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6-12-17)

陈宽宏 程正志 龙智广

  编者按:当前,我国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发展水平滞后于现代化与改革进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也曾成为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软肋。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通过实施“造村运动”、“新村运动”和“富丽农村”建设,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乡村与城市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基本上实现了城乡经济一体化。我省目前发展阶段与日韩及台湾地区当时的农情、社情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他们的经验对我省当前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造村运动”的情况

  (一)日本“造村运动”的背景

  1. 解决农村人口过疏问题的需要。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农业劳动力大批外流,农村人口大大减少。而随着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到城市,农村就业人口中老年人和妇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使得农业生产力大幅下降,农村面临瓦解的危机。因此,以重振农村为目标的“造村运动”,便在乡村自发地展开。

  2.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给日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迫使政府思考在能源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瓶颈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当时的日本,财政的作用越来越弱,单纯依靠财政上的投资和信贷来改变地区差异也越来越难,而由农村自发展开的“造村运动”却可以在不消耗大量能源和财政资金的前提下实现农村的发展。

  3. 防止农村人口外流的需要。“造村运动”的倡导者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提出了“磁场理论”:如果强磁场与弱磁场之间放一块铁板,铁板自然会被强磁场吸引而去。为了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就要把农村建成不亚于城市的强磁场,把青年人牢牢吸引在本地区。磁场的吸引力在于产业,必须立足本地区条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和寻找农业之外的致富途径,成为村民积极参与“造村运动”的主要原因。

  (二)日本“造村运动”的举措

  1. 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从1979年开始,日本提倡“一村一品”运动,开发、振兴农特产品。在培育农特产品上抓了产地建设、培育名牌2大重点环节。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贴农业,实行价格支持制度,如对大米实行成本与收入补偿制度;对土豆、甘薯、甜菜等实行最低价格保证制度;对牛肉、猪肉等实行稳定价格制度;对大豆、油菜籽、牛奶则制定目标价格差额补贴制度;对蔬菜、水果、蛋类等实行价格平准基金制度。着力保证农民的产品能够销得出去,生产成本能够得到充分补偿,农业生产有利可图。

  2. 以突破1.5次产业为重点,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所谓1.5次产业,是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地方产业振兴的重点在1.5次产业,这是因为要把农产品生产的一次产业直接提高到加工业的二次产业是相对困难的,但是把农产品略作加工,提高一次产品的附加值还是可行的。为此,大分县设立许多相关的研究指导中心,如农水产加工综合指导中心、菇类研究指导中心、海洋水产研究中心,政府在栽种、采收和捕捞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和协助。

  3. 以开发农产品市场为手段,促进产品的生产流通。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农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产品的生产领域,从农协中央会到基层农协,都制定农村事业发展计划,针对农业经营中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指导农民实施。农业经营指导工作由农协的近2万名营农指导员担任。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农协系统的经济业务主要是购买业务和销售业务,农协系统通过组织农户开展联合销售和购买,形成批量买卖,从而在农产品销售市场、农产品生产资料市场争取有利价格,阻止中间商的不当利益。

  4. 以培养人才为动力,开设各类补习班。“造村运动”的最终目标是“造人”。为了培养人才,大分县政府无偿开办了很多补习班并派遣讲师讲授课程。县政府还利用假期组织中学生去外地参观学习,定期派大学生、家庭妇女去国外访问考察,开阔视野。

  5. 以创设合理的融资制度为途径,提供农业低息贷款。振兴农村产业,必须有完善的融资制度来配合,这项工作主要由农协来负责,日本农协信用系统以略高于普通银行利率的优惠利率吸引农民存款,并以优惠条件向农户发放贷款。另外,政府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和向农业部门投入的贷款资金和利息补贴资金,也通过各级农协窗口发放给农户。

  日本“造村运动”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消除了城乡差别。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2年日本农户的收入已经超过城市家庭,户均收入4.4万美元,其中非农收入在农户收入中的比例高达86%。三是为非农产业开拓了农村市场,刺激了农村多元化的消费,日本的出口依存率一直在15%以下。

