治组织,围绕旧城改造、社区治理、排洪港清掏等群众关心问题进行集中评议,做到了民事民治、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解决了和群众联系紧密的一大批热点、难点、焦点、痛点问题。三是开展以平安家庭、平安社区(村)、平安校园等为主题的群众身边创建活动,平安创建合格率达到100%,实现了以创建抓治理,以创建促治理的目标,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坚持德治教化,一缕缕新风润心。西塞山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围绕公民素质提升和城市治理提质,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开展系列德治活动,缕缕德育新风,滋润人们的心田。一是大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建区委讲师团、百姓宣讲团等“两团八队”宣讲队伍,宣讲1600余场次,惠及群众6万余人。推进理论大讲堂、道德大讲堂建设,丰富西塞山政府网、“全景西塞”等线上功能,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二是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连续8年开展“最美西塞人”“西塞工匠”“社区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柯调喜、胡可、刘玲等一批同志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三是投入资金78万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45个,长廊、公园、广场7处,正在规划新时代文明实践点38个,实现在全区镇街、社区、村的全覆盖、全域化、标准化,筑牢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层基石。■
(作者系中共黄石市西塞山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