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湖北省委
承办: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中共湖北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

www.policy.net.cn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稿 > 经济纵横

经济纵横

重振湖北青砖茶雄风 打造黑茶第一品牌

(发布时间:2023-01-10)

 湖北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湖北青砖茶是中国黑茶的鼻祖,在中国黑茶史上曾长期占据领军地位,辉煌时期在全国黑茶市场的占比达85%。近年来,随着云南普洱茶、安化黑茶的崛起,湖北青砖茶的整体竞争力、影响力有所减弱。为深入剖析湖北青砖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索湖北青砖茶产业做大做强的可行路径,推动湖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笔者在调研相关部门、地方、企业、三大黑茶产区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湖北青砖茶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一)历史底蕴深厚。湖北青砖茶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荆巴主要是现今湖北恩施、宜昌一带,饼茶即为青砖茶前身。至宋朝,湖北青砖茶工艺渐趋走向成熟,兴于两湖地区。清乾隆年间,中俄“万里茶道”因湖北青砖茶而兴,北方牧民称湖北青砖茶为“生命之饮”。19世纪70年代,湖北青砖茶贸易进入极盛时期,当时羊楼洞有茶厂30余家,每年输出砖茶30余万担,占全国出口茶总量的20%。至今,“川”字号、“长盛川”等品牌已持续旺盛100多年,赤壁市获誉“中国青砖茶之乡”、“中国米砖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高品质黑茶生产基地。
  (二)产业基础厚实。从规模结构看,全省黑茶年产量6 万多吨,占全国23%,居全国第三。其中,青砖茶占80%以上,超6万吨;有赤壁、宜昌伍家岗、谷城三大主产地。最大主产区赤壁的茶园基地乡镇全覆盖,面积达16万多亩,有 2个万亩基地、5个千亩基地。湖北青砖茶品质全国领先,产品以边外销为主,在我国北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良好市场基础。从企业实力看,全省拥有规模以上黑茶加工企业4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4家企业年产值过亿元。建有赵李桥、羊楼洞、长盛川3个大型产业园。从创新能力看,拥有各层级全方位的茶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赤壁青砖茶研究院由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领衔,并成立了黑茶检测中心,宜昌鑫鼎生物科技公司从2013年开始持续投入重金打造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从品牌建设看,湖北青砖茶口碑好、认可度高,“川”字号、“赤壁青砖茶”获两大“中国驰名商标”。赤壁“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还有获评中国品牌茶的“汉家刘氏”。
  (三)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市场环境向好。全国黑茶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产量39.68万吨,比2019年增长1.87万吨。二是内需潜力巨大。得益于黑茶的独特风味和减脂降压功效,黑茶内销量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与2020年相比,内销量从31.38万吨增加到34.41万吨,占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的比重从14.25%上升到14.95%。三是湖北厚积薄发。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茶产业放在十大农业产业链首位打造,把青砖茶作为重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企业持续发力,厚植发展优势。近年来,累计建成绿色无公害生态茶园8万多亩,建成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中国青砖茶未来实践展示馆、黑茶检验检测中心、青砖茶大数据服务中心等重要平台,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黑茶标准》制定,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0多项、新型实用专利200多项,为推动湖北青砖茶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外省黑茶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做法
  (一)注重夯实基础环节。云南普洱茶、安化黑茶都十分注重从源头、标准、创新上发力,夯实发展基础。安化黑茶坚持原料企业自供,2007年以来茶园面积扩大3倍以上;先后制定8个国家标准、17个省级地方标准;聘请2个院士团队,建成黑茶学校、研究院、研究中心、科研工作站;实施“五个一千”工程,培训制茶师、质检员、茶艺师、营销经理各千名。云南普洱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34万亩、有机认证企业达113家,制定7项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实施“百千万”人才行动工程。
  (二)注重聚力打造品牌。云南构建“公共品牌+区域品牌+企业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品牌体系,黑茶主攻“云南普洱”公共品牌,将普洱茶打造为中国十大名茶。湖南2014年出台全省茶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名优茶叶品牌建设工程”,主打“安化黑茶”公共品牌,以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支持品牌营销。两省无一例外集中力量主攻一个黑茶公共品牌。
  (三)注重加强市场建设。从市场主体看,安化黑茶有1家龙头企业产值过百亿、2家龙头企业过产值10亿元,云南普洱茶有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5家省级龙头企业。从市场布局看,安化黑茶主销省内(占58%份额)和山东、广东沿海省份,云南普洱主销粤港台地区,产品均价是边销茶的6—12倍。从产品开发看,安化黑茶产品创新力度大,以“千两茶”为代表的装饰型茶深得消费者青睐,还有金花茯砖茶也是一大看点。
