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把握智能制造新趋势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19)


  ——德国、奥地利、捷克工业4.0启示
  省委政研室访问团
  应德国、奥地利、捷克三国有关地方政府邀请,省委政研室访问团围绕“学习工业4.0经验,促进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先后赴捷克布拉格、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慕尼黑和斯图加特等地进行了访问,重点了解了三国在工业4.0、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战略构想和做法。通过访问,我们感到随着5G时代的来临,以智能制造为主要形式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未来智能制造充满无限可能,前景广阔但亦博弈激烈,已经成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竞争领域,需要高度重视、抢抓机遇、超前布局、率先突破,从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加快推进我省制造业迈向中高端。
  一、工业4.0的战略构想及特点
  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目的是建立一个与互联网融合的智能化的先进制造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加快反应速度,从而保护德国制造的国际领先地位。德国工业4.0的战略构想是:通过信息物理网络系统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从而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生产由集中向分散转变,产品由趋同向个性化转变,用户由部分参与向全程参与转变。具体讲,有四个特点:一是互联。人员、原材料、零部件、机器、产品之间,研发、生产、流通之间,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工厂与工厂之间全都通过物联网和务联网(服务互联网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集成。建立包括客户、产品、设备、工厂、物流等各方面的大数据,通过云计算集成分析,提供全面、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和应用业务流程。三是灵活。生产过程更加灵活,更加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实现最优化的资源组合和分配;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可以脱离工厂,通过虚拟的、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四是创新。各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组织创新层出不穷,产业链分工将重组,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产生许多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二、工业4.0的推进举措
  德国谋划工业4.0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发布工业4.0的理念和计划,2016年发布了“数字化战略2025”,今年2月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十几年来不断完善促进,体现着向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发展的连贯思路。德国工业4.0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一”:
  一是搭建一个平台。德国工业4.0平台是工业4.0战略的实施主体,参与者有政府、公司以及教育科研机构,政府负责拟定政策框架、促进合作,教育科研机构负责研究推进举措和方向,提供理论基础,企业是具体实践者。
  二是建设一个网络。就是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将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五大功能。重点工作包括建设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和开发网络管理系统。德国思爱普公司开发的SAP软件管理系统推动云平台互联万物,实现了大数据支撑决策。德国卡尔·蔡司公司开发的PiWeb系统,能够实现跨国公司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区工厂的机器测量数据的网络共享、同步监测。
  三是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是未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点是研究建设智能化生产系统,形成高度灵活、个性化、网络化的产业链。巴斯夫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通过一体化系统实现了高度集中化生产,其洗手液数字化生产线可实现每一瓶的个性化定制;奔驰公司将数字化贯穿于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整个产业链,工厂全面实现智能化。
  四是建设一套保障体系。包括标准体系、监管框架、员工管理办法等,开发一套共同的标准,实现不同公司间的网络连接和集成;通过准则、示范合同、协议、审计等手段,加强对数据、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环保、资源利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监管;适应工作内容、流程和环境的变化,建立新的员工管理办法,建立终身学习和持续职业发展计划。
  三、我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基础
  智能制造在我国的推进载体主要是“两化”融合发展。近年来,我省“两化”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大数据发展指数和智能化发展指数分别居全国第八、九位,中部第一位,为推进更高水平的智能制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成效明显。2018年我省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45家、贯标企业58家,均居中西部前列。
  二是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持续推进。大力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近三年累计对1100多家企业实施了“三化”改造,其中83家成为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企业,建成一批5G智慧工厂、无人车间、智能产线。
  三是工业互联网建设步伐加快。成功争取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国家重大项目以及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湖北。加强工业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布局建设,出台全省“万企上云”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建设两个湖北工业云平台,建成湖北首个工业互联网体验展示中心。
  四是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演进升级。出台了5G产业、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5G网络建设和商用进程,全省已建成的5G基站数量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五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正加快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
  四、启示和建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轮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我们和发达国家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的机会是均等的,必须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调整升级和科技革命的重大窗口机遇期,加强智能制造前瞻性布局和基础性建设,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获取竞争新优势,推动湖北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由湖北制造向湖北智造转变。
  (一)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德国的工业4.0有世界一流的机器设备和装备制造业作为基础。目前,我省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不强和产业链脆弱问题仍然突出,一些核心零部件、核心软件、关键材料等对西方国家依存度高,工业装备相对落后,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我们无法越过精益生产而直奔工业4.0,需要首先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一是抓实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紧盯“四基”薄弱环节,编制全省工业关键技术创新链及项目库、技术路线图,谋划启动一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二是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做实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库,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快建设“芯屏端网”、5G及信息光电子、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塑造全产业链竞争新优势。三是着力培育领军企业。集中政策和力量培育一批百亿级航母企业和“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加快建设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在智能制造时代,软件和硬件同等重要,机器从事生产,软件定义机器,两者需要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加以融合。信息物理系统网络平台,需要加强自动控制和感知硬件、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等“新四基”能力建设。目前,我们在这些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加强总体布局、超前部署,研究制定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发展路径和政策举措。一是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及分节点建设、产业应用,推进各类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带宽光纤网络接入,加快实现武汉市全域和有条件的市州主城区5G全覆盖。加快“楚天云”和工业云平台建设,实施好“万企上云”工程。二是加快发展智能装备。智能设备和生产手段在未来必将广泛替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加快集成电路、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测控、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应用。三是加强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网络通信服务、数字安全等领域发展。推动工业产品互联互通的标识解析、数据交换、通信协议等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推进IPv6规模化改造。培育具备较强实力、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能够提供整体系统解决方案、综合实力强的大型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推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组织开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应用试点示范。
  (三)实施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当前,我省制造业发展仍然以简单地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途径,通过智能技术、装备和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任务艰巨而迫切。应精准对接“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湖北行动。一是扎实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突出汽车、食品、石化、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推进“三化”改造,实施“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数字工厂、黑灯车间、智能产线。二是实施好“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抓好试点示范和贯标对标,推进软硬一体、网络互联、平台支撑、数据驱动、应用示范“五位一体”融合创新。三是充分激发“双创”活力。支持制造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支持大型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建设面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四是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四)完善促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制度保障。一是完善标准和法规。推行国际国家标准,积极探索建立空白领域新标准,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完善和落实新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保护、节能环保、质量安全、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法规。二是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新机制。根据工作环境变化,创新员工管理办法,保障员工就业机会。完善股权、期权等收益分享机制,吸引人才,激励创新。建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学科和人才培训基地,加强智能制造职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培养。三是建立产学研用联合促进平台。组建多种形式的合作联盟,形成政府部门、工厂公司、教研机构、行业协会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合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融合标准制定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加强政策支持。在企业实施设备智能化改造、建设“双创”平台、开展应用试点示范、发展新业务新业态、推进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强财政、税收、金融支持。■
  访问团成员:陈宏斌 段昌林 张华忠
  许海涛 张宗亮 胡新平
  责任编辑:刘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