  二、韩国“新村运动”的情况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

  上世纪60年代,韩国推行了两个五年经济开发计划,启动了“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由于政府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造成农业和农村的严重落后。到了第二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和工矿业增长率分别达到10.5%、20.3%,而农林渔业增长率反而下降到2.3%。此外,1960年,农户收入超过城市家庭收入,但到了1970年,反而减少到城市家庭收入的70%。农业的相对落后导致国内工业产品市场的缩小和粮食进口外汇的浪费,威胁到工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面对这些严峻问题,韩国政府不得不推行“新村运动”。

  (二)韩国“新村运动”的举措

  1. 政府积极引导与农民自主精神相结合。“新村运动”是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帮助支持下进行的。70 年代初期,政府在财力上没有太多余力的情况下,着力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支持体系。第一年免费支援全国3.5万个村每村335 包水泥,第二年对成绩好的村庄增加500 包水泥和1 吨钢材。后来设立新村建设基金,先后投入 20 亿美元,采取政府支持一半、农民自筹一半的办法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兴建农村公益事业。免费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帮助,把农民自主建设新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由最初的推进运动转变为自我发展运动。“新村运动”早期的 10 年间,每年有18.5 亿人次参与新村建设,政府和民间总投资约3.4万亿韩元。

  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政府适时倡导自力更生,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优质水稻等高产品种,引导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1979年家庭平均收入达到4601 美元,10 年间增加了5.6 倍。

  3. 政府政策支持与提高公民参与意识相结合。政府出资成立国有农产品收购公司,实施高米价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设立农协中央会,组织农产品直销和农用设备、农资直供,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并提供农村低息贷款。运营“新村运动”推进协会,全体公民的共同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形成了全国性、全民性运动。

  4. 合理确定村庄等级标准与有效的分类指导相结合。所有村庄分为基础村庄、自助村庄和自立村庄三个级别。政府根据村庄等级,采取不同的政策,进行分类指导。实行财政支援优先选定优秀村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尊重民意,以解决最实际的问题为出发点,基于地区特点支持综合开发。

  5. 加强教育培训与落实评价激励机制相结合。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建立研修院,培养和教育“新村运动”的指导者。全国各校校长、政府局长、企业家、军人等都要参与学习研修和培训。政府将参与培训的“新村运动”指导者与村庄工作、个人工作相结合,对优秀村在资金和物资上给予扶持和优惠;对落后村不予扶持,以此刺激和鞭策落后村。

  6. 新村开发建设与工农并行发展相结合。“新村运动”实际上是全国运动,是农村、城市、工厂的联动运动。它将农村发展、工业繁荣与公民精神改造高度融合。“新村运动”不仅重视农业,更加着眼于解放农民,从更高层面上审视农村,重新认识农村和农民的社会经济职能。通过“新村运动”,实现了工农互促并进以及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

  韩国“新村运动”的成效:一是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1970年,农户年人均收入137美元,1978年达到649美元。1993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已达到城市居民的95.5%。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1971—1975年间,全国农村共架设65000多座桥梁,各村都修筑了宽3.5米,长2—4公里的进村公路。到70年代末,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车。同时兴修灌溉设施和排水沟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为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三是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1971年,全国80%的农户住在茅草屋内,到1977年,全国所有农民都住进了瓦片和铁片房顶的屋内,目前韩国农户基本都住进了设计新颖、舒适方便的砖瓦房。到1978年,有98%的农户用上了电灯,80年代,普及了使用汲取地下水的井管挖掘机,农村的饮水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90年代后家电得到了普及。

  三、中国台湾地区“富丽农村”建设情况

  (一)台湾地区“富丽农村”建设的背景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伴随着经济国际化、自由化的推动,工业化进程加快。1986年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达到44.8%的历史最高水平。到1990年,台湾三大产业结构转变为4∶38∶58。农业和农村发展滞后问题凸显。农业发展滞后,造成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农村劳动力外流,乡村社区面貌破落,城乡矛盾加剧,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1991年,台湾农政部门依据“经济建设六年计划”确立的均衡区域建设的总方针,出台了《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提出以“发展农业、照顾农民、建设农村”为宗旨的“富丽农村”建设目标。