  (四)注重推动融合发展。近年来,湖南安化强势推进13个重点茶旅项目,并通过书籍出版、文艺创演和建设茶旅温泉、茶园民宿、茶旅游学等,多方位推进茶旅文产融合发展,基本形成“茶旅文康”系统性产业矩阵,2019年茶旅接待445万人次、收入39亿元。云南大力实施茶旅融合项目,陆续推出寻根易武、溯源普洱、茶马古道等10条茶旅精品线路,成功打造帝泊洱生物茶谷、普洱国家公园等多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推进湖北青砖茶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锚定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青砖茶产业发展“四梁八柱”,让全省上下目标一致、方向一致、步调一致,切实做到“五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打造一个品牌——湖北青砖茶。系统塑造湖北青砖茶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始终坚持瞄准一个定位——现代茶业。以工业化思维、互联网思维、数字化思维引领湖北青砖茶产业现代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发力,构建现代茶业标准体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是始终坚持走好一条道路——创新发展。把握黑茶消费新特征新趋势,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制造能力,稳定传统需求,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兴市场,引领创造需求。四是始终坚持做好一门功课——文化培育。挖掘“万里茶道”时代价值、文化价值,让更多群体了解湖北青砖茶的历史文化和独特功效及健康属性。五是始终坚持把握一项原则——精准扶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作用,汇集各方资源统筹使用,重点支持研发创新、设备升级、公共品牌建设等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支持茶产业链中把青砖茶作为主业、产品质量过硬、有清晰战略规划、带动力强的企业。
  (二)做实基础支撑。一是质量基础。完善标准体系,支持青砖茶省级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和欧标茶普及,推动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强化标准执行运用。加大茶园基地建设力度,保护推广种质资源,推进茶园规模化、无害化、绿色化、数字化,创建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强化质量管控,加强对种植、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建好用好青砖茶检测、评级和大数据中心等。二是创新基础。坚持政企校联动,充分发挥我省创新资源作用。支持赤壁青砖茶研究院、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打造协作共享开放创新平台。健全青砖茶发展人才支撑体系,支持培养青砖茶科研、制作、营销等多层次人才。搭建政企银合作平台,推动茶学、发酵、食品等多学科融合,不断完善创新生态。三是工作基础。完善和落实全省茶产业链链长制,构建从规划编制到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工作督导、考核结账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工作闭环,确保湖北青砖茶产业发展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三)完善品牌体系。振兴湖北青砖茶产业必须叫响、擦亮、做强品牌。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把“湖北青砖茶”打造成中国黑茶第一品牌。一是征集推出湖北青砖茶形象标志和宣传口号。对符合湖北青砖茶生产标准的茶企(销售企业不得使用),按照不同等级,授权使用“湖北青砖茶”金标、银标、绿标。由政府和茶企共同出资,在全省和全国青砖茶消费主要城市,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同步强力推荐湖北青砖茶,共同叫响宣传口号。二是构建“1+N”品牌体系。全省所有青砖茶生产企业共同缔造维护“湖北青砖”这一公共品牌,“川”字号、“长盛川”、“羊楼洞”、“大德和”、“乾泰恒”、“汉家刘氏”等其他品牌统一用“湖北青砖+自身品牌”形式包装销售产品。三是优化湖北青砖茶产品结构。鼓励全省青砖茶企抱团发展、差异化竞争,形成科学合理、各具特色的产品布局。支持青砖茶企开发推出诸如减脂系、降压系、养胃系、安神系等功能性产品,诸如小罐茶、袋泡茶、速溶茶、果味茶、巧克力茶等潮流性产品,诸如奶茶、茶冰激棱、茶化妆品、茶食品等,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市场开拓。目前,我省黑茶年产量约为湖南黑茶的1/2、云南普洱的1/3,加上黑茶总体需求日益增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前景广阔。一是优化市场布局。更加重视内销市场,全国黑茶内销量占比86.7%,并且呈现持续增长势头。更加重视线上市场,全国茶叶线上交易额连续多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更加重视国际市场,支持湖北青砖茶企发挥茶叶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优势,大力度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等海外市场。二是推动茶旅融合。进一步搭建茶叶消费场景,特别是打造细分场景、推动细分产品,引导形成体验式、沉浸式、自由式消费趋势。支持青砖茶茶旅项目建设、文艺创演、文学创作,建设一批茶叶公园、茶博物馆、茶休闲旅游景点,深度开发一批茶旅路线,形成茶旅一体化发展格局。三是培育消费群体。实施青砖茶茶文化、茶产品“六进”(进机关、企业、学校、景区、酒店、商超)工程,培养黑茶消费习惯,释放内需潜力。特别是加快青砖茶进校园进程,为湖北青砖茶产业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为荆楚文化、茶文化传承弘扬,打牢坚实的基础。
 

                                                                                             调研组成员:

                                                                                             孙 军 省政府研究室二级巡视员 
                                                                                             秦 俊 省政府研究室信息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