  (二)台湾地区“富丽农村”建设的举措

  1. 加强现代农村产业建设。一是组织农业策略联盟,在农业内部产业之间及农业与非农产业间进行联盟,有效整合产业、信息、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把农业由一级产业推向二级、三级产业,延长产业链。二是构建农业中心卫星体系,以农会、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中心经营体,以其周边农民团体、产销班、卫星农场、卫星厂为基本单元,通过垂直整合、水平扩张、同业与异业结盟等方式,共同塑造竞争优势。三是推行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四是发展农业知识经济,推动农村信息化。

  2.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一是社区更新和住宅辅建。包括调适社区整体布局和农宅新建或修缮,逐步改变社区农宅杂乱无序的景象。二是公共设施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系统、通信网络、邮电、市场、仓储、保健、医疗、给排水系统、野溪治理、生产环境改善等。三是环境保护与景观建设。四是社区文化建设。

  3. 加强农民福利制度建设。一是培育优质农业人力资源。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水平的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推动农民终身学习制,重点培育农产品行销和企业管理人才。二是建构农民生活支援体系。包括健全农民离农年金制度、实施“农民健康保险条例”、建立农民子女奖励助学金、成立“农业天然灾害救助基金”,等等。三是辅导农民团体转型。台湾十分重视发挥农民团体的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会考核办法”,加强对农会干部的素质教育,帮助有困难的农会发展经济,提高其服务农民的能力。组建“农业金融局”,加强对农会信用部的支持和帮助,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有效的资金扶持。

  台湾地区“富丽农村”建设的成效:一是农业生产快速发展。2009 年农业生产总产值比1990 年增加了800多亿新台币,农、林、牧、渔各产业都得到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台湾积极发展有机农业,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台湾地区1996 年有机农业面积仅160公顷,至2010 年达到4012公顷。二是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9 年农民收入较1980 年翻了5 倍多。三是农村社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01—2003 年累计投资建设休闲农业园区80处,农村新生活圈26 处,辅导19 个县市、134 个乡镇建设农村休闲景点555 处。

  四、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通过对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乡村建设情况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乡村建设的一些共性:一是政府主导,规划引领;二是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三是投入倾斜,基础先行;四是重视文化,培养农民;五是“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并重,产业为基;六是健全体系,优化服务。上述经验对我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借鉴,我们应该结合省情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我省新农村建设。

  (一)高度重视“三农”需求。充分挖掘农村投资和消费的巨大空间,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三农”、把项目投资的重点放在“三农”、把消费政策聚焦在“三农”,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之举,也是当前克服经济下行,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措施。经济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县域经济的重点在“三农”,抓“三农”投入是边际成本低、边际效益高的投资,引爆农村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们要抓住经济转型的机遇,着力补齐“三农”短板,围绕转型升级,尽快把重点放到农村中去。

  (二)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统筹发展的理念,把中小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把农民的家园建设好,让他们享有与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和保障。推动居住聚集,推动道路、通信、供水、供电、信息、市场等基础设施“六张网”向农村延伸,以农村社区为平台,推动医疗、教育、文体、社保、安居、安全等公共服务“六张网”向农村社区覆盖。

  (三)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升级作为投资重点。重点是要加强建制村、自然村的安全饮水、通路通车、电力增容、光纤入户、供气设施、商业网点建设,切实改善和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服务条件。

  (四)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势在必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失,严重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欲望。金融机构的存款也很少用于“三农”贷款,而是转向城市或其他领域,农村资金用于消费越来越谨慎。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和覆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服务网络的投入,这既是增加“三农”投资的有效渠道,也是让农民增加收入、提升农村消费预期的有效措施。

  (五)加强农村新型人才培育迫在眉睫。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美丽关键在人。要大力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力培养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人才,大力培养开拓农产品市场的各类经纪人,大力培养社会治理的行家里手。要发展专业、特色、实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为我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六)城乡互动激发支农活力。推动企业、机关、学校、城市社区与农村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合作互动关系,开展一企一村、一机关一村、一校一村、一社区一村结对帮扶活动,引导他们与乡村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对每个村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唱响全社会参与支农运动的大合唱。■

  [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

  责任编辑:姜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